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楚 理 工 学 院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机械制造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 院: 荆楚理工学院 专 业: 数控技术 班 级: (2)班 姓 名: 滚文龙 学 号: 2007170227 成 绩: 指导老师: 贾伟杰 职 称: 教师 设计时间: 2009 年 11 月 23 日至
2009 年 12 月 04 日
2009 年 12 月 4 日
1
前言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是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一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可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题目:设计偏心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图见图纸: 技术要求: 1 未注倒角0.5*450 2 热处理58—64HRC 3 材料Gcr15 编者:滚文龙 2009-12-2 2
1
1 目录 第一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4 1.1 零件的功用、结构及特点 -----------------------1 1.2 主要加工表面及要求--------------------------------1 第二章 毛坯的选择-------------------------------------5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及类型------------------------5 2.2 确定毛坯的技术要求------------------------------5 2.3 绘制毛坯图--------------------------------------5 第三章 基准的选择-------------------------------------6 第四章 机械加工路线的拟定-----------------------------7 4.1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7 4.2 拟定加工路线------------------------------------8 第五章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9 第六章 选择机床及工艺设备-----------------------------10 6.1 选择机床----------------------------------------10 6.2 选择刀具----------------------------------------11 6.3 选择夹具----------------------------------------11 6.4 选择量具----------------------------------------11 第七章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13 第八章 填写工艺文件-----------------------------------19 8.1 工艺卡------------------------------------------19 8.2 工序卡------------------------------------------20 8.3 工序卡------------------------------------------21 8.4 工序卡------------------------------------------22 8.5 工序卡------------------------------------------23 8.6 工序卡------------------------------------------24 第九章 总结--------------------------------------------25 参考文献----------------------------------------27 附图--------------------------------------------28 3
1
第一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
1.1 零件的功用、结构及特点
偏心套的功用在预精轧机轧轴承座装配中,安装于传动轴的一端,其另
一端经万向联轴器与齿轮箱相连。传动轴通过滑动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装配于偏心套内孔中。偏心套通过轴承套装配于轴承座中。偏心套的蜗轮与手动调整机构的蜗杆相齿合。
偏心套的主要工作表面为内孔表面和外圆表面。主要配合面为Φ60孔,Φ120外表面。该零件属特殊形状零件,但复杂程度一般。由于偏心套在工作时承受一定的力,因此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韧度。 1.2
主要加工表面及要求
1) 偏心套内孔
孔径Φ60的孔是内装配表面。表面粗糙度Ra为0.8um。孔端面位置尺寸为90mm,内孔圆柱度公差为0.01mm。 2) 偏心套的外表面
表面直径为Φ120.表面粗糙度为0.8um。与内孔表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1mm。圆柱度公差为0.01mm。 3) 偏心套的中间
直径为Φ100.表面粗糙度为1.6um。 4) 偏心套的键槽
键槽尺寸为20*64.5.圆柱度公差为0.01mm。
4
1
第二章 毛坯的选择
2.1 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
1因零件材料为合金钢,这里要大批生产,偏心套的尺寸不大,但是每个表面都必须加工,所以毛坯选用摸锻成型。
2选择以零件最高线且平行于偏心套对称面为分型面,采用带芯的分模造型,课多件同时浇注,钢液由两边模孔流入。
3 偏心套属于特性零件,且加工过程中利用表面定位二度较多,故零件毛坯选为粗锻件,锻件的公差等级为IT9。其加工余量为:a=7 b=10 c=6.
