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世界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成因

世界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成因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世界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成因

作者:靳晓宇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0年第02期

气候分布的地带性是海陆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拔高度等因素作用下的产物,而气候分布的非地带性是海陆分布、地形、海岸线走向、洋流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实际上,一地的气候是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是,世界某些地区的气候分布,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却占主导地位。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涉及的非地带性气候分布主要有:

一、热带雨林气候

该气候主要是在信风(或季风)、暖流和地形(山地迎风坡)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即信风(或季风)把暖流上空的暖湿气流在迎风坡抬升形成大量降水,形成全年降水丰沛的热带雨林气候,下表列出其世界主要分布及成因: ■

二、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及南美洲10°N-10°S之间的高原:该地虽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下,但由于海拔高、气温较低,所以对流运动减弱,降水量减少。如苏丹南部的朱巴(4°52′N)年降水量982mm,而喀麦隆的杜阿拉(4°01′N)年降水量达4150mm。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南北狭长地带:既位于东南信风又在大分水岭的背风坡,西部高原阻挡夏季的西北季风和冬季盛行的西风,把水汽从沿海携入内陆,降水量远少于大分水岭东侧。 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处于东南信风在中央高原的背风坡,降水少,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却为热带草原气候。

三、热带季风气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印度半岛北回归线以北,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区域:冬季,青藏高原及东西走向的高耸山脉阻挡北方强冷空气的入侵,转变为较弱的下沉气流,使该地区比同纬度地区气温偏高;夏季,北部山地对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的阻滞抬升作用,造成丰沛的降水。

四、热带沙漠气候

南美洲3°S-23°26′S安第斯山脉西侧的秘鲁、智利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由南美大陆吹出的与海岸平行的东南信风在秘鲁寒流上空形成逆温层,底层水汽难于上升,不易出现垂直对流,降雨少;加之安第斯山脉逼近海岸,形成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

索马里半岛北侧沿海-苏丹红海沿岸: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吸引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转变为西南季风,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和索马里高原上形成降水,而其北侧的索马里半岛沿海-苏丹红海沿岸位于背风海岸,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冬季,受来自阿拉伯半岛干燥的东北季风的影响,因此,全年气候极为干旱。

五、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欧60°N以北的大西洋沿岸:该区域以西海域流经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暖流上空水汽和热量供应充足且大气层结构不稳定,加上西风的输送和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地形抬升作用,在西北狭窄的大西洋沿岸形成冬暖夏凉、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温比同纬度亚洲东岸和北美洲东岸高15-20℃以上,年降水量可达1000-1500mm以上。

六、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侧的潘帕斯和巴塔哥尼亚地区:该区西部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正位于常年盛行西风的背风坡,西风越过此山后下沉绝热增温,极为干燥,形成焚风现象;东部又受福克兰寒流降温减湿影响,具有干燥少雨、蒸发旺盛的气候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伊朗、安纳托利亚高原:海拔高,四周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特征十分明显。

35°N以北落基山脉以东的美国、加拿大境内:西部,以落基山脉为主体的南北走向的系列山脉阻挡了来自于太平洋西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地和拉布拉多高原,对大西洋来的水汽起一定的阻挡作用,加上拉布拉多寒流和格陵兰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该区域降水较少;该区中部为大平原,冬夏南北冷暖气流畅行无阻,气温年较差大。

七、极地气候

北美东北沿海,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大陆东北部因寒流逼近,地形多山,故南界南伸可达60°N,冬季严寒可达八个月以上,年降水量少(100-250mm),积雪层薄,永冻层深厚。

总之,了解和掌握世界气候的分布和主要影响因素,才能正确区分某种气候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分布。 (责任编辑 黄 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