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锁骨骨折62例,选用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结果:经术后6~12个月随访评定,骨折愈后优良率为96.8%。结论:锁骨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确实可靠,对不同类型锁骨骨折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
【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龄16~71岁,平均(34±21)岁。左侧锁骨骨折39例,右侧22例,左右侧1例。粉碎性39例,斜行15例,横行8例。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59例。交通车祸伤57例,重物轧伤5例。62例均为新鲜骨折,无锁骨下重要血管及臂丛神经损伤。
1.2 疗效评定标准:全部患者术后进行随访,采用连学全等锁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1]对骨折手术愈后作评定。
2 手术治疗方法
2.1 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术:患者取仰卧位,颈丛麻醉,患肩垫高。在锁骨断端做局部麻醉,以骨折端为中心取横切口长约3~5 cm,暴露骨折部位,尽量少剥离骨膜及软组织。选用2.0~2.5 mm直径的克氏针。首先将骨折近端轻轻撬起,用骨钻将克氏针穿入骨折近端髓腔,利用锁骨内侧向前的弧度,由前侧骨皮质穿出皮肤,克氏针在髓内的长度不小于3 cm。内1/3骨折由锁骨的胸骨头前缘穿出皮肤。将克氏针远端头部弯成与远折端锁骨曲度相适应的弧度,将骨折复位,用骨锤将克氏针顺行打入骨折远端。以等长的克氏针相比以不超过肩锁关节为度。但对于外1/3骨折克氏针要穿过肩峰外皮质。然后将近端克氏针多余部分剪除,针尾保留3 mm,向锁骨方向折弯95度,将针尖嵌入骨皮质,埋于皮下,触摸时只能触到克氏针的折弯处为好。
2.2 克氏针加钢丝内固定术:对部分粉碎性骨折,麻醉,体位及切口同前,在克氏针髓腔内固定的基础上,再用钢丝(或10号丝线)对锁骨断端环形缠扎以稳住其它骨块,将内侧骨皮质外骨针折弯并咬除多余部分,残端向下贴于皮下锁骨面,并缝合周围筋膜组织妥善包被残端,修复骨膜,逐层缝合手术口。
2.3 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对移位明显的锁骨骨折,采用肌间沟或颈丛麻醉,以骨折处为中心做长约7~10 cm切口,骨膜下剥离,暴露骨折端,清除骨折端淤血、软组织,对较大骨折块先以1~0 号可吸收线捆扎固定,在锁骨上缘置5~
7孔重建钢板固定。
3 结果
本组患者根据锁骨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上述不同内固定方法,术后X线片显示,62例复位均良好。经6~12个月随访,按连学全等锁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62例患者中,优52例,良8例,尚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6.8%。
4 讨论
锁骨骨折后,因对肩关节功能影响较小,过去多采取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锁骨骨折适应证也掌握较严。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很多学者认为闭合性治疗移位和粉碎性锁骨骨折其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比例较高,许多患者存在骨折部位缩短或延长,肌力减弱或肩下垂,肩部疼痛和侧卧痛,患肢外展和上举受限等,因而主张手术治疗此类骨折。
锁骨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主要有克氏针固定和钢板固定,利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可靠确实,已被大量生物力学试验和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由锁骨远端向外穿入克氏针,并通过肩峰穿出皮肤,骨折复位后,再将克氏针穿入骨折近端髓腔内,克氏针外端折弯埋于肩部皮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以下不足:(1)由于肩部操作空间有限,打入克氏针时极不方便,使克氏针不能顺利的按锁骨的生理弯曲进入近侧髓腔内,造成髓内克氏针过短,固定不牢靠;(2)克氏针通过肩部组织较多,肩关节的活动克氏针易受牵扯,所受剪式及旋转应力而经由克氏针作用于骨折端,使骨折端产生应力干扰,不利于骨折愈合;(3)肩部软组织较厚,加上操作不方便,易造成肩部人为创伤过大,针尾保留过长。肩部的活动以及卧位时的压迫,刺激肩部组织引起炎症反应,易造成慢性肩痛,也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改良术式后克服了以上缺点,且具有以下优点:(1)将针尾置于锁骨胸骨端或内1/3皮下,并向锁骨折弯95度嵌入骨皮质上。经过的组织相对少而单纯且邻近胸锁关节(在上肢活动时,胸锁关节活动甚微),克氏针所受的牵扯力以及经过克氏针作用于锁骨骨折端的剪式或旋转应力均不足以使克氏针移位,也不足以对骨折愈合产生干扰,有利于骨折愈合;(2)方便操作:打入远折端时,将克氏针头部预弯,使克氏针能顺利地随锁骨的生理弯曲达肩峰端。此时克氏针被髓腔强行塑成具有很大弹性的弯针,针与骨腔接触紧密,摩擦力大,可有效防止克氏针松动及退针现象。(3)对皮肤无刺激,对肩部无干扰,可早期活动关节及患侧卧位,增加骨折端的压应力,促进骨折愈合。对钢板固定者,手术操作较克氏针固定复杂,且重建钢板价格较为昂贵。采用5~7孔重建钢板,可以调整其外形,完全适合锁骨上面“S”形,使钢板与锁骨上缘相适应,早期即可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57例患者采用改良术式克氏针固定和对5例患者采用钢板固定治疗,均得到较好效果。因此,
我们体会到,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要根据患者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规范操作程序和操作熟练,是避免内固定失败和取得较好愈后最有效的保证[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