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传统武术锻炼的价值

来源:意榕旅游网
论传统武术锻炼的价值

高龙

【摘 要】传统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其健身与攻防效果是任何一项体育项目不可与之相提并论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人们可以选择锻炼的项目愈来愈多,传统武术选择概率不高.当前人们对传统武术的认知态度,说明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探究注重传统武术锻炼对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以及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上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期刊名称】《体育科技》 【年(卷),期】2014(035)001 【总页数】2页(P100-101) 【关键词】传统武术;锻炼;价值 【作 者】高龙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体育部,广东广州510665 【正文语种】中 文

传统武术历史悠久,它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富含很多传统人文价值,体现了深刻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世界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西方文化和我国文化逐渐融合的今天,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具体表现,传统武术文化备受关注,其影响力逐渐拓展,对传承我国文化、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传统武术又叫国术或武艺,是中国独有的体育项目。其内容是将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遵循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2]。传统武术具有强身健体、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作用,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累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传统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人们已经懂得使用棍棒等原始工具充当武器与野兽进行抗争,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己,也能猎取食物。后来人们为了相互夺取财富,不断制造出更具杀伤力的武器。例如《山海经大荒北经》就有“蚩尤作兵伐黄帝”的记载[3]。人们为了战斗胜利,不仅制造了大量的兵器,而且发明了具有一定防御和攻击格斗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武术也逐渐传承演变,最终形成了如今包括剑舞、刀舞在内的兵器运用和包括散打、咏春等在内的格斗功夫。

传统武术的发展源远流长,武术的价值也在不断改变。如今,传统武术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功能已经减弱,但是社会赋予了传统武术锻炼新的价值。传统武术在如今社会能够取得这么迅速的发展,与国家的支持、武术爱好者的倡导以及人们欣然接受的态度密切有关;更重要的是,传统武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及经济价值,这些价值是传统武术能够快速发展的重大动力。

传统武术锻炼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外宣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途径。传统的武德精微而博大,源远而流长,处于现代体育领域的武术运动必须遵守奥林匹克精神和现代社会文明,从而彰显出现代体育文明和体育道德。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组织灵活多变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加入世界文明对话,推动文化相互借鉴,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些举措都为传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当前我们处于新世纪,由于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所以极大促进

了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但是,现代文明在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的同时,也引发了现代“文明症候”。现代“文明症候”主要是指心、脑系统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现代“文明症候”的出现主要是由三个因素引起的:首先是物质因素,在物质欲望得以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已过于肥胖,四肢逐渐萎缩。仰望天空、环顾四周才恍然大悟,蓝天白云、火红的斜阳、清新的空气消失了,清澈的河水变浑浊了,更加严重的是,“温室效应”、能源危机、耕牧地退化等形势越来越严重,这些都是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始料未及的“负产品”,让人们不知所措、惶恐不安。其次是精神因素,现代生产的高科技化,给人们施加了更多的来自工作、生活、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压力,导致人们身心疲惫不堪,难以摆脱来自心、脑系统和非传染性疾病的侵蚀,这是形成“文明症侯”的内因,是决定“症侯”的必要因素。最后是现代竞技体育的商业化、政治化、非大众化,无疑成为了社会激烈竞争的助推力,加快了人们的身心异化。

从健身的目标分析,武术是一种运动形式,具有很多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优点。首先,它自由、灵活,运动量和运动方式能够自己调节。身体素质较好的人可以选取运动量大、运动持续时间长的武术活动;身体素质较差的人可以选取运动量小、持续时间短的武术活动。其次,与其他很多运动形式比较,武术对物质和外部环境的要求较低。同样是锻炼身体的运动,踢足球运动需要足球和足球场,打羽毛球需要球拍、羽毛球和球场,但是传统武术不需要任何设备,同样能够实现锻炼的效果。另外,很多运动还规定了年龄要求,但武术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

武术对人体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较高,武术套路中的动作包含屈伸、跳跃、平衡、跌扑、翻腾等等,人体各个部位几乎都要参与到运动之中。人们通过进行系统武术学习和训练,在力量、柔韧、灵敏、速度、耐力等多方面身体素质上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充分的提高。武术是锻炼身体柔韧性很好的项目,可以达到提高身体柔韧素质的良好效果,同时为练习其他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抓住速度素质快速增

长时期加大传统武术的锻炼,能够促进人们身体动作的频率,增强人们对事物的反应速度。武术的动作丰富,技术复杂,练习中动作变换频繁,快慢相间,刚柔并济,跌宕起伏,动静结合,每个动作具体要求不一,经常性地练习,大脑思维活跃,神经中枢随着武术动作中的快、慢、动、静时而兴奋时而抑制,久而久之,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均衡性大大提升,具有较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

另外传统武术不仅能够发挥较好的强身健体作用,更能在预防与治疗有些慢性疾病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隐秘发展的骨病,它对人们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3年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将会突破12万[4]。运动能够有效预防和治愈骨质疏松症状,然而不同的运动方式对骨质的影响程度不同。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对增强人们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经常参加传统武术锻炼,不仅能够提高锻炼者的身体素质,还能增强锻炼者的骨密度和骨硬度,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另外,传统武术锻炼也能增强人们心脑血管的运行能力。研究发现,传统武术锻炼能够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强血管的活力,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此外,武术健身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练习武术也能提高我们心脑血管的工作能力。身体超重、高脂肪、高血糖等都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而武术运动作为一种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可以使人体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消耗脂肪,并增大肺活量,降低血粘稠,防止动脉硬化,从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为人体健康提供有力保证。

因此传统武术具有较好的健身养生的价值,当前人们加强传统武术锻炼,不再是为了技击,健身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传统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的活动,是人体研究的一部分,人们将人体探究建立在传统医学上。我国医学界一直推崇“精盈则气盛, 气盛则神全, 神全则身健”, 传统武术锻炼能够取得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作用。例如太极拳的实质是采用阴阳法则在多个角度和方法上的使用,从而实现人

体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有序、平衡,达到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的效果。再比如 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站桩锻炼,也属于传统武术范畴,它具有较好的健身养生的功能,这也体现了人们健身意识不断提高。

总之,武术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优势,能够从内而外地锻炼我们的身体,又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武术不仅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更应该把它当成一项有益身心的运动来广泛推广,使武术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和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关文献】

[1] 王岗,郭海洲.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3). [2] 茹凯,刘振娟,汤铁军.发挥传统武术的文化教育潜力,促进传统武术全面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

[3] 王俊奇,孔祥华,张华飞.现代大众武术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武术科学.博击(学术版),2004,(03):35-38.

[4] 赵歆.试析中华武术发展之对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