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21年第16期教学管理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李爱辉 张巧玲

山东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中心小学,山东聊城252500

摘 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这就导致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求逐渐提升,因此,很多农村家长把儿童留在农村,自己外出务工,使得原来以乡村农业人口为主的农村年轻人逐渐从本地流失,隔代教育的现象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这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新时代挑战,更是一个新的历史课题。

关键词:隔代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近年来,部分农村家长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托付给祖辈或是亲戚,虽说,将自己孩子直接托付给祖辈父母看管比较安心,同时也为一些打工家庭减少了一些麻烦,然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完善教育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家庭学习环境氛围差

经过相关调查发现,农村隔代监护人在文化上水平相对较低,文盲占50%,受过小学教育的占35%,受过中学教育的占10%,上过大学的仅为5%。在陪同孩子做作业、复习功课方面,仅有20%左右的人经常陪伴,而大约有40%的老人从来不陪留守儿童学习,剩下的都是不经常或偶尔会陪同学习。这样,因为父亲祖辈等法定监护人往往对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疏于正确管教,缺乏正确督促,导致很多农村留守适龄儿童对日常学习生活计划不知道能够合理化地进行正确安排,一些留守孩子也就会逐渐养成不良的日常学习生活习惯,在学习上消极怠慢,不够积极,学习成绩也不够理想。与此同时,有些偏远农村地区留守务工儿童虽然能够充分体谅这些父母常年外出返乡务工的艰辛,学习十分刻苦,但是因为这些父母对其学习期望过高,给这些孩子学习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一旦遇到挫折便一蹶不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

(二)亲子关系疏远

父母的那份关爱之情是任意一种亲情都永远无法可以替代的。儿童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如果缺失了父母的关爱,这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而言十分不利。在农村贫困地区隔代教育背景下的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每年多次回家的上访次数屈指可数,有的甚至好几年都不会再回家,同家里的亲人联系基本上都还只是通过借助一通电话进行联系。而大多数年轻父母所接打电话的主要内容基本上都只是说想询问一下孩子以前学习成绩情况,还嘱咐其在家要听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的话,做个乖孩子,很少会同孩子沟通,对于儿童内心的发展以及实际的需求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缺乏足够关注与了解。这样,长时间隔代教育,会导致留守儿童同父母关系逐渐疏远,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二、解决当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地方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普遍不是很富裕,他们的父母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照顾儿童,去往外地务工,以维持他们必要的灵活生活。因此,政府要继续大力发展地方集体经济,比如在当地农村附近发展一些小型加工厂,积极探索和引进当地优势产业资源,满足父母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为了让儿童的父母在家里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对孩子成长进行一定的指导教育。同时,政府部门要积极做好农村老年人安岗养老的就业政策结构调整,如定期组织开展农村老年人就业座谈

会,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政治思想觉悟,让他们多学习吸收一些新社会时代的新鲜社会事务,方便对农村留守老年儿童就业进行宣传教育。政府还要不断完善当前农村的体育教学基础条件,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加大农村教师师资选拔使用力度,使农村的师资力量更加先进和完善。此外,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下。政府也可以大力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使农村的教学课堂更加先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二)尽量确保父母的主体地位不缺失

孩子在健康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最必要的条件是得到父母的各种情感关怀,比如父母的各种赞美、拥抱、亲吻等等。如果有的家长长期离家外出打工,往往就是见不到其他孩子,又缺乏与其他孩子面对面的沟通和互动,很容易直接影响孩子严重缺乏家庭情感。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独立性格、个性的自然形成和个性发展。为了保证孩子有健全的家庭人格,希望家长和孩子能够共同努力,确保孩子家长在家庭中的主要监护地位,最好把孩子的监护人留在家里,使孩子的家长能够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保持孩子家庭主体的完整性和教育主体存在的亲子关系,保持良好的亲子教育,保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引入社会扶持,引导学生进行互相帮助

留守儿童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可以在城镇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的贫困地区可以成立专门的社会组织服务机构,使在全国各地的家长都可以给他们写信,给予他们更多情感上的支持,另外它还要充分发挥农村社会服务志愿者的主体作用,积极给予个人和城镇留守儿童家庭以社会支持,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育儿知识培训和讲座,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城乡村务评议表彰活动,努力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水平和质量。留守儿童本来就缺乏母亲对父母的关爱,绝对不能让留守儿童在同学之间也缺乏关爱。在指导学校组织开展各项集体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本班留守儿童的客观心理状况,使他们可以快速地主动融入并来到学校集体中,感受到全体同学的热情,同学们的关系好了,像相亲相爱的温馨一家人,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乐观向上性格的良好养成。

结语:

解决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接受教育问题已经是当前我国新发展时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需要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关注,父母、政府以及学校均必须要对此高度负责,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并尽最大的力度处理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确保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龙新.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0(3):17-18.

[2]杨明辉,李宜文.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及对策[J].山西青年,2019,000(010):84-85.

2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