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等特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二,风热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三,暑湿型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四,时行感冒: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病人可选用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风寒型感冒 - 风寒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
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
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总结: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风寒型感冒 - 风寒型感冒的食疗 今天先介绍几则风寒型感冒的食疗方。
1、姜糖饮(选自《食疗简便方》)【组成】生姜10克,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生姜洗净切丝,放入瓷杯或保温杯中,沸水冲入,加盖浸泡5分钟,加入红糖溶化即成。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如得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 【编者按语】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生姜“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说明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加红糖不仅为了调味,因红糖性温,能协同生姜发汗和胃。民间多用此方防治淋雨受寒,颇验。 2、葱白粥(选自《小品方》)【组成】连须葱白7根,粳米60克。 【制法】先将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葱白,稍煮一、二沸即成。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编者按语】葱白发散风寒,和胃止痛。《神农本草经》称能“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说明其发散之力颇强,入粳米煮粥,可促进出汗作用,又能调和胃气,使发汗而不伤正。
3、二根汤(选自《颜氏验方》)【组成】大白菜根3个,大葱根7个,红糖适量。【制法】先将大白菜根、大葱根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加入红糖溶化。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编者按语】大白菜又名菘,《本草纲目》称能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加葱白、红糖温寒发汗。用此方治外感风寒之兼有肠胃症状者较宜。
4、姜糖苏叶饮(选自《本草汇言》)【组成】生姜3克,苏叶3克,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生姜洗净,切成细丝,与苏叶、红糖一并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人,加盖浸泡10分钟即成。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加被取汗。 【编者按语】苏叶发散风寒,和胃止呕,对风寒表证而兼胸闷呕吐症状用之最为适宜。本方加生姜、红糖增其祛寒和胃的作用,用治受寒所致的胸痞作恶,有药到病除之妙。
风寒型感冒 - 治疗风寒感冒的药 1.风寒感冒冲剂:主要用于发热恶寒的感冒初起。 2.荆防冲剂:主要用于恶风寒重者或风寒感冒较重者。 3.感冒清:适于风寒感冒中后期发热明显者。 4.藿香正气丸:主要用于恶风寒重者或风寒感冒较重者
风寒型感冒 - 治疗风寒型感冒的验方? ?1.葱白连根切碎3个,淡豆豉10克,煎水热服。
2.苏叶10克、生姜10克,煎水热服。
秋冬时节易感染风寒而感冒,在感冒初起时,可用以下一些方法祛除感冒,有些效果咖。
一、苏叶、生姜各10克,芫荽(香菜)1把,加水煎服发汗。
二、生葱白3-4根,生姜3大片,加水煎服。
三、生姜15克,紫苏叶10克,红糖适量。先将前二味加水煎沸三分钟,加入红糖趁热服,日2次。
四、鲜橘皮30克加水3杯煎成2杯,入白糖适量,趁热喝1杯,半小时后加热再喝1杯。
五、如觉鼻塞,可用苏叶、荆芥各15克,苍耳子4克水煎服。
风热型感冒 - 风热型感冒 并非感冒受风热之邪,而是因体质等多因素的个性差异,在感受 风寒之后,旋即出现发热。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治宜辛凉解表,发散风热。方用银翘散、桑菊饮、桔梗汤、上清散、菊花散等。若久而不愈,其人必虚,不得专用疏散。阳虚宜加参、术,阴虚宜加地黄、五味,倍麦门冬、白芍。
发热在38.5℃以下(或无发热现象),微恶风寒,或有汗出、 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微渴、咽喉疼痛、或见咳嗽、痰稠或黄,周身酸懒的, 可服用银翘解毒丸(片),或羚翘解毒丸(片),每次1—2丸(或4—8片)日 服三片,日服2—3次,温开水送下。口干咽痛重的,加服板蓝根冲剂一袋,开水 冲服。
在风热感冒型中,如患者肺胃热感,咳嗽较重,痰多黄稠,口干舌燥,咽喉肿 痛的,可用羚羊清肺丸,每服二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风热型感冒的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口渴,鼻塞,流黄稠鼻涕,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时,应予辛凉清解及肃肺泻热,可以选用银翘解毒颗粒、夏桑菊感冒冲剂、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柴黄清热冲剂、复方感冒灵片、感冒清胶囊、清热感冒冲剂、复方夏桑菊感冒片、银柴合剂、清感穿心莲片、复方双花口服液、复方穿心莲片、清热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胶囊等。
板蓝根:抗菌、抗病毒效果明显; 金银花、连翘、薄荷、柴胡、牛蒡子、荆芥穗:散
热解表;
黄芩、栀子:清热泻火; 桔梗:清宣肺热,止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