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宁波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宁波市201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2014年12月3日至4日连续四个时间段(每隔6 小时)我国的降水范围分布 图。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降水分布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气旋

2.110°E西侧降水分布变化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人类活动 D.太阳辐射

图 1 为世界某区域图,图 2 为 MN 之间地形的变化过程示意图(阶段一~阶段三为由 早到晚) 。读图完成3、4题。

3.导致MN之间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风化侵蚀 B.岩浆活动 C.流水沉积 D.地壳运动 4.MN之间地形变化使C地

A.气温的年较差逐渐变大 B.全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C.沿岸洋流影响逐渐增强 D.植被覆盖率逐渐提高

日照时数是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地面的累积时长。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小时)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1

5.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少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低于甲地 D.乙地日照时数空间变化大于甲地

6.造成该省区年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副高控制时长 B.夏季风影响强弱 C.纬度南北差异 D.距离大西洋远近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回答 7、8题

7.在沉积烃源岩的年代,图中四地中地势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图中显示,沉积厚度小于100米的烃源岩面积大约是

2

A.1200 B.7500km2 C.11000km2 D.24000km2 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9、10题。

9.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山地地形 ④沿岸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土壤 C.地形 D.降水

图1为鄱阳湖水面不同时期的遥感监测影像图(白线为历史最大水域范围,颜色较深 处为水域),图2为鄱阳湖区某时刻大气运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 。读图 完成第11、12题。

11.图1中鄱阳湖

A.湖面缩小由南水北调所致 B.湖水深度增加 C.水量变化与雨带推移有关 D.流域面积缩小 12.由图2可知

A.湖泊可减小局部地区湿度 B.夏季,湖边的陆地上一定多夜雨 C.湖泊可缩小局部地区温差 D.围湖造田是图示原理的正确运用

3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①、②、③、④中,可能出现 A.热带草原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针阔混交林带

14.该山地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是因为 A.北坡降水较少,积雪量少于南坡 B.南坡植被茂密,地面昼夜温差小 C.北坡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强度小 D.南坡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下图为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 4

15.该地区河流流量较大但货运量较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海无法联运 B.河流结冰期长 C.沿岸资源匮乏 D.河流流速较快 16.该地区

A.河流下游平原人口稠密 B.南部山区人口稀疏

C.城市和交通沿线人口稠密 D.城市和交通沿河流干流分布

右图为手机软件显示的某地天气趋势图。图中数据分别表示当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单位:℃) ,下方的数据表示日期(如12/24为12月24日) 。读图完成 17、18 题。

5

17.该地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江南丘陵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18.该地25日到27日气温日较差较小,直接原因是 A.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日照时间逐渐变短 C.冷暖气团交替影响 D.处于低压槽的两侧

在地核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加热下,最靠近地核的那部分地幔会形成一个就像“烟囱中的滚滚浓烟一样”垂直上升的热柱,这种地幔中的呈柱状分布的热异常领域,称为地幔柱。读世界地幔柱局部分布剖面图,完成19、20题。

6

19.当地幔柱上升到岩石圈底部,对接触岩石的影响主要是 A.侵蚀作用 B.变质作用 C.重熔再生 D.冷却凝固

20.下列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地幔热柱的是 A.欧洲中东部 B.北美中部 C.东非大裂谷 D.青藏高原

下图中N为北极点,M、Q为赤道上两点,MQ=NQ,P点是晨昏线与某条经线的交点(图 中四条相邻的经线经度差相等) 。读图完成21、22题。

21.若该日为夏至日,则P点的夜长是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4小时

22.若P点位于45°N,一年中P点正午太阳高度(Hp)与Q点正午 太阳高度(Hq)的比较 A.全部时间:Hp<Hq B.只有一天:Hp=Hq

7

C.只有几天:Hp<Hq D.有大半年:Hp<Hq

二、综合题(该题共4小题,共56分) 23.(13分)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哥斯达黎加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其国徽上就有三座火山,下图为哥斯达黎 加国徽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哥斯达黎加国土面积为5.11万平方公里,只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0.01%,但 却拥有全球近4%的物种,森林覆盖率达52%。

