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钢琴艺术史”课程教学研究

“钢琴艺术史”课程教学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11卷第4期 集美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mei University Vo1.1l No.4 0ct.2010 2010年10月 “钢琴艺术史"课程教学研究 张盈盈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钢琴艺术史”课程由于起步较晚,因此相关的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还较薄弱。阐述了“钢 琴艺术史”课程的教学意义;强调了其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总结了几种可行的教学方法。研究认为:在高等 音乐院校开设“钢琴艺术史”课程对于推进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钢琴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关键词]钢琴艺术史;教学;意义;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 6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93(2010)04—0109—04 随着钢琴艺术在我国的蓬勃发展,钢琴艺术学 科逐渐完善丰富起来,钢琴音乐理论知识越来越受 到重视。人们认识到要促进钢琴艺术的发展,仅仅 钢琴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 现象,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形成的。钢琴这一键盘乐器的演变,随着经济发 提高演奏技巧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习钢琴艺术的有 关知识,才能真正促进中国钢琴音乐的健康发展。 因此,钢琴艺术史这一课程应运而生,并逐步在我 展,工业、制造业的技术提高而发展演变的,当然 也随着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审美的提高而不断改 进。不同时期钢琴音乐的创作思想受当时的社会变 革,文艺思潮及文学、绘画、戏剧、诗歌等姊妹艺 术的深刻影响。而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又受到不 同民族文化、不同的生活经历的影响。 (--)全面梳理钢琴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 扩大音乐视野 国高等音乐院校设置和推广。近年来,笔者担任了 所在院校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 考总结,以期能促进该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一 “钢琴艺术史’’教学的意义 (一)加深对西方音乐史的认识,提高文化 艺术修养 钢琴专业的学生程度各异,但一般都有较系统 的专业学习,钢琴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是以钢琴弹奏 为主,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谱面上的音符、 节奏等记号以及弹奏的方法技巧等方面。当然在弹 钢琴(包括其前身管风琴、古钢琴)音乐的 发展贯穿着整个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历史,是世界音 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西方音乐史上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钢琴音乐有着无比的魅力, 奏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时,或多或少也了解一些有关 作曲家、作品、写作背景、演奏风格等有关知识, 但比较零散。学习钢琴艺术史,可以从宏观上梳理 钢琴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对钢琴艺术发展有比较 全面、系统的学习。除此,还可以学习了解各个历 在西方音乐史的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大多是优 秀的钢琴家,并留下了动人的乐章,甚至有的音乐 家一生只钟情于钢琴音乐,如肖邦等人,他们的一 生除了创作钢琴音乐,极少涉足其他音乐领域。因 此,纵观钢琴艺术史,也能从一个侧面了解西方音 乐史的发展脉络。赵晓生先生曾说:“一部钢琴艺 术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西方思想发展史,音乐 思维方式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世界音乐史 的缩影” J。 史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不同流派的创作风格及承 继关系,键盘乐器的起源、发展,钢琴演奏技术的 发展演变等方面。 世界钢琴音乐是个浩瀚无比的海洋,即使是世 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家,其一生的精力也不可能穷尽 所有的优秀钢琴作品。对于普通的音乐专业学生来 [收稿日期]2010—03—3l [作者简介]张盈盈(1969一),女,福建厦门人,集美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学。 110 集美大学学报 第11卷 说,由于学习时间或技巧等因素的限制,所能弹奏 例如,同属古典时期的几位作曲家,他们的音 的曲目有限。而在“钢琴艺术史”的课堂上,我 乐创作着共同的特征,但又有各自的风格特点,我 们可以通过视听直观地欣赏到不同时期、不同民 们可以从他们对不同特点的钢琴的喜好进一步来认 族、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也可以比较不同的优秀演 识他们的创作特点和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海顿、 奏家对同一作品的演绎。 莫扎特等人偏好当时的“维也纳式”钢琴,这种 (三)正确地把握不同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 钢琴触感浅而轻,音色清晰透亮,贝多芬却对这种 提高演奏水平 琴不满意,他喜爱的“英国式”钢琴触键较重, 钢琴演奏是音乐艺术的表现,优秀的演奏不仅 音量大,音色深沉浑厚,饱满明亮。然而贝多芬再 需要具备有良好的演奏技术,还需要准确地把握音 伟大,他所创作的钢琴音乐也仅限于五个半八度, 乐作品的风格,表现作品的音乐内涵。近年来,国 因为当时的钢琴也仅仅扩展到此音域。因此,在教 际乐坛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中国钢琴家,这说明 学过程中,只有把作曲家、作品、乐器及演奏法等 了中国具有很高的钢琴教育水平,已经被世界所瞩 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了解钢琴艺术的历史发展 目。但由于长期固有的教育观念,仍然存在重技 概貌。 术,轻音乐的现象,以至于常有外国友人惊叹于中 (二)以文化艺术史为背景,多学科知识相融合 国学生的魔鬼似的手指,同时又为其缺乏音乐的表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对音乐学科的学习不仅 现力而惋惜。这当然存在着客观的原因,钢琴音乐 要关注音乐本体,还应学习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 发源于欧洲,由于文化、地域、民族等方面的差 钢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他艺术 异,学生对于西方音乐的理解难免有些偏颇。 