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来源:意榕旅游网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第三册

【教材分析】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本套实验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教第99页和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有关排列与组合知识,例1属于排列知识,要让学生体会不重复不遗漏的排列方法,“做一做”属于组合知识,要让学生明白选定的一组事物与顺序无关。练习中的题目属于组合知识。教学时利用“观看乒乓球赛”这一情境为线索,重新组合了教材,将各部分知识有机的渗透在球赛中。以求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合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了解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具准备:课件,数字卡片、小衣服图片、合作学习卡等。 【教学流程】

一、赛前——复习导入。

师:(点击课件:一座宏伟的体育馆,伴有打乒乓球的声音。)这儿正要进行乒乓球比赛,你们想进去看吗?(想)不过,得买门票,儿童票一张5角钱,你们带钱了吗?(略停1、2秒。)如果你能用这些纸币说出5角钱的一种付法,就可免费进去看球赛。(多媒体出示1角、2角、5角三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们知道5角钱可以怎么付?

生汇报5角钱的付法。

师: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有重复或遗漏的吗?好,咱们进去。(点击多媒体课件:体育馆的大门徐徐打开,乒乓球声也由小渐大。)

(设计说明:5角钱怎样付?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这部分知识。课的开始,把教材的安排稍做改动,将“做一做”中的“买5角钱的拼音本”改为“一张门票5角钱”,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初步感知5角钱的几种不同组合方式。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导入新课,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知模型。)

二、赛中——探索新知。

1

2 3

(一)、探讨排列。

1、编号码

(1)、师:运动员来了(点击课件:球声渐小,3个运动员走上前来)。参赛的每

1 2 个运动员的都有自己的号码。可是这次号码很特别,要用(在黑板贴出 )编出不同的两位数。请同学们帮忙,你们会吗?有没有方法。

(2)、师:才两个号码,可运动员有3个号码不够(在黑板再贴出卡片 )

3 现在就用三张数字卡片,还摆两位数,你们会吗?(略停1、2秒钟)这样,同桌两人,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把摆好的数记录下来。先商量一下谁摆数字卡片,谁记数。然后拿出数字卡片和合作学习卡片,比比哪桌合作的又好又快。

(3)、生合作摆数。 2、说号码。

师:你们摆了几个两位数?哪几个? 生汇报,师相机板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 3、找规律。

师:怎样摆才能把这6个不同的两位数不重复不遗漏的摆出来呢?小组讨论交流一

下,看看哪组的方法最好?

生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4、小结。

师:大家都采用各种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啊!今后我们只要运用规律就能把号码不重复不遗漏的摆出来。

(设计说明:例题的呈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法的设计

由导到放,自主合作,体现新课程理念。在交流汇报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给足时间展示小组的发现及时进行激励评价。学生有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排列方法:A、先用2张数字卡片摆出一个两位数,再交换它们的位置;B、分别把1、2、3这三个数字放在十位上,依次排列;C、从小到大排列……)

(二)、观球赛,算场次,感知组合。

1、师;比赛开始了,瞧——(点击多媒体课件:演示两名运动员训练打球,一名运动员在旁观看,球声清脆,后声音渐小)如果他们每两个人打一场,那么三个人至少打几场?

2、汇报、解说。(师借助图示板:32——21 )

13

(设计说明:利用具体情境中,激发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再借助数学画,直观形象的掌握组合的知识。)

(三)、巧比较,深思辨,巩固新知。

师:3个数字卡片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而3个运动员每两个人打一场,只有打3场,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设计说明: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对6个不同的两位数和3个场次,进行比较,引发学生争辩。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争辩中明白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三、颁奖——应用拓展。 (一)、巧配衣服,运用新知。

1、师:比赛继续进行着,这次活动得到新世纪儿童服装公司的赞助,每个参赛运动员都将获得一套服装,看——(师粘贴几种服装款式:红上衣、黄上衣、蓝裤子、黄裤子)这就是他们的服装款式,你们愿意为他们搭配一套服装吗?(愿意)先想想有几种搭配方式,再动手用学具摆一摆。

2、生动手搭配衣服。

3、汇报。(多媒体演示搭配方式) (二)、握手问题,拓展延伸。

1、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运动员穿上小朋友们搭配好的服装,在嘹亮的《运动员

进行曲》歌声中登上了领奖台。校长向他们献上了鲜花,并握手向他们表示祝贺。3位运动员也互相握手表示祝贺。画面定格。)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那么4个人至少握几次?小组4个人试一试。

2、 生小组握手。 3、 生汇报表演。

生:每两个人握一次手,4个人至少握6次。

(生4人小组表演各种握手方法,师引导借助图式板演:

① ▲ ▲ ② ▲ ▲ ▲ ③ ▲ ▲ ▲ ▲ )

、 ▲ ▲

(设计说明:多彩美丽的衣服学具可激发学生对新知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小组四人握手活动,可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两个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情境,可让学生在动手摆衣服、互相握手中亲身感受和体验排列组合知识。接着师在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借助

数学画来表示4人不同顺序的握手方法,由直观形象的物体过渡到图式的揭示,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赛后——总结揭题。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球赛结束,声音渐小,体育馆的大门徐徐关上。)今天,咱们在看球赛中学会了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师:是的,在一场球赛中咱们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其实这仅仅是数学广角里的一小部分(点击:两扇大门幻化为二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数学广角(排列组合)》内容,同时板题:《数学广角》),今后,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仔细动脑思考,一定能愉快的畅游在广阔的数学广角里。 (10月份上课教案)

合理安排 节约时间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第七册第112——11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简单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逐步养成合理安排事情,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从解决问题多种不同的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体验优化思想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圆片、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情境导入。

师:(媒体演示:星期日的早晨,厨房,由远及近传来声音)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一大早豆豆就在厨房里忙开了。豆豆在忙什么?

