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主题
探究沙漠生态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沙漠生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能命名一些生活在沙漠中的动植物。
2.了解沙漠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了解人类活动对沙漠的影响。
3.通过互动习题,了解不同生态环境的不同特点,激发幼儿们对不同生态的兴趣与探究的欲望。
三、教学内容
1.什么是沙漠?沙漠的特点有哪些?
2.沙漠中生长着哪些植物?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沙漠中?
3.人类活动对沙漠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情感教育法、观察法、绘画法。
五、教学步骤
(一)讲解与探究
1.教师简单介绍沙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幼儿了解沙漠是全球最干旱的地方,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没有水源和土壤,气候极端变化等知识。
2.鼓励幼儿观察并描述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和动物,让幼儿了解沙漠中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例如:沙漠向日葵、仙人掌、沙漠龟、沙漠蝗虫等。
(二)情感教育
1.让孩子们了解人们不当的环境处理与不当的生活习惯会破坏沙漠生态系统,并引导幼儿探讨如何保护沙漠生态环境,让幼儿的环保意识得到激发。
2.指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沙漠地貌,并让孩子们分享所画内容,激发
幼儿们对生态的热情。
(三)应用探究
1.教师通过互动问题和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孩子们能够对不同的生态环境有所了解。
2.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及探究其他生态环境,让幼儿发现不同环境的共性及包容性,从而培养出广阔的视野。
六、教学对象
适用于3-6岁幼儿。
七、教学过程
第一步,通过图片和填空题学习
本节课的开头老师出示苏打绿的《无儿童Left Alone》MV,视频中的植物和动物就属于沙漠生态系统,同时也是沙漠里的居民,乐声轻松活泼,小朋友们自由地跟着唱。
完成一道沙漠海报的填空题,如下:
①沙漠是全球最()的地方之一。
②沙漠生态环境非常()。
③沙漠中有哪些常见的植物?
④沙漠中有哪些常见的动物?
第二步,激发兴趣,达成课堂效果
通过展示自己家里的盆栽让孩子们了解有些植物会因为需要的水分而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同样的,其他的植物也会在自己适应的环境中生长。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幼儿绘制出喜欢的沙漠动植物,发现沙漠中某些动植物的共性及特性。
第三步,搜集资料
随着学习的深入,让孩子们搜索资料,并设计小成果,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这些概念。例如,让他们制作一个小海报,把前面所学的关于沙漠的信息绘制出来。
第四步,小结
在课程的结尾,老师们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回顾本堂课所学的内容,鼓励幼儿们在课后继续探索沙漠生态的奥秘。
八、教学评估
教师在课堂上实时抽查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绘画和问答等形式对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九、教学扩展
1.通过视频和图书素材,向幼儿提出进一步有关沙漠生态的问题,以拓宽他们的视野。
2.组织“小小生态保护员”团队,让幼儿们感受到自己为生态环境作出的贡献。
3.教师们可在暑假期间带领幼儿一起去探究更多生态环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也能感受到生态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