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纹饰艺术中的仙鹤题材
作者:裴洪斌 崔昊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5期
注:本文为2013年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鹤文化题材在中国画中的技法研究》(项目编号:20131023207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崔昊为本文通讯作者。
摘 要:本文围绕仙鹤题材,在鹤文化的背景的下,对中国古代纹饰艺术进行研究,尤其着力于对器皿和丝织物两大类别的纹饰中仙鹤题材的运用情况。以传统鹤文化为背景,对鹤文化的内涵在中国传统纹饰艺术中的体现进行挖掘,丰富并发展了传统鹤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仙鹤;纹饰;青花;丝织品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5-0-01 一、鹤文化概述
鹤,又名“仙鹤”,其姿态雍容,仙风道骨,很有文化内涵。自古仙鹤就被赋予不死、高洁、善良、平和等诸多品性。3000年前鹤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就已发展完备了,并渗透到神话、宗教、体育、医药、绘画、工艺等众多领域。鹤文化经历了由自然物——神仙化——贵族化——大众化四次飞跃,被赋予了情感和思想,进入到各种艺术创作中。这种文化精神以丹顶鹤的素朴自然、优雅刚健、福瑞忠贞、美满和谐、吉祥长寿等象征意义为根本性内涵。
二、鹤文化的内涵及典故 (一)由体貌至内涵
丹顶鹤全身素白,颈、额、眼、腿和翅膀以黑色点缀,头顶呈鲜红色使身上整个色彩活跃起来,集鸟类最为简明的美好特征。丹顶鹤之所以能成为文化鸟与其审美形态的感染力强,色彩构成独特是分不开的,就其色彩而言,白色代表着高洁,常使人们从中体会到神圣、光明、正义的思想启迪。黑色为最深沉的色,在哲学上有神秘之意,丹顶鹤头顶一抹红色则象征着光明照耀的宇宙,常给人们传递出吉祥、兴奋、绝艳、长寿的心理信息。它的身上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古老内涵,其感染力无论从色彩协调,造型和谐,还是内在的神韵上,都达至柔性美与刚性美的统一,动态美与壮美的统一,不仅给人以美的感觉,而且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并从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悟出许多哲理,可以说达到其悦耳目、悦心悦神的审美形态,丹顶鹤高雅俊秀的形态和飘逸灵性的神态为人们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创作源泉,这是人们赋予它深厚文化内涵的美学基础。
(二)由典故至寓意
中国古代文献关于鹤有浩瀚多元而久远的特长和象征意味的记载,可归纳为擅飞、长寿和高雅。道家追求长生不老和羽化成仙,将鹤称之为仙鹤。河南新郑出土的鹿角立鹤,同神仙思想有关。古人把鹤称为一品之尊的贵鸟。神话传说中鹤寿可至千年,于是被视为长寿吉祥的化身。在装饰图案中或配古松,名之为松鹤长春,或啣桃子,代仙翁下凡祝寿。鹤是可以飞升到天界的仙禽,仙鹤在中国传统吉祥物中有其一席之地,形成独具一格的鹤吉祥符号。在纹样的天地中,鹤象征青天的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多种多样的云鹤纹,象征长生长寿、高尚纯洁。此外,鹤还与松菊、牡丹等组成多种群纹图。鹤纹的常见题材还有:鹤鸣九皋,画鹤纹水纹以及朝阳,寓意吉祥。鹤发童颜,意思是说有鹤洁白羽毛一样的头发,孩童般的容颜,形容老人气色好鹤寿无量,人们常用“鹤龄、鹤寿”喻其长寿,为祝寿之词。 三、鹤文化在纹饰中的运用 (一)器皿中的鹤
在器皿纹饰中,仙鹤是重要表现题材。其幽雅的姿态,美妙的形体,望之清闲脱俗。南朝时期玉雕的鹤玲珑可爱,皎洁光亮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汉代鹤纹图已普遍地应用在青铜器,瓦当,画像石,月形印引,敦煌彩塑。青铜器——立鹤方壶,壶盖上部为重瓣向外翻仰,莲花形状装饰,中立一鹤,展翅欲飞,形象真实生动,体态轻盈。瓷器装饰中的鹤纹始见于唐代,越窑青瓷上有刻画鹤在云问飞翔“云鹤纹”的图案。明、清瓷器,景德镇窑青花瓷、五彩瓷、黄釉绿彩瓷上多见丹顶鹤。有云鹤纹葫芦瓶中鹤纹与寿字相配组成长寿画面,有黄绿彩鹤纹碗,鹤衔葫芦穿云而飞寓意福禄寿,还有仙鹤飞向海上瑶台祝寿称“海屋添筹”纹。明清时青花花鸟画中有不少画师喜欢在一些风景中添趣味小景,画一只鸣叫的仙鹤有超脱凡尘之感。明嘉靖青花云鹤八卦图瓶中的仙鹤由云纹环绕和八卦图相呼应,葫芦形的器皿与多层次的云鹤装饰珠联璧合,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清代的团鹤瓷盘上一只仙鹤在中间,周围全是山水人物,若瓷盘在手中旋转使人有种仙鹤在大自然展翅飞翔的感觉。在青花的纹样中仙鹤题材隐喻寄情以吉祥为主,也有道家文化内涵。 (二)丝织物中的鹤
丝织物纹饰中多用鹤纹和以鹤为主的吉祥图案。从宋代开始,出现用刺绣摹仿名家书画的做法,绣品注重逼真写实。明代的南绣面色彩清雅,北绣绣面装饰感较强,苏绣、粤绣、湘绣及京绣等四大名绣无一不以鹤作为主要的表现纹饰。另蜀绣、杭绣、鲁绣、汴绣、瓯绣等绣品也多以鹤为纹饰题材。文人学士常被喻为“鹤鸣之士”,象征贤才喻其高洁以“一琴一鹤”等吉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图为代表。鹤作为羽族之长,象征“一品”(一品为封建王朝官员最高等级),鹤性清高,常用作一品官补子的图案。“一品当朝”绘一仙鹤立于海潮中的山石上,以“潮”谐音“朝”寓意肩负重任,地位显赫,多用于祝贺场合,反映了封建社会以任途实现富贵荣华的价值观念。用鹤表示一品以太阳比皇帝,以鹤面向太阳即表示朝见皇帝之意。明清文官补服中一品,则用鹤纹显示出鹤在中国象征文化中的特殊的地位。
仙鹤题材在传统纹饰艺术中的地位特殊,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仍然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崔昊.东北地域山水画笔墨语言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2]崔昊.中国山水画的题材与表现.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 [3]马国良.丹顶鹤的文化现象.世纪桥:2005:04,10 [4]杨兆芬.鹤文化之探究.武夷科学:2006:06,15
[5]韩英杰.从清代文官一品补子看鹤纹样成因.大家:2012,02,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