2.2 确定毛坯的技术要求
1)锻件不应有裂纹、砂眼和局部疏松。与孔及夹渣等缺陷。 2)热处理58—64HRC,以消除内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3)材料为Gcr15. 4)未注倒角为0.5*450
5)选择带孔圆盘类锻件。
2.3 根据加工件图,各加工表面加上机械加工余量,控制毛坯图,并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画出毛坯图。 见图纸。
5
1
第三章 基准的选择
偏心套零件有较多尺寸及其形位公差是以Φ60H18及其端面为设计基准。因此必须首先加工出Φ60的孔及其端面,为后续工序仆为基准。根据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确定个加工表面的记住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加工部位 Φ600+0.043的孔 端面 外表面凹槽 Φ120+0.02+0.043的外表面 5 孔内键槽 Φ600+0.043孔 基准选择 外表面和端面(粗基准) Φ600+0.043孔 Φ600+0.043孔 Φ600+0.043孔
6
1
第四章
4.1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根据各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的要求,选定如下加工方法: Φ600+0.043孔的加工方法:粗镗—半精镗—磨孔 Φ120+0.02+0.043端面的加工方法:粗车
Φ120+0.02+0.043外轮廓的加工方法:粗车—精车 Φ100凹槽的加工方法:粗车 内孔键槽的加工方法:粗插—精插
具体加工方法的分析如下: Φ600+0.043孔公差为0.043mm,表面粗糙度为0.8um,7—8级经济
7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1
精度,查表4-3,可采用:粗镗-半精镗-粗磨 两端面:公差等级为14级,经行粗车。
Φ120+0.02+0.043表面公差为0.023mm,Ra=0.8um,查表4-4,可采用:粗车-精车。 Φ100的键槽:粗车 内键槽:粗插-精插
4.2 确定加工工艺路线,其路线如下: 工序号 内容 设备 10 Φ600+0.043孔 镗床 20 磨Φ600+0.043孔 磨床 30 车右外轮廓、右端面及倒角 车床 40 车左外轮廓、左端面及倒角 车床 50 车Φ100凹槽 车床 60 插内孔键槽 插床
8
1
第五章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加工余量可采用查表修正发法确定。确定工序尺寸的一般方法是:由加工表面的做好工序往前推算,最好工序尺寸按零件图样的要求标准。当无基准转换时,同一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与工序(或工步)的加工余量有关,当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用工艺尺寸链解算中间工序对按“单向”“入体”原则标准,但毛坯和孔心距尺寸公差带一般取双向对称布置,中间工序尺寸的公差可从相应的加工经济精度表查得。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和加工工艺,查各种加工余量表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如下: 工序号 10 工序内容 单边余量 工序尺寸 58 59.2 表面粗糙度 6.3 3.2 粗镗Φ600+0.043的2 孔 半精镗Φ600+0.043孔 0.6 20 粗磨Φ600+0.043孔 0.4 Φ600+0.043 0.8 9
1
30 粗车右端面 5 95 6.3 车倒角 1 --------- 6.3 粗车右外轮廓 3 Φ6.3 精车右外轮廓 0.5 120+0.043+0.02 0.8 40 粗车左端面 5 90 6.3 车倒角 1 -------- 6.3 粗车左外轮廓 3 Φ6.3 精车左外轮廓 0.5 121+0.02+0.043 0.8 Φ120+0.02+0.043 50 粗车Φ100凹槽 2 100 6.3 60 粗插内孔键槽 4.4 20*63.5 15 精插内孔键槽 1 20*64.5 6.3 第六章 选择机床及工艺装备
6.1 选择机床如下:
工序10 卧式镗床 工序20 内圆磨床 工序30 卧式车床 工序40 卧式车床 工序50 卧式车床
10
1
工序60 插床
6.2 选择刀具
该零件无特形表面,成批生产,一般采用通用和标准刀具。 工序10 选用单刃镗刀,镗杆直径为150mm,镗刀头直径或长度为12mm。
工序20 选用磨轮,直径为50mm,宽度为50mm。
工序30 端面和倒角用Kr=450端面车刀,外轮廓用Kr=600的外圆车刀。
工序40 端面和倒角用Kr=450端面车刀,外轮廓用Kr=600的外圆车刀。
工序50 用刀头宽度为10mm,两刀尖磨出R3圆角的成形车刀。 工序60 键槽插刀。 6.3 选择夹具
该零件属批量生产,一般采用标准夹具。
6.4 选择刀具
该零件属成批生产,一般采用通用量具。
工序10、20、60采用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工序30、40、50采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
根据生产类型和满足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各工序所选用的机床
11
1
设备和工艺装备如下:
工序号 工序内容 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
