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段春艳

刘智婷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湖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遵循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初级模块、

专业中级模块、专业高级模块三大模块。课程体系设置既保证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也保障了迁移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课程体系;专业初级模块;专业中级模块;专业高级模块

【基金项目】(编号:本文为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

16C0603)和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五届院级重点课题(编号:HJY16-1702)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段春艳(1979~),女,湖南郴州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技术

刘智婷(1982~),女,江西吉安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汽车技术教育教学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燃油车与环

能源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替代产品。境、

新能源汽车因其优越的环保特性,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在城市公交领域已取代了传统燃油车的地位。湖南的项目,

目前已经拥有比亚迪、南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走在前列,

中联重科、众泰、北汽株洲、长沙梅花、沃特玛等一时代电动、

有实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形成了较完善的批有品牌、

伴随着新能源汽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链。然而,

各职业院校也相应地启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人才紧缺的问题,

动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目前在国内的高职院校中仍处于探索阶段,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尚未成型,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多学科相融合的领域,如何在新

关键的载体是课程。课能源汽车人才培养中包含这些学科,

只有高质量的课程才能程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

要想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的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因此,

就必须有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

必须充分结合课程实施的具体体系。构建优质的课程体系,

否则就是一个空架子,因此课程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条件,

(一)理实一体原则。高职学生基础本来就薄弱,再加上纯理论的讲解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新能源汽车学科的复杂性,

让学生有直天书。理实一体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观认识。

(二)课程体系充分与设备相结合原则。由于每个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充分与设备相结合,的设备不尽相同,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三)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兼顾原则。目前市场

私家车以混合动力为主要购买热上城市公交以纯电动为主,

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点。因此课程设置时要兼顾二者,

车并重。

(四)线上、线下教学并举原则。随着新时代信息技术的

教学可以线上、线下并举,利用学校开发的交通教飞速发展,

将资料上传云端。学生可以通过下载“学习通”育云平台,

APP,实时在线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促进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习主动性,

(五)岗证对接原则。新能源汽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但差别也很明显,尤其是新能源汽传统汽车存在一定共性,

有几百伏的危险电,安全作业要求较车采用的是动力电池,

操作不当有可能引起人员伤亡。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高,

一定要求持证上岗。检修,

通过下企业调研将岗位适任能力、所需的学习模块、知

评价标准与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一识理解和实操能力、

一对应,按照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的具体要求,构建岗证对

接的课程体系。这里定位的岗主要是指以新能源汽车检测具有一定辐射作用;证主要是为了满足岗位与维修为核心,

需要应具备的汽车维修中级证书和特种作业低压电工证书。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针对新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相适应的,

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发展型、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能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和

汽车维修中级证、特种作业低压电工证无缝对接,构建了专专业中级模块、专业高级模业三大学习模块:专业初级模块、

块。各模块对应的课程名称与主要任务如表1所示。

三、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

该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新能源汽车专业所必须掌握的

基于岗证对接,既保证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也保技能点,

坚持行动障了人文素质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

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根据课导向的教学原则,

教学实施采取以下几种形式。程的特点,

(一)借助“学习通”APP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信息手段辅助教学,目前已完成

》《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的网络学习资源上机械基础

“学习通”学生通过手机APP平台,登录即可在线学习、在传,

·260·

表1专业三大模块对应的课程名称及主要任务

模块名称主要课程名称1.汽车电工电子技术2.汽车零部件识图3.汽车机械基础4.汽车维护1.汽车发动机2.汽车底盘3.汽车电气

主要任务

直流电路基础知识、交流电路基础知识、磁路基础知识、电机基础知识、模拟电路基础知识、数字电路基础知识识读工程图样,绘制工程图样、标注尺寸,根据给定的汽车零、部件测绘相应技术图纸

各种机械传动的构造、原理和液压传动相关知识,识读汽车零件图

5000KM、20000KM、汽车日常维护及新车交付基础知识、维护作业安全规范、40000KM保养作业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燃油供给系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

统、点火系统知识汽车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相关知识新能源汽车低压电源系统、灯光仪表系统、舒适系统、自动启停系统

AC/DC转化器、DC/AC转化器、AC/AC转化器、DC/DC转化器电力电子器件、

直流电机及控制技术、交流感应异步电机及控制技术、永磁同步电机及控制技术、开关磁阻电机及控制技术动力电池概述、铅酸动力电池及应用、碱性动力电池及应用、锂离子电池及应用、其他动力源、电源管理系统、充电站的维护

A/D转换模块、I/O、CAN微控制器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定时模块、串行通信模块、TTP/C、Byteflight、汽车总线、汽车网络技术基础、基于时间触发的网络(TTCAN、

FlexRay)、车上局部连接网络LIN以及车上媒体系统连接网络MOST混合动力汽车电源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混合动力汽车辅助系统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电源系统、辅助系统

智能车辆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认识,车联网网络通信技术。

由不同的主体完成。一方面可以督促教师严格按教学实施,

标准实施授课;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成绩过分依赖于授课教师的现象往依赖于学生自主能动性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向的转变,

四、结语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为培养高职学生的

而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能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等多方受到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只是从课程体系一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湖南面影响,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苟春梅,吴民.浅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程体系的构建[[2]蒋璐璐,陈开考.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体系的确立与实践[[3]郑毅,欧咏梅.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J].科技论坛,2016,11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4].江泉.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2015,6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5]彭小红.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求知导刊,2015

[6]陈德林.高职机械专业基于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J].开封大学学报,2013

初级模块

中级模块4.汽车电力电子技术5.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

6.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及充电站维护

1.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2.车载网络系统检修

高级模块3.混合动力汽车技术4.电动汽车技术5.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线练习、在线测试。还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教师还可

“学习通”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考勤记录。(二)标准化教学文件建设。为确保课程实施规范化教制定统一格式的课程标准、学生学习手册、任务工单。一学,

教师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是课程标准,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二是学生学习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完成学生学习手册,解决手册,

明确学生在学习过怎么学和学什么的问题;三是任务工单,练什么、思考什么的问题。程中学生学什么、

(三)考核方式改革。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

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目标性考习成果、

这核相结合的方式。目标性考核改革以往的教考合一模式,

种教考模式基本上是“一条龙”式的,即教学、命题、监考、评验收全由任课教师完成,存在较多弊端:教学缺乏监督和卷、

教师随意决定授课和考试的范围及内容,考题的科学制约、

成绩评定的主观性较高,不能正常发挥考试的性难以保证,激励作用。

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掌握教学情况、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对许多课程来说,教考合一模式在实践

无法真实反映教与学的情况,过程中没有发挥其积极作用,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良好学风、考风的形成。为了提高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施成绩评定的合理性和权威性,

行教考分离。所谓教考分离就是教学实施与考试组卷分开

·2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