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重点

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重点

来源:意榕旅游网


從夏商周三代考古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

摘要:

在中國早期歷史上,夏商周是關鍵性的一段,它是中國文字記載的信史,而且中國許多文物制度的基礎是在這個時期奠定,考古學對中國史學上最大的貢獻應該是在三代歷史上的。以前對三代看法有兩個要修正,一是直的繼承關系,二是一脈相承的文明看成一件孤立的發展。現在發現三代是橫的關係,並是中國古代國家形成過程的關鍵。由統制看,三代是繼承的,但實際上夏、商(商、周)年代上是平行(或重疊)的兩個政治集團,所以說商是夏代列國之一,周是商代列國之一,三代是同時的列國,朝代的更替代表三國勢力強弱。三代的位置大致是周人在西、夏人在中、商人在東。三代在文化上是大同而小異,大同都是中國古代文化,如城邑式的宗族統治機構、王制、城郭的建造,且都是處在部落(史前時代)和帝國之間的王國階段;小異是指地域、時代、民族之不同。夏的考古,河南龍山文化有可能是夏,在河南龍山文化與商文化間的是洛達廟文化,夏已是父權國家有分工、青銅器、陶文。商的考古,商可能來自東方的一個政治集團,殷商文明是東西文化混合的結果。周伐紂阭前的考古,周已有高度發達的青銅技術,在周王居岐時已有宮殿、骨甲占卜、文字典冊。社會階段:<1>村落:村落為主要社會單位<2>村群:村落間有聯繫<3>國家政制:聚落間有較複雜的固定性網狀結合關係,三代即是。原始社會演化:<1>遊團:小型地域性的狩獵採集團<2>部落:遊團由地方群組織因新技術而組成較大的社會<3>酋都:分層的社會系統。

心得:

考古一直是一個很困難的工作,但也很有趣,困難是要讀很古老的文章並由有限的資料中,拼出古老的世界;有趣的地方是在看到以前想都沒想過的世界,而這個世界不是小說家想像出來的,而是真實存在過的事情,而且他們每件做的事情雖然今天看來很可笑,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有它背後的目的。像商王竟是群巫之首,王不是應該要治理國家嗎?但是事實上神權是統治的手段之一。夏商周是中國史上的信史,但我以前都認為中國的歷史應由堯、舜開始,而現在因為考古的重要性提升,沒有證據的記

載,都不被採信,所以中國起源的研究就由夏商周開始。要研究古代的歷史,考古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國古代的歷史,並不受人重視,近代的考古是由清未開始的,而且有許多文獻是為某種目的而寫,並不真實,紂王的惡名是家喻戶曉,但他只是權力主宰歷史下的犧牲,他的罪名是周代的人加上去的,並再數千年後不知不覺由五條變成七十幾條。歷史一定會有解譯,不可能完全客觀,但是如果一開始所依據的材料就不正確,那後面的解譯也沒有了立足點,所以考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讀完這一篇文章使我對於上古的中國有更深的了解,上古的中國已奠定多文物制度的基礎,但是與我們熟知的中國仍有很大差別,要了解它們需要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上古的世界。

問題:

1. 遊團與部落的分界是因為農業嗎?

2. 大汶口文化是在哪,與山東龍山文化是何關係嗎?

3. 龍山文化的特點是什麼,為什麼有許多地方都有龍山文化?像山東龍山文化、河南龍山文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