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健康教育系列 尿路感染健康知识宣教
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很多,与尿感有关的病因可归纳如下:1、尿路梗阻如尿道狭窄、包茎、尿路结石、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输尿管等出现尿流不畅,细菌不易由膀胱排出而大量繁殖,易发生感染。2、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如肾发育不良,肾、肾盂、输尿管畸形、多囊肾等;3、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如糖尿病(由于尿中的葡萄糖为细菌提供了营养)、贫血、慢性肾脏病、肿瘤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易于发生尿感;4、其它因素如尿道旁腺炎、阴道炎、包皮炎、前列腺炎等是尿感最常见的诱因。为了预防或减少复发机会,及时有效地治疗,应注意以下事宜。
一、心理:不能有急躁情绪,应保持良好心态,树立信心,愉快接受和配合各种检查和治疗。 二、饮食:
1、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水分的新鲜蔬菜、瓜果等,如西瓜、冬瓜、黄瓜、鲜藕、梨、赤小豆等。禁食葱、韭菜、蒜、胡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尿路的刺激。戒烟禁酒。
2、应多饮水,每日摄水量应在2500ml以上(含饮料、菜汤),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促进细菌和炎性物质的排出。
三、休息、活动:急性肾盂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均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消失、小便检查阴性。恢复期可适当活动,但要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四、用药:
1.抗菌药物治疗最为重要,应严格按医嘱用药。常用药物如头孢类、氧氟沙星等。
2.治疗期间,不可擅自换药、减量、过早停药或停药后不追踪观察,以免导致感染复发或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急性肾盂肾炎抗菌药物疗程常为10~14天。下尿路感染抗菌药物疗程常为5~7天。
3.慢性肾盂肾炎常需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疗程宜适当延长,通常治疗2-4周,可能选用一种药物采取低剂量长期抑菌治疗如呋南妥因,于每晚排尿后入睡前服用,治疗可长达6-12月。
五、检查:应正确留取尿标本,作尿常规、尿细胞计数和尿细菌检查。尿培养注意事项:
1)最好在用抗菌药前或停药后5天留尿标本。
2)尽量让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小时(为自然憋尿,不可喝太多水,)最好是清晨第一次尿。
六、出院:
1.因逆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女性尿道短,且尿道口距肛门近,易被粪便污染。故要注意外阴清洁卫生,特别注意月经期、妊娠期的卫生,如果发病与房事有关,可于房事后即排尿,减少感染的发生。女婴要注意尿布的清洁。
2.积极防治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重症肝病,慢性肾病,晚期肿瘤等;解除尿路梗阻如泌尿道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尿路狭窄等易感因素;积极治疗局部炎症,如阴道炎、前列腺炎等。
3.本病治疗期间及停药后复查随访甚为重要。急性肾盂肾炎用药前和停药后,均应作尿常规和细菌培养。停药观察期间,每周复查尿常规和细菌培养1次,共2-3周,停药后第6周再复查1次。
4.多饮水、勤排尿(每天尿量达到2000毫升左右)是最简便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在行尿路侵入性检查后应多饮水,并遵医嘱口服抗菌药,预防感染的发生。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