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四篇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22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四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四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启智”教育为目标,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学依据。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1页 共6页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第2页 共6页 7.了解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了解认识钟表,会认整时。 9.了解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了解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了解体验1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3页 共6页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说得比较完整而简洁。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轻声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合作。能与同学友好合作完成数学游戏、数学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学研究。 ⑼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了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 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第4页 共6页 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了解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学一年级两个教学班。其中一(2)班共38人(男21女17),一(4)班共42人(男25女17)。初入学两班已个性初显:(2)班如山野稚朴天成,勇敢无畏,少约束,法自然,拟严规矩,不压个性,严爱相加;(4)班如园林静美有规,和谐温顺,有礼貌,志上游,拟拓视野,鼓励张扬,放手而爱。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改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加强游戏、儿歌、演示、观察与操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听、说、读的分量,创造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第5页 共6页 4.贯穿审题、解题思路训练,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思考。 5.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6.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6页 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