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为医之道,必先正⼰,然后正⼈。 格⾔是可以作为⼈们⾏为规范的⾔简意赅的语句,是⼈们机智的精华、众⼈汇成的睿智、是指导⼈⽣⾛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取得进步。下⾯⼩编给⼤家整理了⼀些医学格⾔请笑纳!
医学格⾔1
1、凡为医之道,必先正⼰,然后正⼈。
2、⽤⼼护理,热情服务,病⼈的健康是我们执着的追求。
3、凡⼤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欲⽆求,先发⼤慈恻隐之⼼,誓愿普救含灵之苦!4、⼤节不可失,⼩节不可纵。
5、每⼀个⽩⾐天使的背后,都会有⼀条医德医风铺就起来的道路。6、我⽤⼼化⽔浇熄您伤⼝的⽕焰,我⽤情⾄真抚平您⼼灵的创伤。7、将⼼⽐⼼,⽤我的爱⼼,诚⼼,细⼼,换您的舒⼼,放⼼,安⼼。8、盖医者⼈命所关,固⾄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为之也。9、世⽆良医,枉死者半,此⾔⾮虚。10、除⼈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11、尽⼼为安全⽽守护,尽责把隐患屏除。12、⼤医精诚。
13、医⼼慈、医术精、医纪严、医风正、医表端。14、你的健康,我的追求。
15、久⽴伤⾻,久坐伤⾎,久视伤神,久⾏伤筋,久卧伤⽓。
16、夫医者,⾮仁爱之⼠,不可托也;⾮聪明理达,不可任也;⾮廉洁纯良,不可信也。17、医⽣之本,德术并举。
18、良药苦⼝利于病,忠⾔逆⽿利于⾏。19、医术是根、医德是本。
20、欲救⼈学医则可,欲谋利⽽学医不可。
21、廉洁⾏医两袖清风昭后世,贪图钱财⼀朝失⾜愧今⽣。
22、⽩⾐天使最崇⾼的境界:医德·⼼中春意常在,医风·⼈间⽆处不开花。23、廉洁⾃律三个我: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24、医⾮博不能通,⾮通不能精,⾮精不能专。必精⽽专,始能由博⽽约。25、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26、读书⽽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27、医学治疗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疗疾病,更要助⼈⼼安。28、爱⼼相连,服务永远!
29、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奉献。30、医之临病,胜于临敌。31、以⼈为本,诚⼼服务。
3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的内⼼开始的。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33、红包回扣⼀块冰,寒透百姓病员⼼。34、医为仁术,必具仁⼼。35、不重千⾦价,惟推⼀体仁。
36、⼈命⾄重,有贵千⾦,⼀⽅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37、⼼主⾎、脾统⾎、肝藏⾎。38、廉洁⾏医,为党为民为病患。39、清廉是为⼈之本,贪黩是祸害之源。40、肥⼈⽓虚多痰,瘦⼈⾎虚多⽕。41、三分治疗、七分护理。42、百病多因痰作崇。
43、我对职业似母亲对孩⼦:尽⼼尽责!44、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45、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46、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全⼼全意。47、永求良药医百病,妙⼿回春治千⼈。医学格⾔2
1、医病⾮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云亦云,随波逐流,误⼈匪浅。——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 2、夫医者,⾮仁爱之⼠,不可托也;⾮聪明理达,不可任也;⾮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杨泉《物理论》 3、医学贵精,不精则害⼈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4、医不难於⽤药,⽽难於认证。——温载之《温⽒医案咳嗽》
5、夫医药为⽤,性命所系,和扁⾄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王叔和《脉经序》
6、盖医出于儒,⾮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李梃 7、⼈命⾄重,有贵千⾦,⼀⽅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孙思邈《备急千⾦要⽅序》
8、尝思⽤药如⽤兵。善⽤兵者必深知将⼠之能⼒,⽽后可⽤之以制敌;善⽤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后能⽤之以治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9、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鉴凡例》
10、世⽆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褚澄《褚⽒遗书》 11、⽆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12、古⽅不可不⾔,不可信之太过,亦不能全信。须对症细参,斟酌尽善。——吴瑭《医医病书》 13、⼈必有天赋之才⽽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14、勤求古训,博采众⽅。——张机《伤寒论原序》
15、⼤约⼼细则眼明,⽽理名则⼼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魏荔彤《⾦匮要略⽅论本义卷⼀》 16、医者,意也。善于⽤意,即为良医。——孙思邈《千⾦翼⽅针灸上》 17、夫医药为⽤,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18、药能活⼈,亦能杀⼈,⽣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喉治法要⾔⽩喉症最忌服表药》 19、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20、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21、读书⽽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22、⽣民何辜,不死于病⽽死于医,是有医不若⽆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吴瑭《温病条辨⾃序》 23、⼀事长于⼰者,不远千⾥,伏膺取决。——孙思邈《备急千⾦要⽅序》
24、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最⼴,⼴则不能不⼩⼼。——梁拓轩《疠科全书⾃序》
25、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辩证,其次则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吴仪洛《本草从新原序》
26、夫医官⽤药,如将帅之⽤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总论》
27、⼈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药。——陈⼠铎《洞天奥旨卷⼗六劝医六则》 28、⼀⼈⽣死,关系⼀家,倘有失⼿,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续增略⾔》医学格⾔3
1、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2、修和⽆⼈见 存⼼有天知。3、⼈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4、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5、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6、壮⽕⾷⽓,少⽕⽣⽓。7、吃药不忌⼝,枉费⼤夫⼿。8、安⾕则昌,绝⾕则亡。
9、胆热移脑为⿐渊;肝热转肺为⿐痔。1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1、壮⽔之主以治阳光,益⽕之源以消阴翳。12、天⼈和⼀。
13、暴眩为风⽕与痰,渐眩为上虚⽓陷。14、留得⼀分津液,便有⼀分⽣机。15、医之为道,全在⾝考。16、⽤药难,识证难。
17、太阴湿⼟得阳始运,阳明燥⼟得阴⾃安。18、上下交损,当治其中。19、阴平阳秘,精神乃治。20、⼼主⾎、脾统⾎、肝藏⾎。21、草⽊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22、⾎不利则为⽔。23、养⽣在动,养⼼在静。
24、出⼊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孤危。25、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26、⽓聚则塞,⽓散则通。
27、清泻不⽤医,饿到⽇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28、通阳不在温,⽽在利⼩便。29、百病多因痰作崇。30、后天资⽣,纳⾕为宝。
3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32、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33、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34、⽆虚不能作眩,⽆痰则不作眩。35、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36、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37、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甚者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