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D》中的赛车理论(二)
今天要讲的是油门的控制技术~也就是《Initial D》第4部中说的“半油门节制跑法。”
《头文字D》中提到这项技术也就是在启介和恭子对战的那集,这个听起来简单但确是一项实用的技术~在出弯后的加速,直线加速,应对凹凸不平的路面,以及挽救车子在飘移时产生的“under steering”。
使用这项技术的最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减少轮胎的消耗,以及在加速中充分发挥轮胎的抓地力。
相信看过《头文字D》第4部的人都知道,在启介的FD对神之脚的比赛中,良介给他的指令是在上坡保留轮胎的实力,而在下坡进行决斗,这之中的含义就是让启介充分发挥他油门控制技术的练习成果,在对轮胎消耗较大的上坡赛,控制住轮胎的消耗,而在下坡赛时,充分发挥车体轻的优势,延迟刹车入弯,充分发挥轮胎的抓地力,来获得比R34更快的过弯速度。 (注:因为 R34车体很重,所以在下坡赛时,轮胎的消耗要比FD重的多。)
至于踩油门踏板方式的不同,这是因为经由车身所传达的路面信息所决定的。
车子在加速时,由于惯性作用头部上扬,尾部下降,这样后避震器会被压缩,所以避震器活塞行程变短,对于路面的凹凸所产生的震动,无法完全吸收,使车身产生弹跳,轮胎的摩擦力会被浪费,无法完全发挥,所以,良介,所说的油门控制技术中,还有一点就是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应对凹凸的路面,有规律的收放油门,使FR的驱动轮的避震器产生一定的收缩和伸展
趋势,保持着轮胎和地面的接触~可以在启介对恭子的比赛中,充分看出这一点,就是在他领悟到油门控制技术,给轮胎的几个镜头有充分体现~
在路面状况良好的区段,之所以会以相对较慢的频率来踩踏板,这是因为当Turbo的改装车加速时由于发动机出力很大,驱动力会迫使轮胎轮胎突破抓地力极限,发生打滑,从而浪费掉轮胎的抓地力,因此,这种加速方式原理就是,在第1脚油门踩下去,这时轮胎会发生打滑,所以这时松开油门,缓一下再踩第2脚,这时也就是轮胎恢复抓地力的时候(注:在头文字D第4部第21集).
在湿滑路面比赛时,因为湿滑路面的u较干燥路面低很多,对于爆发力很强的涡轮发动机是最难应付的~因为u很低,在到达发力转速时,驱动力会瞬间突破与路面的摩擦力造成打滑甚至失控~此时,就要纤细的控制油门,来弥补涡轮发动机的不足,对驾驶者的耐力是种考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