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技工院校校企共建ICT融合创新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技工院校校企共建ICT融合创新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意榕旅游网
292论述 2017年6月上 技工院校校企共建ICT融合创新实训 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刘正顶(广东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摘 要】技工院校和企业作为技工教育不同培养主体,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需要既有合作又有分工。文章分析了通信专业传统教学实践 模式的不足,针对技工院校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结合行业特色与专业特色,探讨了校企共建ICT融合创新实训基地的思路与具体建 设方案及效益分析,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ICT融合创新技能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校企共建;ICT融合;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222(2017)11-0292—03 1 ICT融合创新实训基地建设背景 1.1通信行业人才需求特点 通信行业是国家政策优先扶持领域.是构成现代信息社 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 法。学生通过在此环境下认识整网的运行环境,并且可以进行 各种设备调试、业务模拟、故障分析、课题设计等,实现各平台 环境下的业务需求.达到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提升学生的职 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会三大技术之一,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神经中枢。通信行业的变 化日新月异,对人才素质也有新的要求,随着ICT融合及未来 通信的发展,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高技能人 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对于建 设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2 ICT融合刨新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1)ICT融合创新实训基地整体规划及具体建设方案 将经济建设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 道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ICT融合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充分考虑通信整网结构特点 及学校对行业紧缺人才的培养要求,从行业“云、管、端”的整 体产业发展角度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方案设计中通过在接入网、传输网、交换网、业务网等网络结 构中各个模块的灵活组合、分批分步建设、平台互联互通性制 定等建设方式。帮助学校实现在校园网环境下模拟完整的电 信运营商环境.实现商业运营环境中各项业务需求的在校实 训的教学目标。 1.2技工院校通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实践教学是技工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 办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实践教学作为 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 要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有着理 接入网,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有线接入引入华为fTr— TX光接入工程实训平台.无线接入引入华为LTE移动无线接 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入平台.二期建设引入华为无线WLAN接入平台,通过两期 目前多数学校的通信类实验室还停留在传统实验箱的阶 建设.可使接入网实训体系涵盖目前通信行业综合接入网整 段,在这种实验环境下,学生只能进行模块化的实验,学生很 体解决方案,通过对各个平台的实训,使学生掌握并学习接入 难系统的掌握当代通信网络架构、系统原理等,这与企业所要 网领域的各个解决方案。华为TJTE移动无线接入网采用TDD 求毕业生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存在着很大的 制式架构.TDD制式采用公网2.6GHz频段.通过I』rE移动无 差距。尤其是跟现代通信网的全程全网或互联互通的精髓相 线接入的实训,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行业4G网络的应用:同时, 违背:随着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通信专业教学及工程实 在无线接入领域.引入无线WLAN接入平台.通过无线局域 训、实践在某些方面已不能适应当前实际发展.已经无法满足 网的实训,可以协助学校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的培 社会对通信类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了培养熟练的“第一线”应 训,从而使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全方位、高技能的通信网络人 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对当前旧的教学与实践环 才。另外,在固网有线接入领域,建了华为 工程实训平 节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校企 台,可综合培养学生0DN设计能力、通信机房勘测能力、0DN 共建实训基地成了学校培养通信技能人才的最佳途径。 施工能力、0DN工程知识、网络布放能力、F] x安装调试能 2 ICT融合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和内容 力、 项目管理能力以及仪器仪表的熟练应用。 