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CN210217805U】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专利】

【CN210217805U】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专利】

来源:意榕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217805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3.31

(21)申请号 201920627758.6(22)申请日 2019.05.05

(73)专利权人 曹文涛

地址 044000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学苑北

路2555号(72)发明人 曹文涛 王艳红 杨双博 (51)Int.Cl.

E21F 1/04(2006.01)E21F 17/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0217805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57)摘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公开了一种通过气囊支架的充放气实现收缩和

并通过气囊支架上的固定块对防护网进行展开,

安装固定的风筒保护结构。充气式的气囊展开结构,在不使用时通过排出气囊内部空气以将整体支架收缩折叠,体积小、重量轻,方便人员进行携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支架由横向气囊、竖直气囊和弧形气囊组成,横向气囊一端和竖直气囊的一端垂直连接,且横向气囊和竖直气囊相互连通,弧形气囊的两端分别和横向气囊的另一端、竖直气囊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弧形气囊分别和横向气囊、竖直气囊相连通,所述横向气囊上置有充气管,且和横向气囊相连通,所述横向气囊和竖直气囊的连接夹角位置置有支撑块。

CN 21021780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其特征是:由气囊支架、固定块、固定板、风筒支板、充气管、支撑气管、弹簧、夹块、螺钉、定位柱和螺孔组成,所述气囊支架由横向气囊、竖直气囊和弧形气囊组成,横向气囊一端和竖直气囊的一端垂直连接,且横向气囊和竖直气囊相互连通,弧形气囊的两端分别和横向气囊的另一端、竖直气囊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弧形气囊分别和横向气囊、竖直气囊相连通,所述横向气囊上置有充气管,且和横向气囊相连通,所述横向气囊和竖直气囊的连接夹角位置置有支撑块,三个风筒支板等角度环形分布置于横向气囊、竖直气囊和弧形气囊之间的区域内,且其中一个风筒支板和支撑块相对应,所述支撑块通过弹簧和对应的风筒支板相连接,两个支撑气管分别置于横向气囊、竖直气囊和弧形气囊之间的区域内,且分别和另外两个风筒支板相对应,所述支撑气管通过弹簧和对应的风筒支板相连接,两个支撑气管的一端分别和弧形气囊相连接,且分别和弧形气囊相连通,两个支撑气管的另一端分别和横向气囊、竖直气囊相连接,且两个支撑气管的另一端分别和横向气囊、竖直气囊相连通,多个固定块等距离置于弧形气囊外侧壁上,所述固定块上开有螺孔,所述固定块上等角度置有多个定位柱,且呈环形分布,夹块置于固定块上,且通过螺钉和固定块相连接,所述螺钉和固定块上的螺孔相螺接,所述横向气囊外侧壁上置有多个固定板,所述竖直气囊外侧壁上置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有固定孔,所述气囊支架内部置有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支架内部的气道为蜂窝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支架外侧置有耐磨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垫由外向内依次为橡胶层和聚酯纤维布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支板的一侧为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支板弧形面上置有防护垫。

2

CN 210217805 U

说 明 书

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涉及一种对煤矿通风系统中风筒进行保护的结构,属于矿山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气囊支架的充放气实现收缩和展开,并通过气囊支架上的固定块对防护网进行安装固定的风筒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煤矿内的通风系统主要用于对矿井内进行通风,保证井下安全的作业环境,由于煤矿内的巷道曲折变化,因此煤矿内的风筒多采用柔性结构以适应巷道的需求,而在进行煤矿采掘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落石与飞石的状况,这些飞石击中在风筒上容易对风筒造成损坏,目前,风筒的保护一般采用固定架配合防护网对风筒进行包围防护,固定架一般采用多个钢管焊接拼合而成,不方便进行折叠收纳,因此在有些地形狭小且复杂的巷道不方便人员进行随身携带移动。

[0003]公告号CN208633861U公开了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包括风筒、支撑装置、内缓冲装置和外缓冲装置,支撑装置设置在风筒的底端和两侧,内缓冲装置安装于风筒两侧及支撑装置的内侧,外缓冲装置设于支撑装置顶端,该保护结构的支撑结构不方便进行折叠收纳,以便人员在复杂巷道中进行携带移动。

