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育力量的班级管理策略
江苏省东台市范公中学周炳成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我力求班级的有效管理,注重各方面力量的整合,做了有益的尝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整合学校活动教育力量;整合家长的教育力量;整合社会的教育力量;整合学生自我教育力量;整合情感教育力量。
第一个方面 整合学校活动的教育力量
班级中的人际关系有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之间的关系是在相互作用中发展的。他需要班主任在其中进行不断的调整,使这种关系相互作用,才能有利于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学校所开展的活动,是在学校领导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和指导下进行,为增进青少年知识、技能、身心发展的活动。开学典礼、散学典礼、期中期末表彰大会;每天的晨会,这是我们教育学生的机会,抓住这个契机,报送班级的先进群体和个体。表彰的是个体,激励的是群体。
汇操、文娱汇演、田径运动会、演讲比赛、读书比赛、作文比赛、绘画比赛、棋类比赛;每天的兴趣小组活动课等等这些活动,班主任为了保证参加的活动成功,在组织时必须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计划的制定,二是计划的实施,三是检查评估,四是及时总结。计划制定是基础,计划的实施是关键,这个环节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人人有岗位,个个有责任,人人有角色,个个有贡献,各尽所能,人尽其才。体现出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体性,实现他们的个体价值。检查评估是活动成功的保障,一方面是对活动实施的过程和出现的阶段性成果评估,及时纠偏、激励士气,又有利于今后活动的开展。及时总结是巩固成果的需要。这样使活动为整合力量发挥了应有的效益。
第二个方面 整合家庭成员的教育力量
家长的愿望和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在有些方面是一致的,但是双方往往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随时协调与家长的关系,处理家长与学校在教育学生问题上的分工与合作,促进和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家庭教育内容;帮助家长应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具体形式有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访,家长会以及家长联系信和现代通讯平台等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合作,相互协作,共同纠正工作中的误区,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家访中采用“听、观、提”三字方针,“听”就是耐心地听家长讲孩子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虚心听取家长对老师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观”是观察学生在家学习的环境是否好,照明条件是否对视力有影响,同时观察家长的教育方法、思想素质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提”指的是如果发现什么问题,及时诚恳的向家长提出改进意见,还要根据家长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他们交换自己的看法,对学生在校表现向家长汇报时,坚持以表扬为主,和家长交谈,力求以心换心,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以自己的真诚获得他们的信任。一周家访结束,及时向全班反馈,对那些在家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客观的表扬,并请他们回家向父母转达老师的谢意。家访安排:接班初期普遍访,然后可以定时定人访,有了成绩报喜访,出了问题研究访,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主动配合班主任,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第三个方面 整合校外社会的教育力量
中国教育的祖师爷孔老夫子,曾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沐于沂”“风乎舞兮”。学校大门外面的天地比围墙围起来的学校大得无可比拟的。工厂、商店、机关、场馆、农村处处是课堂,村镇领导、邻居长辈、亲戚朋友个个是老师,教育力量非常丰富。班主任必须千丝万缕织成网,采取必要的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方法:(一)携手共建,创建基地,(二)请师入门,直接参与,(三)广泛联系,走向社会,(四)利用媒介,正面引导。
第四个方面 整合学生自我教育力量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时期。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过程。他们常常感到困惑,主要表现为:要么自卑自贱,无所追求,要么妄自尊大,自傲清高。作为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应该整合自我教育的力量。
任何一个集体都离不开科学的规章制度制定班规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一开始,班主任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草拟出方案,由全班同学讨论。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吸纳广大学生的智慧,使他们感受到“当家作主”的使命感,这样更能激发他们自觉遵守班规的自觉性。班规不能停留在班主任的口头上或笔记本中,要形成具体的条文并打印出来,学生、课任教师人手一份,并通过开家长会发到学生家长手中,求得家长们的理解与配合,确保学生在学校和在家里能接受相同标准的教育。班规的内容应包括班级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各种工作职责应确保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