2.1服务面向的专业群 在传输网领域,配置目前行业应用最为成熟的MSTP多 ICT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将为智能电子技术、智能家 业务光传输平台.采用华为3台接入层设备Metro1000和1 居、电子技术应用、通信网络应用、4G网络优化等相关专业学 台汇聚层设备OSN1500,组成环带链的组网架构,速率等级为 生提供创新开发环境,提供包括基础实验、动手实践、课题设 STM一4(622Mbps)自愈环的实验系统.该系统除提供SDH基 计、工程实训、二次开发、综合创新及教学科研课题 基地建设 本业务外,还可以提供基于MSTP技术的IP、ATM等多业务接 成为集云、管、端及综合创新设计于一体的“贴近电信实际、服 入形式,保证后期综合业务接入的可扩展性,可以实现单向通 务实践教学、结合软硬件设计开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 道保护环和复用段保护环等多种业务需要.体现了通信大网 地,各实验分室既有技术上的共性,又有专业上的特殊性 能 SDH传输模型。同时.在LTE无线侧和LTE核心网之间.可采 为各年级学生及教师提供多层次的工程实践环境,即为低年 用行业应用广泛的IP微波进行无线通信.真正再现行业通信 级学生提供电信运营系统的认知环境、为中年级学生提供商 方式的搭建。 用系统单元级的测试环境、为高年级学生提供系统模块化的 在移动回传领域引入IPRAN移动回传平台.本平台根据 研发环境、为教师教学提供系统工程化的项目研发环境.彻底 2 0l7年6月上 论述293 现网中IPRAN网络架构 将其分为接入层和汇聚层,接入层 完成后将满足学校相关专业群通用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实训 互联互道 的需求 同时.积极申请工信部技能培训鉴定基地,使实训基 NE20E—S综合业务承载路由器、其中.ATN950设备是全球首 地服务于区域内产业人才的培训认证,最大化的发挥实训基 采用两台华为ATN950设备.汇聚层采用华为高端路由设备 款面向『 E的2Ul0GE基站路由器,在实验室环境下,可以和 地教学、培训、认证、科研、技术服务的功能 I E移动通信平台实现无缝对接.构建完整的移动通信综合 3校企合作及服务 实训系统 一 嚣交换网分为固网核心交换和移动核心交换.在移动交换 网,建设, TE核心网设备XCN9ooOI .是一款集成签约用户管 3.1师资培养 (1)厂商培训:派教师参加华为、中共原厂商培训 (2)工程实施培训:在工程安装阶段以及日常维护时,在 安装维护现场进行的培训.校方指派自己的技术人员随工程 师一起参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内容实用且针对性强;由 企业具备实际开局能力的认证高级调试工程师指导教学 基 地建成后对涉及此项目中课程教学的老师进行集中培训.培 ~ ~ 两理功能单元(SAE—HSS)、集成移动性管理功能单元(MME)、集 成服务网关功能(S—GW)/PDN网关功能单元(PGW)、集成策 略控制功能单元的产品 学生通过对设备的实训.可以真实感 受4G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 固网核心交换网引入华为统一通 信交换平台.采用华为eSpaceU1960通信网关,实现方式是以 萝数据网络为承我的.而数据IP网络叉是迄今为止发展最为迅 训课程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一 速,并且广泛为人们所接受的通信方式.因此依靠IP网络来 组建的统一通信平台必然会在今后的固定电话通信中占据半 壁江山 3.2课程建没、技能认证培洲 提供相关平台详细实验指导书,课程讲义PPT等配套教 学资源.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校企双方进行教材合编.精品课 程建设申报.企业提供技术及软件支持,配合学校申报开展职 业技能鉴定中心、工信部及厂商的相关培训认证.扩大学校品 牌宣传.提高影响力 一另外.为了让学生了解视讯在通信行业的应用及体验.可 增加智真视讯交换平台 智真视讯交换设备MCU采用华为 VP9630,终端采用多功能智真终端RP200和RP100,整个网 络构架为业务交换层和用户接入层.业务交换层MCU是整个 视讯交换层的主体.对整个网络的终端设备的业务进行自动 高效的交换.并且通过MCU的多画面功能以及榆率适配功 能,使得终端的接入更加的灵活,会议的效果更加的直观,真 正让人有面对面的亲切感 (2)IC3、融合创新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图 3_3就业讲座 每年不定期的为学生举办新技术及就业实习讲座.为学 生做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模拟企业环境对学生进行培训,使 学生在校内就感受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接受良好的企业文 化,培养学生踏实、敬业的职业素养 3.4奖教奖学措施 校企双方积极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 . 全 程 全 网 叠曩 设、合作共育人才等多方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实用 型、高素质的通信技术人才.企业设置相关奖教奖学措施 要!!・! ! 兰 : 4预期效益 4.1完备刨新实洲环境,建设综合 创新人才培养 基地 IC3’融合创新实训基地建成后,可容纳上百名学生实验. 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专业技术实验实训:可支持Et ON/GPON 从原理到实践、PON技术与应用、光纤到户(fT1TrH)安装调试、 ALL , ”。“ 霸一 芝 . .衡 鏊l l 删 … …匀 ~ 光纤传输系统、1)1rN网络建设及其应用、V0IP工作原理、V0IP 优化原理与工程应用、电信网的体系结构、 E无线链路关键 技术、 E空中接口技术与性能、移动通信网络基础、嵌入式 。:  j、l一 蛐秘圃■’妻 t鄹 蹋麟黼 系统等多门课程 、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训环境.为学校实训教学 环节提供开发型、设计型实验课题.为学生课题设计和教师教 学科研提供实训环境,实现从基础实验向综合实验实训的转 变,显著提升实验层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 培养质量,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4.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创新 人才培养质 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的ICT融合创新人才 培养基地不但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而且能提供电信 级应用.