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希望计算机网络可以保持长久的稳定运行,不要动不动就出问题,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保护问题研究是非常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要想计算机的工作状态能够保持稳定,就要保证它拥有科学合理的安全与保护,根据这个要求,作者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防护对策。
关键词:网络信息;病毒攻击;安全意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多的安全漏洞及信息安全隐患暴露出来,使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将具体分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打造更为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1网络时代分析技术及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这是一个由信息化主导的新时代,人们的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会生成种类多样的额信息和数据。在网络时代,人们十分重视数据信息的价值和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从中能得到许多宝贵的信息,使得许多相关人员的要求得到满足,进而将科学的行动和决策指导给予给人们,因此网络时代的发展走向必然会偏向于大数据分析,这也是所有行业都试图深入挖掘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每个领域的人们来说,现今的网络信息安全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和重要性,而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也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与日俱增,黑客事件的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了企业们的信息安全,而信息的安全问题又极易因为网络环境的复杂性被催生出来,因此眼下网络时代的核心任务就是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处理数据的类型限制少、极高的安全价值等是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主要特点。其中,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能够很好的处理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在每个行业的应用都非常广泛。使用数据处理和安全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得以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性,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员工来说,其利用价值都非常高,对保护数字信息及数据信息载体有非常好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应用价值。 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因 2.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互联网的使用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社会福利,但也同时对公民隐私、信息主权等造成威胁。并且当前我国的互联网相关立法不完备,难以切实保障公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权益,降低了公众使用互联网的信心。并且,跨境流动的数据容易流失国家关键数据,在跨境数据监管上缺乏规范标准,将更为完备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制定并落实到位刻不容缓。 2.2计算机病毒问题突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设备的增多,网络规模的扩大,在方便信息传输共享的同时,也为计算机病毒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土壤。近年来,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不断翻新,数量急剧增加,影响范围不断扩大。2017年席卷全球的勒索病毒,通过对受害者计算机设备中的重要信息进行非法加密锁定,向受害者勒索赎金。仅2017年,勒索病毒就影响到30余个国家,约150万用户遭受损失。计算机病毒隐蔽性强,难以被发现和清除,破坏性大,能够造成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瘫痪,重要信息的丢失,网络传输的阻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互联网秩序,挑战法律的底线。 2.3防护体系不完善
很多单位缺乏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构建的协调性,虽然设立了专门的防护部门,但组织内部配合不够协调,致使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第五,保障制度缺失。部分单位没有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纳入规范化与制度化轨道,影响了安全信息防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2.4用户日常使用不当
用户和专业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在日常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疏于管理的情况,对于关键的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容易被病毒或网络黑客猜测或暴力破解,除此之外,对于公用无线网络缺乏防护意识,在公共场合使用公用网络进行敏感信息处理等危险操作都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从而遭受损失。 3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3.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利用软件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和设备之间构建的一套安全防护屏障,其作用是防止来自外部的网络访问请求在未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对计算机设备进行访问。防火墙可以保护计算机设备或内部局域网不受非法侵入,任何信息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经过防火墙的过滤,将非法的输入输出请求剔除,从而保障计算机设备和企业内部局域网的安全。 3.2提高用户安全意识
各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加强对员工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员工逐步养成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习惯,不要在网络中随意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在网络中开展交易活动时,不要轻易提供自己的个人账户信息,并在必要时加密处理个人信息,如果强制要求提供个人身份信息或者账户信息的,要及时终止交易。在浏览网站或者在网站中开展交易活动,要先审核网站安全性,也可以用虚假的个人信息替代真实信息,包括名字、性别、邮政编号等,输入的信息会直接匹配虚假身份,这样可以躲过对信息的深度挖掘与测验。为保证数据文件的安全,网络用户要进一步提高备份意识,重要的数据文件要及时备份到云盘中或者U盘中,避免长期保存在电脑中,遭遇病毒或黑客时丢失或被篡改,即使不慎丢失数据也不会影响到具体工作,减少信息泄露带来的损失。 3.3入侵检测技术
当网络系统中出现不正常的现象时,入侵检测技术能够自动触发运行保证系统安全,使得病毒对数据的侵蚀损害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即使在工作运行的时候,入侵检测技术也能够及时应对病毒在外部与内部同时发起的攻击,有效的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现在这项技术一直没有停下升级的脚步,发展势头良好,并在入侵检测、智能入侵检测和全面安全防御方案等方面着重开发,并且都能有效防护网络安全。 3.4革新管理思路
单位应当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视,将其归入到自身整体管理体系之中,同时也要做到创新与重视的深度结合,积极组织员工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的教育培训,改正他们一些不良的上网习惯,促使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得到良好提升。例如,开展信息储存的培训,让员工能够正确掌握信息储存要点,做到移动硬件和计算机硬盘储存同步进行,或者将重要的信息存到云端之内。同时,单位应当定期对系统展开杀毒处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内外网的隔离工作,以此来保证信息的安全。 3.5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健全法律法规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企业需要承担起更多管理职责。首先,要将自身法律意识增强,对于不法行为要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要将管理意识提高,更为严密、有序的对企业内部数据进行管理,对于故意泄露公司内部数据资料的要及时严惩。比如,智
联招聘曾曝出有内部员工对应聘人员的简历倒卖的情况,并将这一员工告上法庭,当发现员工恶意倒卖个人信息这一违法行径时,企业当即报警,第一时间将犯罪人员缉拿。这种对严重威胁个人信息安全、暴露个人隐私的恶劣行为,企业没有姑息的余地,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体现出了应有的态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牵扯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在当下,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网络都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一旦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必然造成极大的社会混乱和损失。因此网络从业人员应当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保障网络安全有序运行,使计算机网络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姚晨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对策[J].计算机与网络,2019 [2]刘畅.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