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0例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内的护理干预。第4 w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 FD)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很早以来,临床医师就注意到有慢性胃肠道症状的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FD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神经质、慢性紧张、敌对、疑病心理、悲观倾向等心理社会障碍,并存在异常就医行为。随着对功能性胃肠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社会因素与FD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1]。2012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对20例FD患者的不同症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 2012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 FD 确诊患者40例,诊断均符合FD诊断标准[2]。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0~58岁,平均35.5岁.均由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腹胀、腹痛、嗳气等消化道不适就诊。均接受胃镜检查,未发现异常;患者除消化道不适症状外, 还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症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观察组男11例,女9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和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予以服用吗叮啉片10 mg,3次/d,餐前30 min口服,4w为1疗程。观察组运用整体护理干预治疗,同时服用吗丁啉片,服法、疗程同对照组。
1.2.2整体护理干预治疗 患者入院后,通过交谈和观察评估患者的躯体症状及焦虑抑郁的原因及程度,针对个体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讲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是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心理社会因素起重要作用,使患者了解精神状态与疾病发生关系密切。要求患者调节情绪。进行服药及生活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2.2.1心理护理 热心主动的与患者交谈,与患者交朋友,耐性倾听患者述说自身的内心的压力、苦闷、忧虑、烦恼等等的不愉快因素,应从多方面开化劝导患者,让患者心中的压抑得到释放。告知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疾病,
而不是象消化性溃疡、肿瘤等真正伤害身体的疾病,让患者放下对疾病的担心。嘱咐患者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尽量避免不愉快情绪的发生,可采取例如听欢快的音乐,阅读笑话类书刊,收看娱乐类节目等的方式,释放不良情绪。
1.2.2.2饮食护理 饮食应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戒烟戒酒 ,易进食清淡易消化,含有高维生素、高植物蛋白的食品,不要食用辛辣、油炸、腌制、肥厚等等刺激胃肠而又消化难以的食物,并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 生活规律,戒烟酒,勿进生冷食物(尤其夏天的冷饮),餐后保持直立30 min左右。
1.2.2.3用药护理 嘱咐患者坚持定时服药,不要随便停药,服药期间多饮水。
1.2.2.4其他护理 嘱咐患者家属,此时更应该从多方面关心、理解和开导患者,不要与患者发生争执、生闷气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根据患者的喜好,做一些可口饭菜供其食用。
重视患者家属及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和需要,注意观察其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对住院的反应,对病友的态度,对家庭亲友探访的态度以及与发病有关的社会心理因素等。详细观察和了解患者的情况,可有的放矢地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获得社会支持[3],配合药物及护理治疗,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1.3疗效评估 于治疗前和治疗4w后分别进行评估。经过培训的专职护士按照统一指导用语和填表方式分别于入组时和人选后第4w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①消化不良症状评分采用消化功能不良量表进行评估,每个症状按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计0、1、2、3分。无:无症状;轻:有症状,但不明显,需要提醒;中:症状较明显,但可忍受,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没有影响;重:症状明显,影响到了生活和正常的工作。②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进行评估,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活动、日常生活、健康、近期支持和生活质量总指数[4]。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检测数据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目前病因不明,机制不清,一般认为与焦虑抑郁情绪波动改变胃的分泌功能、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胃肠动力异常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症时,使用抗焦虑、胃动力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正常健康者比较存在较多心理问题,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同时更需要进行心理辅导治疗。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消除患者的顾虑.从而起到增强患者的信心。研究显示,FD 患者存在严重的抑郁、焦虑心理因素,心理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消除疑虑,增强信心,控制情绪[5]。心理护
理干预是其它治疗的良好基础,针对患者个性及病程的不同采用合理的支持方式,帮助其认识问题,改善心境,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6]。本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焦虑心理因素明显减轻或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列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胃肠病学,2008,13(2):125-128.
[2]汪鸿志.重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8,37(8):509-510.
[3]申彦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用冰帽降温临床观察及护理[J].山东医药,2008,48(19):153-154
[4]Buzas G M.Assessment ofqualityof life in functionaldyspepsia.Validation of aquestionnaireand its use in clinicalpractice[J].Orv Hetil,2004(13):687-692.
[5]高彥,陈绳武,蓝宇.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6):1311-1312.
[6]马金燕.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