学生通过贴近企业环境的实践训练.能够熟练运用企 精 _ 图1 业常用的软硬件工具.熟悉企业开发环境:与企业主流技术接 轨.拉近与企业需求的距离.实现由学生到企业技术工程师的 平滑过渡,达到培养工程型技术人才的目标、 该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彻底改变专业实验课程过 多附属于理论课程的传统模式,调整原有实验教学项目与内 容,建立按基础性实验一设计性实验一综合性实验实训一创新性 实训基地建设以学校为主导.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引入 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良好的保证机制及管理队伍,设备 与配套资源(教学课程体系、课程讲义PPrr、精品教程等)建设 实验的金字塔型多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 从注重培养学 生实践能力出发.缩减验证性实验比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 创新性实验比重,实现智能电子技术、智能家居、电子技术应 294论述 2017年6月上 一种虚拟现实航拍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要l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可体感控制的虚拟现实航拍设备,该装置主要分为图像采集传输及体感控制两个部分。利用运动相机进行图像采 李 映,胡桢J辚,向自林,李春树(宁夏大学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宁夏银川市750021) 【摘集,采用5.8G无线圈传模块完成图像信号传输;通过Androjd编程获取用户头部姿态信息,利用蓝牙技术传输头部动作信息到地面站控制器, 进而通过433MH 数传模块发送到无人机云台控制板对二轴云台进行体感控制。云台覆盖x轴和Y轴以模拟人眼可视范围,从而实现视觉上 和动作上的沉浸式体验。 【关键词】单片机;图像处理;体感控制;数据传输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222(2017)11-0294—02 1引言 现市场上鲜有将虚拟现实和航拍结合起来的设备,有可 佩戴VR眼镜操作的穿越机,但不能用于专业航拍;有专门用 于航拍的微型无人机.却没有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查阅专利局 公开文件中发现有类似应用的申请,但在实际运用中均有其 局限性,存在如设备繁杂、操作复杂、成本高昂等问题。与现有 公开技术或类似产品相比,本文所提及的设计方案成本低,操 作简单,续航时间长,不仅可用于专业航拍,还可以进行体感 控制和3D观罱.使用户获得了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2总体设计方案 为了使航拍达到沉浸式体验的虚拟现实效果.需要使机 械电子和人体感官动作联系起来.即将无人机捕捉的航拍图 像用图传设备传送到手机.且通过手机软件的处理使画面分 图1虚拟现实航拍装置结构示意图 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屏显示.然后将手机放入头戴式VR眼镜中即可使用户获得 3D视角.且人头部的运动参数能够发送给无人机上控制云台 舵机的ArduJno单片机,对摄像头视角进行控制.模拟转头动 作 整个系统分为5个部分:无人机载体部分、云台控制部分、 图像传输处理部分、头部姿态捕捉部分,数据传输及控制部 分.如图1所示 3具体实现方案 3.1硬件部分 无人机作为载体选用的是四轴飞行器.电装主要由 APM2.8飞控.UBLOX M8N GPS mini和数传模块组成。云台 部分为一个二轴云台.主体材质是3K碳纤板,其动力由两个 该方案采用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综合航拍机 和穿越机的优点开发出一套可使用户获得沉浸式体验的航拍 微型模拟舵机提供.控制芯片为单片机.该云台通过对X轴和 v轴的线性组合实现在一个曲平面的覆盖,以模拟人眼的可视 范围.控制指令由无人机上的单片机下达,其指令来源是自头 系统。软件上是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手机软件.用户使用手机 部姿态捕捉部分 云台和地面站用433MHz数传模块进行通 代替九轴陀螺仪及图传终端显示器:硬件上则利用Arduino单 信.传送云台的控制信号:地面站的信息则来自下面的软件部 片机完成对二轴云台的控制,并通过数传模块和蓝牙模块实 现数据通信。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协同工作,实现了航拍与虚拟 现实的结合.用户可以通过头部动作控制云台.并且无人机所 分所提及的蓝牙传输的信息。以下是地面站和云台的具体控 制流程。 首先地面站进行初始化.检查蓝牙模块是否接收到数据, 拍摄的画面会实时地以3D画面的形式呈现在用户眼前.使用 用、通信网络应用、4G网络优化等专业实验内容的整合.进行 多层次、模块化实践教学。缩短学生与社会实际岗位需求之间 的差距.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演示平台、实训基地,向当地社会提供技 术交流、课题研究支撑。创新实训基地还可以为区域的信息类 企业、运营商等产业链的员工提供综合性的培训认证,真正发 4-3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基地建成后.将着力为学校电子通信类学科的建设服务。 为智能电子技术、智能家居、电子技术应用、通信网络应用、4G 挥学校服务社会的作用,更好地为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职业技术.2012.04.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 网络优化专业提供专业技术实验平台,为教师在云、管、端等 【1]宋新丽.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方向提供教研科研平台。 4.4打造培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 基地建成后,将为广州及珠三角地区万亿级国家重要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培养合格的通信技术技能人才.积极为社 会服务。学校还可基于此实训平台开展一些软件、应用、实验、 [2】华为,www.huawei.com. [3】移动通信网,www.mscbsc.tom. 收稿日期:2017—4—17 开发、认证、培训等的增值服务,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