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代汉语专题的体会
摘要:本文结合老师上课所讲,简单讲述一下我学习现代汉语专题的体会。
关键字:注音史、外来词、双音化、移位
正文:现代汉语的研究主要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这几个方向来开展。从大一我们就开始接触现代汉语,刚学语音的时候,特别是元音辅音之类的,感觉回到了小学。不过随着学习的深入,才渐渐了解到汉语汉字的博大精深。这次在曹老师课上的学习,在加深了我对现代汉语专题的了解的同时,也增进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
语音
讲到语音就不得不提汉字的注音史,传统的注音有反切注音法,是一种利用汉语音节双声叠韵的原理,用两个字来拼注另一个字的注音。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韵母和声调相同,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例如:萧:苏雕切;祧:吐雕切。最古老的注音通过直音、譬况、读若、声训、分析声符等注音方法来描写。
国外给汉字的注音: 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出版的《西字奇迹》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这是中国的第一套拉丁字母“拼音方案”——“利一金”方案;1625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格《西佛耳目资》。
近现代的拉丁字母拼音:1892年清末《切音新字厦腔》注音字母:1918年“国音注音符号第一式”,一直使用到1958年。1928年“国音注音符号第二式”即“国语罗马字”。1931年瞿秋白吴玉章等人“拉丁新文字”;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
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现在的j q x 是由原来 g k h 腭化而来,这种语音的腭化现象在方言中有很好的体现,就拿四川话来说,比如:叫(jiao)花子,用四川话说是gao花子;街(jie)说成gai;鞋(xie)说成hai;巷(xiang)说成hang。
词汇
词的分类:根据来源来定,外来词与本族词;根据时间,新旧词;根据使用的几率,常用和非常用词。
外来词,就日语外来词方面,我国当今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和术语70%来自日语,其中多为日本人对西方相应语词的翻译。如:电话(日本人造的汉语词)、club(俱乐部,音形意的结合)、人气、写真、解读、新锐、职场、达人、亲子、视点、放送、完败、上位、点滴、物语、宅急送等等。
他们的构词方式一般为:超……;准……;真……;无……之必要;……的说等等,例如:导盲犬、不动产、多动症、封杀、攻略、出世、初体验、登场、公务员、福祉、分野、低迷、必杀技、构想、过劳死、汉方、精算等。
现代汉语词汇有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词的双音化倾向。有些古代的单词被后起的双音词所取代,如:目-眼睛,兵-战士(武器),友-朋友,妻-妻子,儿-儿子,信-确实,君-皇帝,亡-逃走(死亡),与-赞同,服-屈服,醴-甜酒,道-方法,等等。
有些古代单音词变成现代汉语中的语素,用来构成双音词,如:习:学习、练习、实习、习题、习性、习惯等。兵:士兵、兵器、兵力、兵权、兵团、兵法、兵种、兵站等;以:以及、以此、以为、以致、以供、所以等等;而:而且、然而等;则:原则、规则等。
语法
而关于语法这一篇章,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关于移位的问题。移位,指的是动词轮缘名词向前向后移动位置,是原型结构中的论元NP成分位置的移动。它的原型结构有三种,分别是:1、NP1+V1 2、NP1+V2+NP2 3、NP1+V3+NP2+NP3
而论元位置,不同于倒装。如:一只羊跑了(NP1+V1)——跑了一只羊,这是一个主语空位。又如,邻居杀了一只羊——那只羊被邻居杀了或者邻居把那只羊杀了,都是宾语空位。
分裂移位,一种情况是举手NP由动词向前移位。如: a、我刚浇过花——花我浇过(宾语空位)b、我刚浇了花——花我刚浇了水;你快吃了药——药你快吃了它(两句中的“水”和“它”都表示复指)c、我刚浇了花——花我刚浇了这盆,以上三种示例中只有c类才是分裂移位(“花”……“这盆”)。
另一种情况是定语成分的分裂前移。如:他锯木头板条——木头他锯了板条;他编柳条筐——柳条他编了筐;我只抽万宝路香烟——香烟他只抽万宝路 ;我特别喜欢他买的这个挂钟——挂钟我特别喜欢他买的(“挂钟”范围>“他买的”范围)或者他买的我特别喜欢这个挂钟(“他买的”范围>“挂钟”范围)。总结起来,数量词在移动中一定要放在句子后面,因为数量词是限定的,无法保证比后面词的范围大。
总之,学了《现代汉语》,让我明白不少,兴趣大增。从古至今,语言都有着无法比拟的魅力,让无数学者置身于对其的研究。当然,我们不学现代汉语也不会影响说话,但是当表达同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懂语言艺术的人和不懂语言艺术的人,你会更信服前者。所以就算是为了更好的沟通,也很有必要去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