(1)说明哥斯达黎加多火山的原因,并简述火山喷发会给该国带来哪些主要影响。(4分) (2)描述哥斯达黎加的地形特征。(4分) (3)分析哥斯达黎加物种丰富的原因。(5 分)

24.(14分)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 1中A国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 国家之一。

材料二 图2为图1中C水库泥沙沉积厚度相对数(数值越大,沉积越厚;数值越小, 厚度越薄)和流域年降水量变化统计图。

8

(1)说明A国形成“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的自然原因。 (4分) (2)分析B山脉对该地区降水的影响。 (4 分)

(3)简述C水库中泥沙沉积厚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6分)

25.(15分)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张掖市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图 1 为古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示意图。最近,我国又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 西安至乌鲁木齐铁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交通线路。

材料二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 流经河西走廊, 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 图2为黑河流域示意图。

(1)指出张掖成为古丝绸之路上重镇的主要自然条件。 (4 分)

(2)说明铁路运输成为今日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 (5分)

(3)说出图2中黑河流域甲、乙两区域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 分)

26.(14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和A、B两城市气温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9

1)说明A城市冬夏季气温均高于B城市的原因。 (5 分)

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云贵高原地区聚落多夜雨的成因。 (5 分)

3)图中甲地区(虚线范围内)有“中国水电之乡”的美誉,分析其形成条件。 4 分)10

((( (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 1

宁波市 201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该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 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A D A C B C B B D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D A B C B A B C A D

二、综合题(该题共 4小题,共56分) 23.(13分) (1) 位于板块交界处(1分) ; 岩浆活动频繁 (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1分) 火 山爆发威胁生产和生活(1分);火山灰土带来了肥沃的土壤(火山是重要旅游 资源)(1分)

(2)地形以山地为主(1分) ;地势中部高(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1分) ;东北、 西南两侧低(1分) ;沿海有狭窄平原(东北部海岸线平直,西南部海岸线曲折) (1分)

(3)纬度低,热量丰富(1分) ;降水充足(1分) ;地形复杂多样(1 分);相对高差 大,垂直差异显著(1分);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1 分) 24.(14分)

(1)地形平坦,地势低(1 分);夏季降水丰富、集中(1 分);河流汇聚,径流量 大(1分);潮汐(飓风)影响强(1 分) (2)该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西南季风(1 分);西侧地处迎风坡(1 分),西南季风 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1 分);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1分) (3)水库中泥沙沉积厚度季节变化大,夏季大于冬季(1 分);年际变化大,降水多 的年份大于降水少的年份(1分) 原因是水库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 水集中于夏季(1分);水土流失和流水搬运作用夏季强于冬季(1 分),所以 夏季的沉积层比冬季厚;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年际变化大(1 分);降水多的 年份水土流失和流水搬运作用强(1 分),所以降水多的年份沉积层较厚。

25.(15分)

(1)位于河西走廊连接东西的枢纽地理位置(1 分) ;地势平坦(1分) ;水源充足(1 分) ;土壤肥沃(有草原绿洲)(1分)

(2)气候、地形等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科技的进步)(1 分) ;地域广,运距长(1 分); 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大(1分);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 高(2分);

(3)甲区域以流水作用(1分)和冰川作用为主(1分) 。主要依据是海拔高,气温低 (1 分) ;降水较丰富(1 分) 。乙区域以风力作用为主(1 分) 。主要依据是气候 干燥,降水少(1分)

26.(14分)

(1)A城市比B城市海拔低(1分);夏季时 A 城市受到副热带高压影响,盆地地形使量

11

不易扩散(2分);冬季时A城市受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影响小(2分) (2)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盆地和谷地地形中(1 分);夜晚时,谷底和盆底温度高(1 分) ,形成相对的暖空气;山地降温较快,冷空气顺着山坡下沉(1分),抬升谷 底和盆底暖空气(1分) ,水汽易成云致雨,故该地多夜雨(1 分) (3)甲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1 分);且该地地形 破碎,河流众多(1分) ;(该地位于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1 分);临 近消费市场(珠江三角洲/东南沿海)(1 分)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