10 粗镗Φ600+0.043的孔 T68卧式镗床 单刃镗刀 游标卡尺
半精镗Φ600+0.043孔 T68卧式镗床 单刃镗刀 游标卡尺
20 粗磨Φ600+0.043孔 M2110A内圆磨床 磨轮 内径千分尺
30 粗车右端面 CA6140卧式车床 450端面车刀 游标卡尺 倒角 CA6140卧式车床 450端面车刀 —— 粗车右外轮廓CA6140卧式车床60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精车右外轮廓CA6140卧式车床600外圆车刀 外径千分尺
40 粗车左端面 CA6140卧式车床 450端面车刀 游标卡尺 倒角 CA6140卧式车床 450端面车刀 —— 粗车左外轮廓CA6140卧式车床60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 精车左外轮廓CA6140卧式车床600外圆车刀 外径千分尺 50 粗车外表面凹槽CA6140卧式车床 成形车刀 外径千分尺
60 粗插内孔键槽 B5020插床 键槽插刀 游标卡尺
精插内孔键槽B5020插床 键槽插刀 游标卡尺
12
1
第七章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10)
加工Φ600+0.043孔:粗镗—半精镗
粗镗:1)确定背吃刀量ap:总加工余量为2mm,一次走刀加工,ap=2mm。
1) 确定经给量f:查表5-118,f=0.3-1.0mm/r,取f=0.7mm/r。 2) 确定切削速度Vc:查表5-118,知Vc=50mm/r。
3) 机床主轴转数n:n=1000Vc/π*54r/min=295r/min,查表5-6,
得n=315r/min。
4) 计算基本时间Tj:查表5-138,5-139得,ap=2mm,L=100mm,
L1=ap/tanΚr+(2-3)=4mm,L2=4mm,L3=5mm,Tj=L/fn*i= L +L1 +L2+L3/ fn*i =0.51min。
5) 辅助时间Tf:查表5-153,装夹工件0.8min,启功机床0.02min,
取量具并测量0.5min,共计Tf=1.32min。 半精镗:
1) 确定背吃刀量ap:总加工余量为0.6mm,一次走刀加工,
ap=0.6mm。
13
1
2) 确定经给量f:查表5-118,f=0.3-1.0mm/r,取f=0.7mm/r。 3) 确定切削速度Vc:查表5-118,知Vc=50mm/r。
4) 机床主轴转数n:n=1000Vc/π*58r/min=274.5r/min,查表5-6,
得n=250r/min.
5) 计算基本时间Tj:查表5-138,5-139得,L1=ap/tanΚr+(2-3)
=3mm,Tj=L/fn*i= L +L1 +L2+L3/ fn*i =0.64min。
6) 辅助时间Tf:查表5-153,取量具并测量0.5min,共计
Tf=0.5min。 工序20) 粗磨Φ600+0.043孔
1) 砂轮旋转的线速度Vc=30m/s
2) 砂轮切入工件的径向进给量fr=0.05mm。
3) 工件相对于砂轮的轴向进给量fa=(0.4-0.7)B=0.6*50=30mm/r。 4) 工件旋转的线速度Vw=30m/min。
5) 确定砂轮转速n=1000Vc/πdw=9683r/min.查表5-130,取
n=11000r/min。
6)计算基本时间Tj:查表5-146,5-147得,k=1.1,L=100mm,fa=30mm,Tj=2LZbk/nfafr=0.32min。
7) 7)辅助时间Tf:查表5-153,装夹工件0.8min,取量具并测量
0.34min,共计Tf=1.14min。 工序30) 粗车右端面:
14
1
1) 确定背吃刀量ap:总加工余量为5mm,一次走刀加工,ap=5mm。 2) 查表5-102,f=0.6mm/r。 3) 查表5-111,Vc=90m/min。
4) 机床主轴转数n:n=1000Vc/π*dwr/min=287r/min,查表5-4,
得n=320r/min.
5) 计算基本时间Tj:查表5-138,5-139得,Tj=L/fn*i,L=(d-d1)
/2+L1+L2+L3=44.5mm,Tj=0.23min。
6) 辅助时间Tf:查表5-153,装夹工件0.8min,启功机床0.02min,
取量具并测量0.5min,共计Tf=1.32min。 倒C1角:
1) 确定背吃刀量ap:ap=1mm。 2) 计算基本时间Tj:Tj=0.23min。 3) 辅助时间Tf:Tf=0min。 粗车右外轮廓:
1) 确定背吃刀量ap:总加工余量为3mm,一次走刀加工,ap=3mm。 2) 查表5-102,f=0.7mm/r。 3) 查表5-111,Vc=85m/min。
4) 机床主轴转数n:n=1000Vc/π*dwr/min=213r/min,查表5-4,
得n=200r/min.
5) 计算基本时间Tj:查表5-138,5-139得,Tj=L/fn*i,L1=4.5mm,
L2=4mm,L3=5mm,Tj=0.775min。
6) 辅助时间Tf:查表5-153,换刀0.05min,取量具并测量0.5min,
15
1
共计Tf=0.55min。 精车右外轮廓:
1) 确定背吃刀量ap:ap=0.5mm。 2) 查表5-103,f=0.13mm/r。 3) 确定切削速度Vc:Vc=40m/min。 4) 机床主轴转数n:n=500r/min.
5) 计算基本时间Tj:查表5-138,5-139得,Tj=L/fn*i,Tj= 1.6min。 6) 辅助时间Tf:查表5-153,取量具并测量0.5min,共计
Tf=0.5min。 工序40 粗车左端面:
1)确定背吃刀量ap:总加工余量为5mm,一次走刀加工,ap=5mm。 2) 查表5-102,f=0.6mm/r。 3) 查表5-111,Vc=90m/min。
4)机床主轴转数n:n=1000Vc/π*dwr/min=287r/min,查表5-4,得n=320r/min.
