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活动》教学设计
课题 课间活动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1、结合具体生活场景,能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图与式的对应,学习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目标 2、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重点 运用所学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结合实际情景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1、口算: 5×2=10 6×2=12 8×5=40 2×7=14 5×9=45 3×5=15 2×6=12 2×9=18 4×2=8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口算。 设计意图 复习5的乘法和2的加法,为本节课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做铺垫。 用学生喜欢的课件活动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话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乘法, 而且还学习了2和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用这些跟乘法有关的知识来帮助老师一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吧。快乐休息时间到了,学校的大操场突然热闹起来了,你们一定非常喜欢课件活动吧!看,操场上同学们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进行乒乓球比赛,有的在跳绳,还有的在踢毽子……真热闹啊! 讲授新课 、 1、出示课间活动的情境图。 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操场左右两侧 各有5面彩旗; 有4组树,每组有5棵。 有3组同学在玩套圈,每组 通过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有5人;有3组同学在打乒
乓球,每组有2 2、小组合作: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呢? 人。 有2组同学在拔河比赛,每组有5人;操场上还有4组花盆,其中每组5盆花的有3组,另外一组有3盆…… 可以表示一共有多少面红 3、说一说,算一算。 旗。 一共有多少人在打乒乓球? 2×3=6(人) 答:一共有6人在打乒乓球。 还可以表示拔河的同学有多少人。 每组2人,共3 组。 一共有多少人在玩套圈? 5×3=15(人) 答:一共有15人在玩套圈。 4、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盆花? 每组5人,共3组。 利用所给的算式找出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情境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能力。
先在图中找一找哪里摆着花。 5×3=15(盆)15+3=18(盆) 答:一共有18盆花。 5×4=20(盆)20-2=18(盆) 答:一共有18盆花。 5、小组讨论。 你还发现了哪些用能乘法解决的问题? 一共有多少棵树? 有3组都是5盆,另一组是3盆。 也可以看成比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组花少2盆。 5×4=20(棵) 答:一共有20棵树。 6、在你的课间活动中找一找,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一共有多少人在跳绳? 3×2=6(人) 答:一共有6人在跳绳。 7、小结: (1)用乘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2)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简便,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每组3人,有2组。 联系自己的课间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答案不唯一。 巩固提升1 、 1、做一做。 通过解决实际问
看图列算式解答。 一共有2行,每行有7个。 一共有7列,每列有2个。 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明确学好数学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促进对知识的领会与掌握。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7×2=14(个) 2×7=14(个) 答:一共有14个苹果。 2、一共有多少朵花? 共有3行,每 行5朵。 共有5列,每 列3朵。 3、拓展提高。 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是5厘米。这根绳子长多少厘米? 小组讨论: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课件演示。 5×4=20(厘米) 答:这根绳子长20厘米。 这根绳子的长度是4个5厘米。 对本课的知识点加以总结,使学生更能掌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练习,以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所学。 课堂小结 (1)用乘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2)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简便,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