为确保各项岗位职责能落到实处,使全班同学时时有事做、事事都有时间去做,还应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工作常规。这些常规深入到每个人,并且进行量化,安排专人操作。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遵守班规,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提高。
为了使班级教育取得成效,有针对性地开展“友情提示”小信箱。提倡全班同学互相监督,把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不良言行写成便条送到小信箱中,在班会课上进行交流、探讨,请他们谈想法,然后再作正面引导,介绍本班严以律己的好学生事迹,请他们现身说法,树立他们为全面发展、学习标兵、守纪模范、文体尖子、文明礼仪、净化环境的先进典型,并通过晨会、主题班会课、校园广播电台、学校宣传栏等途径和渠道,给学生以生动、具体、深刻的教育,学生们对照先进、比照自己,找差距、订措施,赶帮超、齐努力,形成了一个团结向上、拼搏争
先的生动群体
第五个方面 整合情感的教育力量
走近、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这心灵世界里耕耘、播种、采摘、留恋忘返! (一)、近其心
1.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过去,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的家庭,特别是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了解学生的良好愿望,为开展工作提供激励因素;了解班级动态,学生关系是班级情况的睛雨表,及时了解有利于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和心理环境;了解学生对科任老师的看法,为班主任做好科任老师的协调工作提供依据。
2.要关心
一句询问,一个暗示,一个动作,关心在其中,学生也能体会到爱在其中,学生也就愿意亲近班主任。
3.谈心
要经常找学生谈心,以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谈话时要抓住四个字:亲、严、婉、直。
亲---态度亲近。要用热情、温和的话语,再加上满含希望和鼓励的眼神,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严---态度严肃。对犯了错误而又不承认,甚至狡辩、诿过于人者。班主任要严肃批评,坚持立场,不和稀泥。
婉---婉言相劝。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应“点到为止”,对已经认识错误者“避实就虚”,先了解其他情况,再引入正题。
直---直言相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扩大,谈话进入中心,“高潮”时,一语中要害。
(二)、悦其心
使学生觉得“脸上有光”、“心情愉悦”,促使学生进步。
第一档,优等生,宜综合表扬,“大题小作”、“多题合作”,单项进步大则略作表扬,多方面进步才表扬一回,防止翘尾巴,主要是促全优。
第二档,中等生,群体表扬并鼓励冒尖,他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引人注意,不表扬,则容易随大流,个别表扬,又难以服众。可以表扬一批,再重点点评基中一两个。
第三档,后进生,大加褒扬,让其“露脸”,这就要求我们要细心,留心其言行,寻找其“闪光点”。 (三)、撼其心
适度批评并不比表扬差,有时甚至要优于表扬,但一定要慎用,要注意讲究方法,讲究艺术,做到润物无声。 1、情境熏陶
学生犯错误大多与产生错误的情境有关,古人云“六人鲍鱼之肆不知其臭,久入芒兰之室关其香”,便是这一道理。对于出错的学生,可让其到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活动。
2、以行导之。
班主任的行为往往对学生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可针对学生缺点,班主任以自己高尚品格行为来感染他们。这也是对其无声教育,比如学生乱丢垃圾,班主任不动声色地拾起废纸;书写不认真了,班主任可工整书写一部分内容于其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教育作用。 3、抓住契机
一些学生对班主任的批评有口无心,口头承认而屡教不改。一般说服工作无法奏效,教师要留心时机,一有机会便抓住,重点转化。 这样的批评产生的震撼力度更大,能让犯错的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四)、暖其心
我们范公中学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特殊,家长思想比较活跃,特殊家庭也很多。对单亲家庭学生,首先是建档案,在接班的第一时间了解父母离异的原因、时间,现在的状况,把这些建成档案,使
任课老师关注、关心。对他们不溺爱、多交流、结对子 、多走访。
对后进学生多关心、严要求、不偏心;少绷一回脸,少瞪一次眼,少一点冷漠,少一些排斥;多一点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关心,多一回尊重,多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这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而对他们却是润物春雨
班主任力求班级的有效管理,注重各方面力量的整合,其整合的方法是多元的,除了整合学校活动的教育力量,整合家长的教育力量,整合社会的教育力量,整合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整合情感的教育力量之外,还有整合学习榜样的教育力量等等。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这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们要不断实践和尝试,积累经验,特别是要向各位同仁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方法,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