5)计算基本时间Tj:查表5-138,5-139得,Tj=L/fn*i,L=(d-d1)/2+L1+L2+L3=44.5mm,Tj=0.23min。
6)辅助时间Tf:查表5-153,装夹工件0.8min,启功机床0.02min,取量具并测量0.5min,共计Tf=1.32min。 倒C1角:
1)确定背吃刀量ap:ap=1mm。
16
1
2)计算基本时间T5j:Tj=0.23min。 3)辅助时间Tf:Tf=0min。 粗车右外轮廓:
1)确定背吃刀量ap:总加工余量为3mm,一次走刀加工,ap=3mm。 2)查表5-102,f=0.7mm/r。 3)查表5-111,Vc=85m/min。
4)机床主轴转数n:n=1000Vc/π*dwr/min=213r/min,查表5-4,得n=200r/min.
5)计算基本时间Tj:查表5-138,5-139得,Tj=L/fn*i,L1=4.5mm,L2=4mm,L3=5mm,Tj=0.775min。
6)辅助时间Tf:查表5-153,换刀0.05min,取量具并测量0.5min,共计Tf=0.55min。 精车右外轮廓:
1)确定背吃刀量ap:ap=0.5mm。 2)查表5-103,f=0.13mm/r。 3)确定切削速度Vc:Vc=40m/min。 4)机床主轴转数n:n=500r/min.
5)计算基本时间Tj:查表5-138,5-139得,Tj=L/fn*i,Tj= 1.6min。 6)辅助时间Tf:查表5-153,取量具并测量0.5min,共计Tf=0.5min。 工序50
粗车外表面凹槽:
1)确定背吃刀量ap:ap=2mm。
17
1
2)查表5-107,f=0.7mm/r。
3)确定切削速度Vc:Vc=110m/min。 4)机床主轴转数n:n=320r/min.
5)计算基本时间Tj:查表5-138,5-139得,Tj=L/fn*i,Tj= 0.7min。 6)辅助时间Tf:查表5-153,装夹工件0.8min,取量具并测量0.5min,共计Tf=1.3min。 工序60 粗插内孔键槽:
1) 总加工余量为4.4mm。
2)查表5-126,f=0.16mm/行程。查表5-17,工作台纵向进给量fy=0.8mm,工作台横向进给量fy=0.8mm,滑枕工作行程速度V=15m/min。
3)查表5-140,5-141,nd=66.7,H=6.4mm,L=125mm,Tj=0.6min。 4)辅助时间Tf:查表5-153,装夹工件0.8min,启动机床0.02min,取量具并测量0.5min,共计Tf=1.32min。 精插内孔键槽: 1)总加工余量为1mm。
2)查表5-126,f=0.16mm/行程。查表5-17,工作台纵向进给量fy=0.8mm,工作台横向进给量fy=0.8mm,滑枕工作行程速度V=15m/min。
3)查表5-140,5-141,nd=66.7,H=6.4mm,L=125mm,Tj=0.6min。 4)辅助时间Tf:查表5-153,取量具并测量0.5min,共计Tf=0.5min。
18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零件编号 150.37.143 批量生产 毛坯重量 5kg 毛坯种类 锻件 生产类型 工序号 10 床 零件名称 偏心套 材料牌号 GB11352-89ZG310 编制 指导 审核 第 1 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贾伟杰 共 1 张 卢正红 2009-12-1(日期) 刀 具 量具 工 序 名 称 与 内 容 粗镗—半精镗Φ60的孔 粗磨Φ60孔 T68卧式镗机 床 M2110A内圆磨床 夹 具 辅助工具 单刃镗刀 磨轮 游标卡尺 内径千分尺 时间定额(分) 20 1
30 车右端面、倒角、外轮廓 CA6140卧式车床 45 、6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 CA6140卧式车床 45 、60外圆车刀 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 CA6140卧式车床 B5020插床 成形车刀 外径千分尺 键槽插刀 游标卡尺 40 车左端面、倒角、外轮廓 50 粗车外表面凹槽 60 插内孔键槽
19
1
10 20 30 工步号 精镗粗镗 Φ半精镗Φ 60Φ60(0+0.0436000 +0.04 +0.04孔 工步内容工序简图)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100 100 100 (mm) 走刀长度设备型号设备名称工序名称工序编号生产类型零件编号零件名称 1 1 1 走刀次数T68 镗床 扩中心孔10 批量3 150.37.14偏心套 1000 400 400 (r/min) 主轴转速冷却液 工序工时夹具名称夹具编号毛坯重量毛坯种类材料牌号 9.33 46.5 62.8 (m/s) 切削速度柴油4.5夹具 分 销钉孔钻713-1 5kg 锻件0 ZB310-57 0.23 0.56 0.39 (mm/r) 进给量审核指导编制 件数 同时加工 0.4 0.6 2 (mm) 背吃刀量卢正红贾伟杰滚文龙 1 2 1.5 1 (min) 工时定额(日期)(日期)(日期)共 1 第 5 2009-12-2张张
20
1
40 30 20 10 工步号 精车右外轮廓粗车右外轮廓倒角 粗车右端面 ( 工步内容工序简图)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50 50 0 63.5 (mm) 走刀长度设备型号设备名称工序名称工序编号生产类型零件编号零件名称 1 1 1 2 走刀次数CA6140 车床20 批量3 加工右端 150.37.14偏心套 1000 800 200 400 (r/min) 主轴转速冷却液 工序工时夹具名称夹具编号毛坯重量毛坯种类材料牌号 23.5 46.5 9.23 17.6 (m/s) 切削速度柴油4.4 分 三抓卡盘731-2 5kg 锻件0 ZB310-57 0.35 0.56 0.32 0.45 (mm/r) 进给量审核指导编制 件数 同时加工 0.5 3 1 2.5 (mm) 背吃刀量卢正红贾伟杰滚文龙 1 1 0.5 0.5 2.4 (min) 工时定额(日期)(日期)(日期)共 第 2 5 2009-12-2张张