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与文学、舞蹈、绘画等姊妹 学习钢琴艺术史,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学习钢 艺术更是密切。 琴音乐的有关知识。学习键盘乐器的发展历史,有 键盘音乐的起源与宗教是密不可分的,最早的 助于正确把握不同时期键盘乐器创作的作品的触 键盘音乐只是依附于声乐形式,作为声乐的伴奏, 键、音色、力度等;学习不同流派的风格特征,有 为宗教的仪式服务。钢琴音乐的发展还深受思想、 助于正确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了解作曲家的时代 政治变革所影响。钢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巴洛克、 背景、生平概貌,还有助于正确理解作品的深刻内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 涵等等。总之,学习钢琴艺术史,能促进钢琴演奏 几个时期,每一时期的风格转变都深深烙上当时社 水平的提高。 会变迁、思想运动的时代印记,如,古典时期的钢 二教学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琴音乐深受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提 倡回到自然、合乎人性和崇尚人的理性思考,以人 (一)作曲家、作品、乐器及演奏法等多方面 文主义的音乐内容取代了宗教性的内容。贝多芬的 相结合 音乐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他一生经历 钢琴艺术史是由人、琴、乐、奏等方面组成。 了欧洲政治大动荡,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拿破仑的 它们既有独自的演进过程,又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 兴亡,德国民族运动的高涨等,作品中体现了追求 了相辅相成、交汇融合的密切关系【2 J。人作为历 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 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作品又是一个时 神。由于历史文化、民族地域的不同,钢琴音乐也 代音乐发展的客观反映。而乐器的演变影响到作曲 表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例如,格里格的钢琴小品 家、演奏家的创作和演奏风格。 描绘了挪威的自然风光、民间舞蹈、民俗生活等, 键盘乐器从诞生以来,历经多次的演进。从管 展现了浓郁的挪威乡土气息,而阿尔贝尼斯、格拉 风琴到击弦古钢琴到羽管键琴,到1709年钢琴的 纳多斯的钢琴作品则体现了热情奔放、绚丽多彩的 诞生,以及现代钢琴的不断改进。首先,乐器本身 西班牙民俗风情。因此,学习西方钢琴艺术史,应 的特点直接影响到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其次,钢琴 把它放之于音乐史,甚至是文化艺术史的背景下来 制造业的进步又为作曲家风格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 学习。 件和可能性,再次,演奏技术和风格也是伴随着乐 (三)纵向发展与横向比较相结合 器的演进而发展的。 钢琴艺术史的教学一般按照历史时期的先后顺 第4期 张盈盈:“钢琴艺术史”课程教学研究 序来学习,使学生能掌握钢琴艺术历史发展的主 线。但是钢琴艺术的发展往往有许多的分支或交 织,为此,在教学中应编织一个纵横交错、脉络分 明、多层次的经纬图,使学生对艺术史有更全面深 人的认识。 奏家。 中国钢琴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汲取中 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结合西方钢琴音乐的创作手 法而形成的,在演奏技法上有其特殊的要求,如对 触键、音色、和声、踏板、对民族乐器的模仿等方 面,其音乐风格与西方钢琴作品也有较大的不同, 因此学习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历史有助于准确把握 中国钢琴音乐的风格。学习中国钢琴艺术史,在感 在教学中应以纵向为主线来进行,一般按照这 样的发展脉络来学习:1.巴罗克时期;2.古典时 期;3.浪漫主义时期;4.19世纪民族乐派时期; 5.印象主义时期;6.20世纪后时期。除了主线 外,在学习中还进行纵向的多方面比较,如不同时 期的音乐风格、作品体裁、旋律、和声、织体、演 奏风格。还可以设置不同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除 此,还要从横向上进行梳理,如同一时期的不同音 乐家的音乐风格比较,同一音乐家不同时期或不同 领域创作的比较等。例如,古典时期莫扎特与海顿 奏鸣曲的风格比较,贝多芬不同时期奏鸣曲的比较 等等。不论从纵向发展或横向比较都是多方面,多 视角的。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能更加深入地学 习钢琴艺术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对钢琴作品风格的 理解也更加准确到位。 (四)中外钢琴艺术史相结合 钢琴艺术源于欧洲,钢琴艺术史的学习应以西 方的钢琴音乐为重点。但是钢琴艺术传人中国已有 百年历史,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在世界钢琴艺术中 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西方钢琴艺 术的发展,也应该在课堂安排适当的课时学习中国 钢琴艺术的发展历史。 中国钢琴艺术史的学习以2O世纪为重点,分 为20世纪初期、30年代、40年代、解放初期、六 七十年代、80年代后等时期。以时间为主要线索 来梳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贺绿 汀、丁善德、汪立三、王建中、储望华、陈培勋等 为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音乐家。 经历几代中国音乐家的努力,探索出具有中国 风格的、中西文化融合的道路,并谱写了一批具有 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学生应该学习了解中国钢琴音 乐的代表作品,如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中国风格 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黄 河钢琴协奏曲》等。中国钢琴音乐教育已有一百 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从20世纪中 期在世界钢琴比赛的刘诗昆、殷承宗等老一辈钢琴 大师到近年来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的朗朗、李云迪等 青年钢琴家,中国已经培养出了几代优秀的钢琴演 受中国钢琴音乐特有音乐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中华 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民族感情。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一)讲授法 由于“钢琴艺术史”课程一般只开设一学期, 而教学内容却涵盖三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因此运用 讲授法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较集中系统地梳理钢琴 艺术史的发展脉络。 