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喜爱并积极参加过春节活动,体会节日的热烈气氛,感受亲情的可贵和温馨,保持快乐美好的心情。
2、学会主动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发展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及创意设计的能力。
3、了解全国各地人们有关春节的风俗人情,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学会几种拜年的方式.
教学重点:体验欢乐的节日气氛,通过交流亲友间祝福的方式和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着的亲情和友情。
教学难点:了解全国各地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和一些有关春节的风俗人情,培养学生发现新鲜事,探索新鲜事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教室,课件、春节剪纸、对联等实物; 学生:搜集整理不同地区、民族春节的习俗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 播放视频《过年了》。
2、 同学们,这是在庆祝什么节日?
3、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也可以说是一年一度的狂欢
节。
4、 今天,就让我们“欢欢喜喜一起过春节”。(课件出示课题) 二、迎春节, 谈风俗
1、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它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关于“过年” 还有一个神话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指名讲)
2、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谁能说说咱们北方人过年有哪些习俗呢?(指名说)
3、 那么,你知道这些年俗背后的寓意吗?小组任选习俗合作交流。 4、 汇报展讲:
A、 贴春联(说贴法,读法,说说自己搜集的对联) B、 贴福字(象征福气、福运,倒贴) C、 窗花(装点,吉祥,出示窗花欣赏) D、 灯笼(团结,红火,喜庆)
E、 春晚(1983年首次,2014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F、 年夜饭(有哪些?说寓意)
G、 吃饺子(零点,新旧交替,元宝形状,招财进宝) H、 穿新衣(课件出示本班同学穿新衣照片) I、
放鞭炮(注意什么)
J、 守岁(送旧迎新)
K、 压岁钱(平安一生,你的压岁钱干了什么?怎么花才有意义?) L、 拜年(怎么拜?说什么?演一演,注意文明礼貌,其他方式) 5、 背诵王安石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 三、 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我们刚才说的都是汉族同胞庆祝春节的习俗,你们了解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吗? (指名汇报,课件相机播放)
四、总结:这就是喜庆、热闹的春节,这就是蕴含美好祝福的春节,它是全世界中华儿女共同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全国各地各族人民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旅居海外的华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庆祝这个最隆重的节日。(板书:欢欢喜喜过春节) 8.交谈: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请你跟着读读这首描写春节的古诗吧!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