21
1
40 30 20 10 工步号 精车外轮廓倒角 ( 粗车外轮廓 粗车左端面 工步内容工序简图)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40 40 0 63.5 (mm) 走刀长度设备型号设备名称工序名称工序编号生产类型零件编号零件名称 1 1 1 2 走刀次数CA6140 车床30 批量3 加工左端 150.37.14偏心套 1000 800 200 400 (r/min) 主轴转速冷却液 工序工时夹具名称夹具编号毛坯重量毛坯种类材料牌号 23.5 46.4 9.23 17.6 (m/s) 切削速度柴油3.9 分 三抓卡盘731-2 5kg 锻件0 ZB310-57 0.35 0.56 0.32 0.45 (mm/r) 进给量审核指导编制 件数 同时加工 0.5 3 1 2.5 (mm) 背吃刀量卢正红贾伟杰滚文龙 0.7 0.3 0.5 2.4 (min) 工时定额(日期)(日期)(日期)共3 第 5 2009-12-2张张
22
1
10 工步号 粗车外表面凹槽 ( 工步内容工序简图 )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0 (mm) 走刀长度设备型号设备名称工序名称工序编号生产类型零件编号零件名称 2 走刀次数CA6140 车床40 批量3 加工凹槽 150.37.14偏心套 200 (r/min) 主轴转速冷却液 工序工时夹具名称夹具编号毛坯重量毛坯种类材料牌号 30.6 (m/s) 切削速度柴油1分 定心夹具731-3 5kg 锻件0 ZB310-57 0.39 (mm/r) 进给量审核指导编制 件数 同时加工 1 (mm) 背吃刀量卢正红贾伟杰滚文龙 1 0.5 (2(共min) 工时定额(日期)(日期)日期) 2009-12- 第 4 5 张张
23
1
20 10 工步号 精插内孔键槽粗插内孔键槽 ( 工步内容工序简图)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90 90 (mm) 走刀长度设备型号设备名称工序名称工序编号生产类型零件编号零件名称 1 4 走刀次数B5020 插床50 批量3 插键槽 偏心套 150.37.14 (r/min) 主轴转速冷却液 工序工时夹具名称夹具编号毛坯重量毛坯种类材料牌号 (m/s) 切削速度柴油1分 插床夹具713-3 5kg 锻件0 ZB310-57 (mm/r) 进给量审核指导编制 件数 同时加工 1 1.1 (mm) 背吃刀量卢正红贾伟杰滚文龙 1 0.2 0.8 (min) 工时定额(日期)(日期)(日期)共第 5 5 2009-12-2张张
24
1
总结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制造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制造辅导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十几天的机械制造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张远松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戒骄戒躁,态度端正,虚心认真….要永远的记住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课程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两周的奋战我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课程设计以前觉得课程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课程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课程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我的心得也就这么多了,总之,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
25
1
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在此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贾老师和卢老师对我们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们给我们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26
1
参考文献
1
刘长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长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荣清主编.磨具设计与制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2. 5 李宏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27
1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