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鹿的减法》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鹿的减法》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来源:意榕旅游网
【 导语】《⼩⿅的减法》是⼀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亮出来,花了整整⼀年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坚定的信⼼,坚持到底,⼀定会获得成功。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的减法》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学⼆年级语⽂《⼩⿅的减法》原⽂

  ⼩⿅住在河边,他要到对岸去,就得[děi]⾛很远的路,从⽔浅的地⽅过河。獐(zhāng)⼦住在半⼭腰,他要下⼭,就得花很多时间才能绕到⼭脚下。⼩⿅想造桥(qiáo),獐⼦想铺路。可是⼀想,完成这些⼯作得花整整⼀年的时间,他们都退却了。

  有⼀天,⼩⿅终于下定决⼼,开始造桥了。他从太阳升起⼀直忙到⽉亮出来,累得浑⾝汗(hàn)淋淋的。  獐⼦见了,劝(quàn)他说:“别⼲了,这要花整整⼀年的时间呢!”

  ⼩⿅抹(mǒ)抹汗说:“不,不到⼀年了,只剩(shèng)下三百六⼗四天了!”  “可是,我看不出三百六⼗四天和三百六⼗五天有多⼤的区别呀?”獐⼦不解地问。

  “区别⼤着呢!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jiānchí)做减法了,减去⼀天,就向成功(gōng)靠近⼀步!”⼩⿅很坚定地回答。

  獐⼦摇摇头⾛了。

  ⽇⼦⼀天天过去,⼩⿅的减法做完了。它的门前有了⼀座结实的桥,可以很⽅便地过河了。

  獐⼦呢,随着岁⽉的流逝(shì),他感到下⼭越来越费⼒了。“铺路吧!”獐⼦有时想,但想到得花⼀年的时间,他⼜发愁了。

【篇⼆】⼩学⼆年级语⽂《⼩⿅的减法》教案  ⼀、教学⽬标

  1、认识9个⽣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浪读课⽂。

  3、培养⼉童在困难⾯前不退却的坚强意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课时

  ⼀、实物演⽰,激趣引⼊

  1、出⽰实物“算盘”让学⽣观察珠算的减法。  2、导⼊新课。

  3、板书课题,读课题。  ⼆、初读课⽂,认读⽣字

  1、让学⽣⾃读课⽂,把课⽂读通顺、读流利,并注意把⽣字读准。  2、检查⽣字的读⾳,注意纠正学⽣的字⾳。  3、再⾃由读课⽂,注意不丢字,不添字。  4、给课⽂上序号,指名轮流读课⽂。  三、细读课⽂,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边读边想:课⽂写了⼀件什么事?

  2、⼩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由汇报,诵读感受,引导评价。  四、拓展延伸,领会深化

  1、⼩组讨论交流:你想对⼩⿅和獐⼦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或獐⼦,你会怎么想?  第⼆课时  ⼀、复习引⼊

  说说课⽂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指导朗读

  1、⽤⾃⼰喜欢的⽅式读课⽂。

  2、找出⼩⿅和獐⼦的说话,先练习读⼀读,再同桌分⾓⾊读⼀读。  3、⽤⾃⼰的话把这个故事说⼀说。  三、指导书写

  1、⼩组合作,识记字形。

  2、⼩组向全班汇报是怎样记住⽣字。  3、指导书写⽣字。

  4、⽤⽣字进⾏组词和说句。  四、巩固识记

  1、⼩组合作,互相检测。  2、出⽰⽣词让学⽣认读。  五、发展语⾔

  出⽰课后练习3,让学⽣说⼀说。  六、课后练习

  把⾃⼰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花篮⾥。【篇三】⼩学⼆年级语⽂《⼩⿅的减法》教学反思

  《⼩⿅的减法》是⼀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亮出来,花了整整⼀年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坚定的信⼼,坚持到底,⼀定会获得成功。

  教学时,我从课题⼊⼿,抓住学⽣的好奇⼼,学⽣急于知道⼩⿅做的是⼀道什么减法题,引导学⽣读课⽂,寻求问题的答案。原来⼩⿅想造桥,需要花整整⼀年的时间,他⼀天⼀天地坚持做下去,每做⼀天,就与成功靠近⼀步,他⽤这种减法,实现了⾃⼰的愿望。

  与之相反,獐⼦想铺路,但总是空想,不去⾏动,到⽼了也⼀事⽆成。

  这节课,我始终贯穿⼀个“读”字,运⽤多种⾏之有效的教学⽅法引导学⽣读书。如:默读、齐读、⾃由读、品读、分⾓⾊读、表演读等,让学⽣在读中培养语感,学会理解,学会思考,发散思维,悟情明理。

  整节课,我步步引导,渗透学法,运⽤插图等帮助学⽣理解重点、难点,引导学⽣理解⼩⿅减法的含义——坚持就会成功的道理,点燃学⽣的⼼灵之灯,培养了学⽣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