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3-07-04T09:31:16.763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1期 作者: 许 勇
[导读] 在幼儿教育中, 教师为幼儿创设自主环境, 体现幼儿自主性, 而我们却忽视了教职工自主性工作的发挥。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 教师为幼儿创设自主环境, 体现幼儿自主性, 而我们却忽视了教职工自主性工作的发挥。例如教师要严格遵守幼儿的一日作息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等。这样不仅约束了教师们的教育行为, 还约束了幼儿的发展。也就是没有自主性的老师怎会有自主性的幼儿。作为管理者,工作中一定给老师创设一个宽松、愉悦、 自主的工作空间, 让教师创造性地工作, 成为教育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性 幼儿教师 探讨 1 建立合理的教育制度
幼儿园教育实施的主体和对象是人, 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因此, 幼儿园在制定系列制度的时候, 要时刻考虑到制度是为幼儿和教师的发展服务的, 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使文本化的制度内化为幼儿园全体人员的共识, 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和习惯, 实现制度效能的最大化, 并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制度文化。马斯洛的理论指出:人的需要从高到低列为五个层次, 其中 “自我实现” 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为此, 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我们积极倡导以人为本、 满足人的需要、 促进人的发展的新理念,变过去的外控式管理为自主式管理,坚持人本与科学的相融, 建立以科学管理手段为途径, 以发展人的主体性,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的制度文化体系。例如, 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引导教师用 “爱心、 细心、 慧心、耐心、 真心” 创造一个 “关爱、 信任、 快乐” 的学习型集体, 以此形成教师 “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 的自我管理行为, 变传统管理制度的“以事为核心”为 “以人为核心” , 注重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 增强教师自我管理能力。再例如, 通过教代会向广大会员征集幼儿园现行规章制度的修改提案, 使制度文化建设动态化、 人本化。明确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让教师参与制定、 修订制度。在制定、 修订制度时采取的方式是, 发动全体员工参与讨论, 人人献计献策,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合适的制度。使规章制度得以完善,体现人本与科学相融的管理思想, 让规章制度成为大家认可、自觉遵守的制度。在教学中, 我们加大教学调研力度, 制定相应的互动听课管理制度。园领导一边参与教育教学一边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 实施互动式的情境管理。在活动中注重捕捉教师的教学行为, 认真倾听她们的想法, 然后用教育理论引导教师,从而促使教师学会观察、 学会分析、 学会反思, 以此达到领导与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进步的效果。 2 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不仅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而且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在宽松的环境中,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运用已有的教育经验和策略, 把孩子看做一个平等的、 独立的人, 对他们予以支持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情感的需要, 给他们更多自由愉悦和表达快乐情感的机会。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原来可以这样快乐。也许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也许是一个赞赏的眼神, 也许是一个轻轻的拥抱, 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你是快乐的, 我是幸福的, 当孩子们得到了快乐的同时老师也得到了最大的幸福,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社会、 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关注呵护下真正快乐、 健康的成长。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当宽松的环境让老师们成为教学的主人时, 老师会根据幼儿的基础、 生活经验、 兴趣等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 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3 热爱幼儿是教师作为教育主人的首要品质
在教育活动中, 幼儿是主导者, 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 学习中有自主感, 有成就感。作为老师, 自然也是这个道理, 她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合作者, 只有老师创造性的给幼儿以支持和帮助,真正地爱孩子, 才能真正体验到自身价值, 有发自内心的工作热情。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品质,对孩子没有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高尚纯洁的爱, 是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一条通道, 充分说明热爱孩子是实施教育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 爱也是幼儿的一个迫切心理需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 能使幼儿产生积极、 愉快的情绪, 提高幼儿参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否则, 幼儿不会产生这种积极愉快的情绪, 甚至会做出消极被动的反应或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其次, 公平无私地爱每一个孩子, 对听话 “聪明” 漂亮的孩子, 尤其是本园职工的孩子, 家长有办法, 帮教师 “办事” 的人的孩子等, 不能偏爱和迁就, 否则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优越感; 外貌上存在缺陷的孩子更不能冷落歧视, 否则会使这些孩子心理受挫伤, 产生自卑感, 抑郁寡欢, 从而影响幼儿良好情感和个性发展, 对于这些幼儿, 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 爱抚, 并善于挖掘他们身上蕴藏的优点, 及时加以鼓励。一小班幼儿纯纯, 天生弱智, 讲话言语不清。刚进班时, 不喜欢讲话, 当别人游戏时, 他总是站到一边看, 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他爱劳动, 摆椅子, 收玩具等,就经常表扬他, 鼓励他, 半学期结束后, 他不但敢和教师、 小朋友们主动说话, 游戏, 而且会听音乐做律动, 背儿歌。孩子对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是否公正, 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一个教师把孩子们分成主观上的喜欢和令人讨厌的孩子, 偏袒某些孩子或夸大一些孩子的缺点; 教师本身喜怒无常, 都会使孩子心理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种热情或动机来自对孩子的爱, 对教育工作的爱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他们尊重儿童的生命价值,也注重自己的生命意义。他们不是把工作视为一种事业, 一个值得自己把智慧、 情感、 精力融入其中的生命过程。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之光启迪孩子的心灵, 让自己的生命能与众多儿童的生命一起闪光而感到自豪而满足。
作者单位: 河北省沧县杜林乡后流堂幼儿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