[0004]公告号CN201650335U公开了一种矿用风筒保护装置,包括减振式防护网、钢骨架、主减振弹簧及横向减振弹簧组成,减振式防护网固定在钢骨架上,主减振弹簧安装在减振弹簧上托架和减振弹簧下托架之间,横向减振弹簧的两端连接在支撑架和钢骨架上,该装置的钢骨架体不方便人员进行随身携带安装,同时由于其体积较大,在狭小的工作面会加大展开安装的难度。

发明内容

[0005]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提供了一种通过气囊支架的充放气实现收缩和展开,并通过气囊支架上的固定块对防护网进行安装固定的风筒保护结构。充气式的气囊展开结构,在不使用时通过排出气囊内部空气以将整体支架收缩折叠,体积小、重量轻,方便人员进行携带。

[0006]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由气囊支架、固定块、固定板、风筒支板、充气管、支撑气管、弹簧、夹块、螺钉、定位柱和螺孔组成,所述气囊支架由横向气囊、竖直气囊和弧形气囊组成,横向气囊一端和竖直气囊的一端垂直连接,且横向气囊和竖直气囊相互连通,弧形气囊的两端分别和横向气囊的另一端、竖直气囊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弧形气囊分别和横向气囊、竖直气囊相连通,所述横向气囊上置有充气管,且和横向气囊相连通,所述横向气囊和竖直气囊的连接夹角位置置有支撑块,三个风筒支板等角度环形分布置于横向气囊、竖直气囊和弧形气囊之间的区域内,且其中一个风筒支板和支撑块相对应,所述支撑块通过弹簧和对应的风筒支板相连接,两个支撑气管分别置于横向气囊、竖直气囊和弧形气囊之间的区域内,且分

3

CN 210217805 U

说 明 书

2/3页

别和另外两个风筒支板相对应,所述支撑气管通过弹簧和对应的风筒支板相连接,所述风筒支板的一侧为弧形面,两个支撑气管的一端分别和弧形气囊相连接,且分别和弧形气囊相连通,两个支撑气管的另一端分别和横向气囊、竖直气囊相连接,且两个支撑气管的另一端分别和横向气囊、竖直气囊相连通,所述风筒支板弧形面上置有防护垫,多个固定块等距离置于弧形气囊外侧壁上,所述固定块上开有螺孔,所述固定块上等角度置有多个定位柱,且呈环形分布,夹块置于固定块上,且通过螺钉和固定块相连接,所述螺钉和固定块上的螺孔相螺接,所述横向气囊外侧壁上置有多个固定板,所述竖直气囊外侧壁上置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有固定孔,所述气囊支架内部置有气道;[0007]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支架内部的气道为蜂窝状,所述气囊支架外侧置有耐磨垫,所述耐磨垫由外向内依次为橡胶层和聚酯纤维布层。[0008]有益效果。[0009]一、充气式的气囊展开结构,在不使用时通过排出气囊内部空气以将整体支架收缩折叠,体积小、重量轻,方便人员进行携带。[0010]二、安装时只需通过固定板将气囊支架安装在巷道面上,通过充气即可展开气囊支架然后搭建防护网,安装操作十分简单。[0011]三、整体气囊式结构使得配合防护网的抗石块冲击与减震缓冲能力更好。[0012]四、气囊内部蜂窝式结构提高了气囊支架的整体承压强度。[0013]五、对晃动的风筒进行一定的缓冲固定,减缓风筒的晃动幅度。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的立体结构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固定块处的立体拆分图;[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保护结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仅为气囊内部结构变化;[0018]附图中[0019]其中为:气囊支架(1),固定块(2),固定板(3),风筒支板(4),充气管(5),支撑气管(6),弹簧(7),风筒(8),夹块(9),螺钉(10),防护网(11),定位柱(12),螺孔(13),耐磨垫(14),气道(15)。