在讲授中要加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力度, 如制作生动的课件,利用图片、音像等资料通过视 听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扩展课堂的信息量,同时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看上去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 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灵活运用,不仅老师讲, 也可以让学生上台发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由于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选择 一定的主题,如有关音乐家的生平、创作背景等, 让学生课后上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并进行归纳 整理,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和讲解 。对于学 生的讲解,教师还要针对其优缺点进行点评。 (二)赏析法 钢琴艺术史是以作家和作品为主线,要学习了 解各个时期代表作家、作品及风格,仅仅通过讲授 法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记忆理解不够深刻,在教 学要同时运用赏析法。由于课时有限,一般选择作 曲家的代表作或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通过音频或 视频让学生欣赏,通过听觉对作品有了初步感性的 认识,再对作品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如曲式、和声 织体、节奏、旋律等方面。把感性认识与理论分析 相结合,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及风格的理解。 例如在印象派音乐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 地感受印象派音乐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 欣赏印象派代表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 《睡 莲》,西斯莱的《晨雨中的莫瑞教堂》、《鲁弗申的 l12 集美大学学报 第11卷 花园小路》等油画作品。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视觉 直观感受,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印象派的钢琴音乐风 格:正如印象派画家强调光的明暗与色彩的变化一 样,印象派音乐追求和声的色彩与音色的变化,并 善于表现自然世界中瞬间的印象。 (三)讨论法 在钢琴艺术史课中,讨论的问题可以由老师在 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要求学 生课前查找有关的资料(包括文字的、音像的), 并且在学习相关流派或作家作品时,能够选择适合 自己程度的作品来弹奏,如能结合自己的钢琴演奏 专业课进行更好。 例如,莫扎特、贝多芬同属古典时期,都仓Ⅱ作 了大量的钢琴奏鸣曲,但是音乐风格却不尽相同, 如何正确理解和在演奏中把握两者的音乐风格确实 课前或课堂中设置,或就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分组 讨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 解,并与同学交流,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巴洛克键盘音乐一节的教学中,有学 生提出问题:巴赫作品中该不该使用踏板?这个问 题很有代表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的 意见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用踏板不符合巴洛克时期 的音乐风格,有的则认为需要用踏板。这时教师可 以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在钢琴上进行 演示。经过讨论与实际音响听辨后,师生达成共 识:尽管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乐器没有延音踏板,但 不易。通过钢琴艺术史的学习,我们知道两者所使 用的乐器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演奏中触键方 法、踏板用法要遵循所用乐器的特点,同时在演奏 中要注意两者在曲式结构、创作手法、音乐风格、 思想内容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各 自不同的音乐风格。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多参加 艺术实践活动,还要多听多想,可通过听课、参加 习奏会等方式听老师同学的演奏,多听大师音乐 会、专业比赛等,通过各方面的实践加深对理论知 识的理解掌握,并从理论上指导自身的演奏,从而 进一步提高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在现代钢琴上演绎巴赫作品可以适当运用踏板,踏 板尽量少用,踩得浅些短些,以不破坏旋律线条为 准则,并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用:在远距离的连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7:3. 音而手指够不着,运用踏板可使声音连贯;有些声 部的长音需要保留而手指又做不到,运用踏板可使 声部能得以持续;在模仿管风琴的片段中,运用踏 板可以表现管风琴宏大的音响。 (四)实践法 [2]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3:1. [3]袁宝华.论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 [J].嘉兴学院学报,2009,21(2):126—129. 钢琴艺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学习 钢琴艺术史必须理论联系实践,一方面要从理论上 (责任编辑:孙永泰) 指导演奏实践,促进演奏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要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Theory:History of Piano Art ZHANG Ying—yi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of 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ourse of“history of piano art”has been quickly developed 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Since it was lately developed,relativ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and practice were rare.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meaning of teaching and emphasis on teaching principle and sums up viable teaching methods.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setting up het course of“history of piano art”plays an ireplaceable role 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for it pro- pels musical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mproves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history of piano art;teaching;meaning;principle;metho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