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 《东西半球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提问:1、我们生活在哪一个大洲? 2、例举几个位于亚洲的国家?
生:亚洲。还有印度、日本、泰国、朝鲜、蒙古等国家。 师:亚洲是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大家庭,它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亚洲人自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亚洲。
讲授新课:
板书 :一、世界第一大洲
师:展示“东西两半球图”,请学生指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生:上讲台,指图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讲述。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地理位置。请同学们观察“东西半球图”,找出亚洲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生:东半球和北半球
师:是完全位于这两个半球吗?
生:(有争议)不是。是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它的东北部有一小部分在西半球,东南部有一小部分在南半球。
师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半球位置。 师:(引导)了解一个地区(或大洲)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生:(读图回答)亚洲纬度大致范围是10°S~80°N。 师:亚洲周围有哪些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生:太平洋位于亚洲的东面,印度洋位于亚洲的南面,它的北面临北冰洋。
师:再找出亚洲周围有哪些大洲?各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生:(讨论后回答)欧洲位于西面,非洲位于西南面,北美洲在
东面,大洋洲在东南面。
师小结:通过以上读图分析,我们明确了亚洲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明确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后,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范围。
师:请同学们读“亚洲范围”图,说说亚洲与其他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生:(读图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尔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师:请大家读“东西半球图”,读出其它大洲大致的纬度范围与亚洲相比较,看
有什么不同?
生:与其他大洲相比,亚洲所跨续度最广。
师:请同学们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答:亚洲面积最大。
师:请大家来比较一下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用尺子量,计算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长。
师小结:通过以上观察和分析,我们对亚洲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用简练的语
言概括一下吗?
生: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师:(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人们根据地理方位
的不同、人文、
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了几个大区?请同学位结合活动内容3题完成。
生:(看6.4图后回答)亚洲共分成六个大区:东西、东南亚、南亚、中亚、
西亚、北亚。
师:中国位于哪个大区?与它同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师:中国位于东亚。还有蒙古、日本、朝鲜、韩国。
师:读6.4图,观察其他的几个大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生:其它的五个分区都与中国接壤。北临北亚,西邻中亚和西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地理位置,还知道了它是世界第一大洲,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地方。
小结:略 板书设计 一、世界第一大洲 半球位置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面积最大
2、世界第一大洲 跨纬度最广
东面距离最长 3、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的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通过读图、观察、分析、讨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亚洲地形》挂图、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播放《亚洲雄风》这首歌的同时放一段有关亚洲的自然环境
的录像,让学生先从整体上去感受亚洲的雄姿来导入新课,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板书:二、地形和河流
师:展示“亚洲地形图”。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师:观察图下方海拔高度表,分组讨论、判读地形图中不同的颜色各表示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各代表什么地形?
生:(分组回答)第一组:深褐色表示海拔在3000米以上,桃红色更高达5000米以上。这两种颜色都位于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上。在青藏高原的南部边缘分布着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第二组:深黄色表明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主要位于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上。
第三组:绿色和浅黄色表明海拔在0-1000米之间,主要位于亚洲四周。其中亚洲北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亚洲东部的华北平原,海拔在200以下;印度河平源和德干高原位于亚洲南部,海拔1000米以下。
第四组:伊朗高原位于亚洲的西部,海拔在1000-2000米;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下;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位于亚洲东南部,海拔约在1000米以下。
师:根据以上同学们的读图回答,你们能看出亚洲的地形有什么
特点吗?
生:(讨论总结回答)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师:(引导)还有一种地形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某一区域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是哪种地形图呢?请同学们看6.7图、6.8图。
生:地形剖面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6.7图、6.8图,说说亚洲和北美洲地势在东西方向的变化特点?找出他们二者的区别?
生:(读图、分析回答)亚洲的地势在东西方向,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师:同学们答得对,同学们还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方法去判续非洲、南美洲、欧洲等大洲的地形特点。
师:(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你能例举亚洲有哪些大江大河吗?
生:长江、黄河、恒河、珠江等。
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观察6.5图“亚洲地形图”。想一想亚洲这些大江大河多发源于什么地区?流向哪儿?举例说明。
生:(观察讨论后回答):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区,流向周围地势较低处,最后流入海洋。有的同学说我国的长江、黄河发源于中部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有的说恒河、印度河发源于亚洲中部山地,由北向南流入印度洋; 有的说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也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
师:由此可见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生:多发源于中部地势高处,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 师:问为什么亚洲河流会这样分布呢?
生:受地形影响。因亚洲地势中高周低,导致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流向周边海洋。
师: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同学们在6.5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并结合阅读材料中的有关资料,了解其特征。
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讨论、读图、分析,我们认识了亚洲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知道了许多亚洲的世界之最。请同学们想一想、练一练:
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高原。
②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最深的湖泊 。 ③亚洲的地形特点: ,河流的分布特点 。
④世界陆地表面的最高点是 最低点是 。
板书设计 二、地形和河流
1、亚洲的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
2、亚洲的河流分布特点: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