师:(点击课件)你看到了什么?(豆豆在沏茶) 2、沏茶问题。

(1)、看图——获取信息。

师:提起沏茶,你们会沏吗?(会)你是怎么沏的?(生回答,师演示课件)豆豆沏茶又做了哪些事呢?大家请看(点击课件)——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操作——解决问题。

师:怎样安排这些事让妈妈尽快喝上茶呢?(略停3、4秒钟)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商量一个最好的方案,用卡片在桌面上摆一摆,最后计算出一共花了多少分钟。

生合作探究。

(3)、交流——寻找最优方案。

A、展示学生各种方案,记录各个方案所花时间。

(方案一:洗水壶 接水 烧 水 洗茶杯 找茶叶 沏茶 共用14分钟 方案二:洗水壶 接水 烧 水 沏茶 共用11分钟 洗茶杯 找茶叶)

B、引导发现,寻找最优方案。

师:这么多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好?(这种方案最好,因为节省时间)为什么会节省时间?(因为在烧水的同时做了洗茶杯和找茶叶两件事)

师:说得真好,能同时做的事情要一起做,这样合理安排,就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豆豆以最快的时间给妈妈沏上了一杯热腾腾的茶。

3、煎蛋问题。

师:接着豆豆又拿出了绝活——煎荷包蛋。请看——(点击课件:煎两面,每面煎2分钟。一次能煎两个蛋。)你知道了什么?(引导观察画面,了解煎蛋的要求。)

(1)、引导——指导解决煎1、2个蛋的问题。

师:如果要煎一个蛋,最快需要多少时间?(师适时板书)

师:煎两个蛋,最快需要多少时间?你是怎么煎的?(引导学生说出过程,师配合课件演示过程。)

(2)、合作——动手实践解决煎3个蛋的问题。

师:现在豆豆要煎三个蛋,你们会解决吗?好,同桌合作,拿出学具试煎一煎,并把过程记录下来,最后算一算一共花了多长时间?

生动手操作,实践。 汇报展示。

(3)、比较——体验解决煎蛋问题的最优方案。 师:这么多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好?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比较、讨论、体会3个蛋煎6分钟的方案最合理。

●如果学生的方案没有出现3个蛋煎6分钟的方案时,师提问:第一、二次煎蛋时,锅里

都有两个蛋,而第三、四次煎蛋,锅里就一个蛋,这样安排你觉得怎样?能不能让锅每次都煎两个蛋呢?)

(4)、自主——探索解决煎多个蛋问题的最优方案。

师:假如要煎4个蛋,怎样煎所需的时间最少?需要几分钟?煎5个呢?6个呢?……(师及时引导、补充、板书。让学生明白煎双数蛋时可两个两个的煎,煎单数蛋时可先两个两个的煎,剩下3个蛋时按照最优的方案煎。)

师:同学们,请认真观察(指板书)除了煎一个蛋以外,你有什么发现?(1、蛋的个数增加1个,所煎的时间就增加3分钟;2、蛋的个数乘3就是煎蛋所需的时间。……)

师:如果要煎10个并最快需要几分钟?11个呢? 4、总结揭题。

师:看来合理安排煎蛋的过程,不仅提高了煎蛋的效率,还节省了时间。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数学广角里的知识——合理安排事情,就会节省时间。(板:合理安排 节省时间)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豆豆为妈妈沏上茶,煎好蛋。这时爸爸也露了两手。瞧——

1、煮米粉汤。(课件出示:煮米粉汤,洗锅2分钟,烧水8分钟,切菜3分钟,切肉5分钟,等米粉熟2分钟,调味1分钟。)

师:你猜猜爸爸是怎样安排这些事情呢?并说说理由。(师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出示答案)

2、煎饼。

师:接着爸爸要给妈妈煎最喜欢吃的饼。(课件出示:这个锅每次只能煎两块饼,两面都要煎,每面煎3分钟。爸爸、妈妈和我每人吃一块。爸爸煎了3块饼,只花了9分钟。)你知道爸爸是怎样煎的吗?为什么这样煎?(师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演示煎饼过程。)

3、小结。

师:是呀,只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合理安排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就可以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回顾总结。

师:早餐准备好了,豆豆一家在庆祝妈妈的生日。时间不知不觉从我们身边悄悄的溜走了。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你对今后做事有什么打算,想说点什么?

说得真好,豆豆有一句名言送给大家,愿与大家共勉。(点击课件: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同学们,就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认真合理安排事情,节约宝贵的时间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