[0020]具体实施方式:[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通风用风筒(8)保护结构是这样实现的,由气囊支架(1)、固定块(2)、固定板(3)、风筒(8)支板(4)、充气管(5)、支撑气管(6)、弹簧(7)、夹块(9)、螺钉(10)、定位柱(12)和螺孔(13)组成,所述气囊支架(1)由横向气囊、竖直气囊和弧形气囊组成,横向气囊一端和竖直气囊的一端垂直连接,且横向气囊和竖直气囊相互连通,弧形气囊的两端分别和横向气囊的另一端、竖直气囊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弧形气囊分别和横向气囊、竖直气囊相连通,所述横向气囊上置有充气管(5),且和横向气囊相连通,所述横向气囊和竖直气囊的连接夹角位置置有支撑块,三个风筒(8)支板(4)等角度环形分布置于横向气囊、竖直气囊和弧形气囊之间的区域内,且其中一个风筒(8)支板(4)和支撑块相对应,所述

4

CN 210217805 U

说 明 书

3/3页

支撑块通过弹簧(7)和对应的风筒(8)支板(4)相连接,两个支撑气管(6)分别置于横向气囊、竖直气囊和弧形气囊之间的区域内,且分别和另外两个风筒(8)支板(4)相对应,所述支撑气管(6)通过弹簧(7)和对应的风筒(8)支板(4)相连接,所述风筒(8)支板(4)的一侧为弧形面,两个支撑气管(6)的一端分别和弧形气囊相连接,且分别和弧形气囊相连通,两个支撑气管(6)的另一端分别和横向气囊、竖直气囊相连接,且两个支撑气管(6)的另一端分别和横向气囊、竖直气囊相连通,所述风筒(8)支板(4)弧形面上置有防护垫,多个固定块(2)等距离置于弧形气囊外侧壁上,所述固定块(2)上开有螺孔(13),所述固定块(2)上等角度置有多个定位柱(12),且呈环形分布,夹块(9)置于固定块(2)上,且通过螺钉(10)和固定块(2)相连接,所述螺钉(10)和固定块(2)上的螺孔(13)相螺接,所述横向气囊外侧壁上置有多个固定板(3),所述竖直气囊外侧壁上置有多个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开有固定孔,所述气囊支架(1)内部置有气道(15);[0023]使用时,多个风筒(8)保护结构配合使用,首先通过固定板(3)配合螺钉(10)或者锚杆将气囊支架(1)安装固定在风筒(8)旁的巷道面上,然后通过充气管(5)对气囊支架(1)进行充气,气囊支架(1)充气膨胀得到完全展开,气囊支架(1)中间分布的三个风筒(8)支板(4)包围住风筒(8),且在弹簧(7)作用下和风筒(8)支板(4)贴合,并且弹簧(7)能够对风筒(8)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减缓风筒(8)的晃动幅度,提高使用寿命,然后将防护网(11)通过气囊支架(1)上的多个固定块(2)进行固定,将防护网(11)卡在夹块(9)和固定块(2)之间,并通过螺钉(10)进行压紧固定,固定块(2)上的定位柱(12)卡在防护网(11)的网孔内,提高对防护网(11)的固定,进而实现对防护网(11)的安装固定,形成对风筒(8)的保护;[0024]实施例2:

[0025]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为:所述气囊支架(1)内部的气道(15)为蜂窝状,所述气囊支架(1)外侧置有耐磨垫(14),所述耐磨垫(14)由外向内依次为橡胶层和聚酯纤维布层;使用时,气囊内部结构改为蜂窝式的结构,提高了气囊的整体承压能力,耐磨垫(14)提高了气囊支架(1)的耐磨抗划伤的性能;[0026]所述风筒(8)支板(4)的一侧为弧形面的设计,能够和风筒(8)外侧面相贴合,增加风筒(8)支板(4)和风筒(8)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防护稳定性;[0027]达到通过气囊支架(1)的充放气实现收缩和展开,并通过气囊支架(1)上的固定块(2)对防护网(11)进行安装固定的目的。

[0028]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0029]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置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折边连接、铆钉连接、销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或者一体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

CN 2102178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CN 2102178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7

CN 210217805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图4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