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的促进与提高
作者:李子玉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4期
摘 要:班主任老师若想使一个班集体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既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又要注重优等生的提高工作,使他们起到率先模范的作用,进而形成“先进带后进,后进推先进”的氛围,使学生的整体素质稳步提高。 关键词:促进优等生;鞭策;鼓励
近年来,人们一直把转化后进生工作列入班主任工作之重点,却很少有人关注优等生的巩固与提高工作。而我却认为,转化后进生工作固然重要,但培养尖子生的工作也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做好优等生的巩固与提高工作,则需要教师把握原则、讲究方法、找准尺度、因材施教。
一、充分了解优生、适时加以鞭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尤其是对未成年的学生,尽管是班级的优等生,也有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做班主任的要经常深入班级,在和学生大量接触中充分了,解学生,鼓励他们优中拔尖,同时注意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发现不足之处,要适时加以鞭策,使其更加完美。
二、鼓励进取,不断加以鞭策
高明的驭手都注重在征程中不断加以鞭策,有经验的班主任也同样在具体实施教育工作中不断地既重视“厚爱差生”,促进差生转化,把整个班级搞上去,同时也注意“严爱优生”,重视优等生的再提高。快马加鞭,才能使其日行千里。试想,对于一个还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只满足于在一个班级中领先就可以了,他还会疾驰向前吗?他还能认识到大千世界才是他驰骋的原野吗?久而久之,他就会放慢脚步,一旦放慢脚步,他就会懈惰,因而也就再难以四蹄蹬开,奔腾向前了。为此,对于优等生更需要教师予以正确引导、经常鞭策、促其奋进。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等生不满足于现状,有拼搏进取的精神,才能使那些优等生将来成为优秀人才。
三、严而有格,适度加以鞭策
所谓的快马也要加鞭,其目的不是使得快马不得喘息,置快马于死地,而是要根据实力,智谋加鞭,促快马再奋进。做驭手的要求对快马智谋鞭策,做班主任的更需要正确对待优生,认真分析他们的内在实力,按照教育方针的培养目标来管理和教育学生,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努力的目标,这个目标的确定是有根据的、适宜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同时,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手段,但严格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是苛求,要严而有格。如果一味地“扬鞭策马”,催促过急、要求太苛,就可能会使学生怀疑教师对自己有成见,故意吹毛求疵,从而产生消极情绪,不再情愿配合教师做好班级工作,导致优生逐渐变得消极,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四、指明方向、予以目标鞭策
万里征程,要靠驭手正确导向,方能疾驰而至。否则,方向错了,背道而驰,跑得越快,离目标就越远。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呢?特别是对那些学业较好的优等生,更需要教师给他们指出一条实现自己理想的光明之路,跃马扬鞭,使得他们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奋蹄疾驰。使他们成为爱党爱人民的好学生,最终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因此,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采取恰当的工作方法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又要鼓励引导那些优等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发挥典型作用,带动全班整体前进。
综上所述,快马也要加鞭,响鼓犹施重锤。同样,优等生也需要加鞭才能使其更优。可是优生的提高,就如同高压锅一样,没有压力饭不能熟,但压力过大,它还会承受得了吗?最终导致爆炸。这就要求我们做班主任的,一方面要把优生的再提高工作视为主要工作之一;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做好优生工作的艺术。只有讲究艺术、教育得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方法不当,不但不能使优生更优秀,反而还会适得其反,导致优生变差生。为此,希望班主任努力学习并掌握其理论知识,再努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善尽美地做好优等生的巩固与提高工作,对优等生适时鞭策、适度鞭策,力求优中更优,为祖国培养适合国家需要和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大贵镇太平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