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131
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郭 慧,赵会芹,李 慧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山东 青岛 266034)
【摘要】目的 对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 在本院急诊科在2016年1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患者中进行抽样,选取120例患者作为样本,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需要采用护患沟通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患沟通技巧干预之后,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7.14%,对照组患者仅仅为83.33%,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目前的急诊护理当中,通过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对输液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同时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对患者存在的一些焦虑状态进行缓解,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输液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1.131.01
在急诊科室的日常工作当中,由于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这就使得药物的种类也很多,呈现出患者数量多以及护理时间短的特点,这就使得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很难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容易发生一些纠纷事件[1]。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当中,人们对于医疗护理服务技能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提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沟通技巧,建立起高度的责任心,利用自身熟练的专业知识,更为准确的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了解,实现患者护患关系的提升[2]。因此,本研究在本院急诊科在2016年1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患者中进行抽样,选取120例患者作为样本,对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1.2 方法
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换药、用药进度检测、突发事件处理等等。观察组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辅以护患沟通技巧干预。首先护理人员必须要注重自身的仪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保持微笑,形成一个良好的护理想象。其次,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整个过程需要保持一个平等尊重的态度,恰当合理的称呼患者,对患者的信息进行详细的询问,更好的进行沟通[3]。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强化对于沟通技巧的学习,积极的掌握科学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缓解患者存在的一些不良情绪。
1.3 统计学方法在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之后,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计算处理,采用t检验,衡量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急诊科在2016年1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患者中进行抽样,选取120例患者作为样本,在随机量表
2 结 果法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人数均
为60例。在样本患者中,共包含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患沟通技48例,年龄分布在22岁~87岁的区间当中,患者的平均年巧干预之后,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7.14%,对照组患者龄为(42.13±3.24)岁。在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仅仅为83.33%,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较之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P<0.05)。见表1。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n6060
非常满意
3021
满意2829
不满意210
满意度97.14%83.33%
3 讨 论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当中,人们对于医疗护理服务技能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提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沟通技巧,建立起高度的责任心,利用自身熟练的专业知识,更为准确的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了解,实现患者护患关系的提升。但是在急诊科室的日常工作当中,由于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这就使得药物的种类也很多,呈现出患者数量多以及护理时间短的特点,这就使得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很难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容易发生一些纠纷事件。这就需要在对急诊输液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干预,更好的提升护患关系。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患沟通技巧干预之后,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7.14%,对照组患者仅仅为83.33%,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急诊护理当中,通过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对输液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同时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对患者存在的一些焦虑状态进行缓解,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2] [3]
刘晓丹.急诊输液护理中常规护理与增加护患沟通技巧后的护理效果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9):1686-1686.林娟洪飚.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3):189-191.
李景朵.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253-254.
本文编辑:吴 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