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身心
2、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专业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度
4、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培养目标
5、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6、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通才教育)
7、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教学大纲 8、(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9、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教学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社会实践 11、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设置的总体原则是(按需设岗按需设岗) 按需设岗 12、 (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教材建设的重要保证。
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二、选择题。(单选)
1、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职业型专业人才)
2、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4、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
5、学分制主要缺点之一是(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6、中国高等学校实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
育结合)
7、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英才教育发展)阶段 8、(培养专门人才)在高等学校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9、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教学)(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的前沿),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11、 (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适应性)是当前专业改造的方向。 二、选择题。(单选)
1、1982 年,我国高校领导体制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高校领导体制在《高校教育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2、马丁特罗提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当其毛入学率处(15%-50%)时,处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3、根据我国学位授权体系的规定,在各学位授予单位中,学位授予的权力机构是(学位评定委员会)
4、属于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分国家主要有(法国、意大利、瑞典,以法国最为典型)
5、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建立标志着高等学校(发展科学的职能)正式出现
6、从学科是分科地组织还是综合地组织,即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分类,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中心) 7、就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而言,如果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将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公立、私立)
8、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构成,体现着(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 9、学生学习的过程,主要是系统的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10、我国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将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
11、教学大纲从形式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说明、文本、附录) 12、高等学校直接服务社会职能的正式出现,是以(美国“赠地学院”)的出现为标志的
13、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始于(中世纪大学) 14、从层次结构上看,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 15、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代表性国家是(法国)
16、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实行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7、当今世界高等学校采用比较广泛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学年制、学分制)
18、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和个人,称为(举办者) 19、按学年或学期安排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称为(学年制)
20、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中,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始于(美国“赠地学院”) 21、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途径是(教学) 22、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全面探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23、具有不同的办学条件,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只见的比例关系,称为(能级结构)
24、具有“单一公立系统、多重部门管理”特征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法国) 25、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名称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26、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27、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表述、讲解或讲演系统的知识,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的教学方法,称为(讲授法) 28、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学校招生制度的主要形式有(统一入学考试、大学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 29、以课程对某一专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为标准,高校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
30、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3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2、美国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性大学) 33、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34、近现代高等教育直接渊源于中世纪大学,它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
35、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自主择业)
一、填空题。
1、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2、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4、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5、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6、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
7、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 8、(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9、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11、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设置的总体原则是(按需设岗)
12、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选择题。(单选)
1、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职业型专业人才)
2、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4、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
5、学分制主要缺点之一是(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6、中国高等学校实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7、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英才教育发展)阶段 8、(培养专门人才)在高等学校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9、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11、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设置的总体原则是(按需设岗)
12、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选择题。(单选) 1、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职业型专业人才) 2、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4、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 5、学分制主要缺点之一是(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6、中国高等学校实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7、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英才教育发展)阶段 8、(培养专门人才)在高等学校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9、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教学),(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的前沿),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11、 (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适应性)是当前专业改造的方向。 1、1982 年,我国高校领导体制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高校领导体制在《高校教育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2、马丁特罗提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当其毛入学率处(15%-50%)时,处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3、根据我国学位授权体系的规定,在各学位授予单位中,学位授予的权力机构是(学
位评定委员会)
4、属于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分国家主要有(法国、意大利、瑞典,以法国最为典型)
5、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建立标志着高等学校(发展科学的职能)正式出现
6、从学科是分科地组织还是综合地组织,即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分类,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中心) 7、就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而言,如果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将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公立、私立)
8、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构成,体现着(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 9、学生学习的过程,主要是系统的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10、我国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将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
11、教学大纲从形式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说明、文本、附录) 12、高等学校直接服务社会职能的正式出现,是以(美国“赠地学院”)的出现为标志的 13、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始于(中世纪大学) 14、从层次结构上看,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 15、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代表性国家是(法国)
16、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实行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7、当今世界高等学校采用比较广泛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学年制、学分制)
18、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和个人,称为(举办者) 19、按学年或学期安排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称为(学年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