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二地理训练题

高二地理训练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二地理训练题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3题。

1.图中丙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该河口附近盐度较小的月份是( ) A.8月 C.12月 A.洪涝灾害

B.2月 D.4月 B.海啸

C.泥石流

D.潮汐

3.该地区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8月8日凌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此次泥石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舟曲一带位于祁连山褶皱带,山体风化,破碎严重。

B.之前干旱,使岩体、土体的裂缝暴露出来,雨水容易进入山体裂缝 C.“5.12”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

D.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

5.舟曲泥石流发生前连续强降雨的原因分析恰当的是( )

A.厄尔尼诺的影响 B.俄罗斯森林大火的影响 C.南方高温的影响 D.局部强对流大气

莫拉克”台风2009年8月9日18时30分进入中国福建省境内,据当局估计,“莫拉克”带来直接经济损失达到90.6亿元人民币,据此回答6~9题: 6.右图中能反映该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 7. 台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 ①海啸 ②风暴潮 ③地震 ④狂风 ⑤暴雨 ⑥沙尘暴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8.影响我国的台风多源于( )

A.南海 B.东海 C.孟加拉湾 D.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 9.目前防御台风灾害的第一步措施是( )

A.修筑防波堤 B.沿海居民内迁 C.营造沿海防护林 D.发现并加强监测

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特点,回答10—12题。 10.图中数字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 A.①水运 ②铁路 ③空运 ④公路

B.①公路 ②铁路 ③空运 ④水运 C.①铁路 ②水运 ③空运 ④公路

D.①公路 ②水运 ③空运 ④铁路

11.我国南北方向的运输一直很紧张,目前改善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 ) A.多开辟南北向航线

B.在现有铁路基础上提高运行速度 C.开挖运河或拓宽杭大运河 D.铺设南北向管道运输线

12.沈阳一批重大设备运往柳州,从运价看,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是( )

A.哈大线——京沪线——长江航线——浙赣线——湘桂线

B.京哈线——京广线——湘桂线 C.哈大线——沿海航线——长江航线——枝柳线

D.哈大线——沿海航线——陇海线——焦枝线——枝柳线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14.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A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 ) A.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B.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肥沃

C.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较好,肥力高 D.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

( )

16.图中B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 A.甘庶、柑橘 B.甜菜、柑橘

C.花生、苹果

D.棉花、茶树

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右图①、②、③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①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①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 D.①线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18.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B.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C.②为森林土与非森林土界线,③为东、中部经济带界线 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0.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青稞、小麦、水稻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21-23题。

2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春小麦 B.早稻 C.晚稻 D.冬小麦

22.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A.短、热量 B.长、热量 C.长、光照 D.短、光照 23.在K省收获该农作物期内,N省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B.台风肆虐 C.寒潮频繁来袭 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③地形区的名称为( )

A.渭河谷地 B.汉中谷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25.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 )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二.综合题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A

B

C

(1)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起的主要后果是 。(2分) (2)2002年3月20日至22日北京遭受近几十年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北京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自然原因是什么?(2分)

(4)黄河上游CB河段水量减少给下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谈谈合理利用黄河水的措施。(2分)

27. 材料一:见下图 (10分)

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材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三: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材料四:

(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 ,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2分)

(3)西宁形成和发展成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2分) A.位于河谷、地形平坦 B.河流供水充足 C.政治中心 D.历史悠久 E.交通要道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4分)

28.台湾花莲海域2009年12月19日6.7级地震,阅读材料,回答(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A

B

材料三:台湾花莲海域2009年12月19日21时02分发生6.7级地震。全台均有震感。正在台中采访的记者感受到先左右、再上下的摇晃。台湾气象部门表示,这是台湾2009年最大的地震,属于板块挤压造成的正常能量释放。

(1).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比2009年台湾花莲海域地震能量大,约 倍(1分) (2).台湾省多地震,是因为其位于 地震带,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这里的板块边界属于 (生长界或消亡界)。台北市位于震中的 方向,若其它条件相同,A、B两地的地震烈度应该是 (填写代号)

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

①相同 ②A大于B ③B大于A。除地震外,台湾在每年夏秋受 影响,经常酿成气象灾害。(7分)

(3).“材料三”中出现了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

错误: 改正: (4).写出地震发生时可能会诱发的其他自然灾害。(2分)

(5).你认为如何才能减轻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3分) (6).根据材料二可知,台湾岛的气候类型Ⅰ为 气候,Ⅱ为 气候。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向南弯曲,主要是 的缘故。与同纬度大陆相比,台湾岛的气候具有较显著的海洋性特征,气温年较差 ,降水丰沛。岛内自然资源种类多样,除了森林、鱼类、 、石油和硫磺外,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原因,还蕴藏着 资源。 (6分)

29.读“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道共同特征是 。它们的成因均为 (从地形、植被两方面说明)。(3分) (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 季,成灾的原因是 。(3分)

(3)黄河上游与下游部分经常发生凌汛,请说出凌汛形成的条件。(2分)

(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2分)

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