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及其分类 分类 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Ⅰ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 代表药 奎尼丁 作用 应用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心血管反应:低血压和心率失常; 鸡纳反应:轻者耳鸣、头痛、视力模糊,重者出现谵妄、精神失常; 血栓栓塞:增强心肌收缩力引起血栓脱落;过敏反应; 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强心苷中毒者禁用。 中枢反应:嗜睡、头痛、视力模糊; 心血管反应: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血压下降。 禁用于严重室内和房室传导阻滞者。 降低自律性:抑制Na+内流; 心房颤动、心房扑减慢传导速度:抑制0相Na+内流,对Ca+内流动、室上性及室性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早搏和心动过速。 延长有效不应期:减慢2相Ca+内流和3相K+外流,延长APD和ERP; 其他:抗胆碱作用,可阻滞α受体,扩张血管,使血压降低 降低自律性:抑制4相Na+内流,促进K+外流,急性心肌梗死引降低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 起的室性心率失对传导的影响:治疗量较少; 常的首选药。 延长相对有效不应期:促进K+外流。 Ⅰ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 利多卡因 ⅠC类高度阻滞钠通道 Ⅱ类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Ⅲ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代表药:普罗帕酮等 普萘洛尔:可减低自律性、减慢传导速度、延长房室结ERP,详见第十章抗肾上腺素药 胺碘酮 阻滞钠、钾、钙通道,非竞争性抑制α和β受体:延长ERP;降低自律性;拮抗T3、T4受体结合;扩张血管。 用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适用于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 心血管反应:窦性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心力衰竭; 心血管外反应:在角膜出形成棕黄色药物颗粒沉着,不影响视力,停药后可消退。 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心脏停搏,亦可引起血压下降。要避免与β受体阻滞药同用。 Ⅳ 钙通道阻滞药 维拉帕米 降低自律性:4相自动除极化速率减慢而减低;阵发性室上性心减慢传导;延长APD和ERP;抑制心肌收缩力、动过速,首选用于扩张冠脉、扩张外周血管。 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