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养老保险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农村养老保险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来源:意榕旅游网
农村养⽼保险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村养⽼保险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尽管农村社会养⽼保险有必要建⽴,可是由于我国养⽼保险制度发展时间较短,同时受我国⽬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平限制,农村社会养⽼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个⽅⾯:

(⼀)普及率低,覆盖范围有限,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

尽管上世纪九⼗年代以来,民政部门进⾏了农村养⽼保险的试点⼯作,但到⽬前为⽌,全国只有少数的农村地区较为⼴泛地开展了此项活动。⼰经筹集的农保资⾦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多数地区难以为继。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年鉴(2003)》数据显⽰,东部、中西部参加农村养⽼保险的⽐例分别为62.5%和37.5%,呈明显的地域性差别,⽽且各地的社会保障内容也存在着很⼤的不同,我国发达地区已经建⽴⽐较完善的保障项⽬,保障⽔平较⾼,中西部连最基本的⽣活都难以保障,农村养⽼保险⼯作进展缓慢。⽽正是这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及贫困⽬标⼈群急需要解决年⽼后的养⽼问题。另⼀⽅⾯,《基本⽅案》规定,农村社会养⽼保险在资⾦筹集上坚持以\"个⼈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年规划及⼋五计划\"中也指出\"要积极引导\",这些说明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保险。

(⼆)体制未理顺,基⾦管理存在漏洞。

在全国1905个农保试点县中,多数地⽅的农保机构还在民政部门,农保在省级已经移交⽽市县没有移交,\"民政不管,参保的只有社保不接\"的局⾯。农村的养⽼保险⽴法⼯作严重滞后,1992年1⽉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保险基本⽅案》。从我国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来看,还没有⼀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规,更没有具较强针对性的单项法规。由于缺乏相关法规的保障,我国现⾏的农村养⽼保险制度存在的⼀个严重弊端是怜理体制混乱,部门分⼯不明确,缺乏统⼀的设计和协调,影响了⼴⼤农民⼴泛参与养⽼保险的积极性。养⽼保险基⾦实⾏社会统筹以来,⼀直没有出台与之配套的财务制度。由于缺乏经济⽅⾯的专业⼈才和严格的制度,养⽼保险基⾦管理存在⼀些漏洞,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针对执⾏中出现基⾦流失和浪费现象,因为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循⽽⽆法处理,尤其是在中西部⼤多数省份,农保管理体制⾄今仍没有理顺,运作也存在着困难,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三)养⽼保险基⾦保值增值压⼒⼤,投资渠道狭窄。

《基本⽅案》规定,\"基⾦以县为单位统⼀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的⾼利率债券和存⼊银⾏实现保值增值。\"近年来,⾦融机构银⾏存款利率已由1993年的12.06%下降到2009年的3.6%,发⾏的国债也存在同样利率下降的问题,农村社会养⽼保险基⾦收益性较低,增值和保值的⽬标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购买债券和存⼊银⾏会使农村社会养⽼保险基⾦增值能⼒较弱,加上通货膨胀影响,甚⾄出现资⾦缩⽔的情况。

(四)保障⽔平过低,保障权益⽆法兑现。

⽬前,我国农村社会的保障⽔平远远低于城市。《基本⽅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的投保档次,预计交费后可每年领取120元左右,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这点钱也仍然难以对农民起到养⽼保障的作⽤。

以上就是⼩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更进⼀步的了解。如果您情况⽐较复杂,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前来进⾏法律咨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