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探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堂塑堂堕墨墨塑墼! 总第458期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探究 口关丽兰 摘要:高校探索符合'3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教育形式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契 -合省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教育形式应该具有教育方式的间接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教育对 象接受的自主性等特点,本文以燕山大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的实践为例,具体分析如何依据当代大学 生的思想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作者简介:关丽兰,燕山大学讲师。(河北秦皇岛066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3)06-0022—02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眼界开阔,自主性强,适合当代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教育方式的间接性、教育 内容的渗透性、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教育对象接受的自主 性等特点,即应该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 现实生活中通过“看、听、问、查、思”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国 家、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辩 证看待国情、党情,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亲身实 践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化。2008年和2009年分别是改 育。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分析和总结思想 政治教育实施的经验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个重 要内容。燕山大学近几年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依托, 革开放30周年和建国60周年,学院借此时机,分别以“改 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和“新中国成立60周 年:发展、成就与问题”为主题,开展2008年和2009年的暑 从实践化、学术化、形象化和自主化几个方面着手,探索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 一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 动时,教师全程指导,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从选题、立 项到实地调查,再到形成报告和结果分析一系列实践活动 环节中去,引导学生在暑期深入到家乡的社会生活中实地 、以重要纪念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社会实 践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化 社会实践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生动性、丰富性 弥补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的不足。以社会实 调查改革开放和新中国成立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学生通过 自己的调查感知社会现实,加深了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 践活动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方式是间接的, 教育的目的是内隐的,教育的内容融合在活动中,学生是 在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教育,这是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 育的有效途径。而利用重要纪念日、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思 认知和理解,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201 1年恰逢 “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9O周年,学院以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喜迎‘十二五’开局”为主题,组织社 会实践,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社会的调查来学党史,知党情. 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优势,重要纪念日、重要时间节点影 响范围广、关注程度高,形成了具有特殊教育意义和独特 了解“十二五”规划,关注民生。2012年学院以文化产业发 展为主题组织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当前的产业发展现状, 利用重大纪念活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创 新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二、针对学生的自我需要。就社会热点问题、重大历史 教育内涵的教育资源。如果将社会实践与国家政治生活 中的重要时间节点、重要纪念日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充分 发挥社会实践的生动、丰富性,又能发挥重大纪念活动的 影响力,能很好吸引学生投入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受 教育。以重大事件、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大学生思想 事件举办专题讲座,使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化 以专题讲座为载体,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重大历史事 件开展专题讲座,学术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能契合大学 生的需要,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专题讲座是针对某一个 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把课堂教学与社 会调查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在课堂上讲授马克 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另一方面,每年暑 期利用重要纪念日、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鼓 励学生关注社会正在发生的新鲜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 20l3・6 问题展开的比较全面深入的讲座。专题讲座往往由某一领 域有专门造诣的学者主讲,这些学者一般都对人类思想文化 有自己的研究与见解,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因此能在现场营 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这种学术氛围相比较意识形态教育氛 堂堡堂堕里星塑墼!!! 总第458期 围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学者的严密论证和旁 征博引既能启迪人心智,又能开阔人眼界,这样就可以把 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寓于学术探讨之中。另外,重大事件 四、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理论书籍和文学作品,在读书 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自主化 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有关民族发展历史、共产党 和社会热点问题涉及到文化、政治、经济方方面面的丰富 理论知识和多彩的现实,围绕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热 点问题开设专题讲座,深入讲解那一时期的中国政治、经 济、文化背景,这足以吸引喜欢思考和探索的大学生。 白2010年起,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弘扬主旋律 为主旨,充分调动学生社团的积极性,以学生社团组织马 克思主义研究会为活动承办组织,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为学术依托,举办“红色旋律”讲坛。纵观已经举办的32期 “红色旋律”讲坛,我们看到,讲座主要是针对重大历史事 件和社会热点问题展开理论联系实际的诠释分析。如专题 讲座“较量——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是以重 大的历史事件为主题,来传道授业、解疑释惑;讲座《走出成 长的烦恼——“十二五”规划解读》则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切入 口,把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国家民族发展前途结合起来,坚定 青年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的信念,而讲座 “话语权斗争中的南海问题”“核写的故事,无盐的结局—— 抢盐风潮与国民素质论辩”“从《潜伏》看信仰的力量”“爱恨 交织说美国”,到针对黄岩岛事件举办的“黄岩岛事件三问” 讲座,都是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切人马克思主义思想、爱国主 义思想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共同理想教育,这些讲 座话题尖锐、形式生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深刻 的思想、饱满的情绪、昂扬的精神、充满理性思辨,又洋溢着 理想主义人文色彩的宣讲深深吸引着来听讲座的学子。 三、引导学生赏析红色经典影片,使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化 思想政治教育应力图教育方式的间接性,内容的内隐 化,既寓教于乐,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一种生动形象的教育 方式中。在大学生中播放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充分挖掘红 色经典影视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寓教于乐,使思想政 治教育生动形象化的有效途径。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2011年起每两周举办一 次红色旋律影苑活动,这个活动不只是给学生播放优秀的 革命题材电影,还有专门的教师针对电影作品进行评析。 影视欣赏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3O分钟播放精选的电影片 段,教师梳理完整剧情;60分钟,教师生动解读评析电影; 20分钟,师生思想互动。播放和赏析的影片如《大浪淘 沙》,展现的是大革命前后中国青年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 为了追求真善美、追求民主与自由而奋斗拼搏的故事,这 是一个执著追逐真理,追逐理想和信仰的故事,赏析电影 就是回忆那段如火如荼的革命历史,倾听那个时代青年的 思想声音,影片感人的故事和教师精彩的评讲给学生上了 一堂生动的理想信念的课。光影和讲台交相辉映中大学 生感受到了主旋律的魅力,受到了理想信念的教育。 史等书籍,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书籍,通过阅读进行 学习和自我思想教育。理论的伟大在于它常常令阅读者 思维茅塞顿开、心灵豁然开朗,但是很多人觉得纯理论书 籍枯燥,读不下去。针对这种情况,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教师组织读书会来指导学生阅读。燕山大学马克思主 义学院在每次的读书会上,会选派几名教师,精选一个主题, 布置学生阅读的书目,并且在读书会上先由老师就这一主题 谈谈自己的看法。以题目为“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从中 东北非看世界局势、寻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第三期读书 会为例,辅导教师围绕第三期读书会“信仰”的主题,布置 阅读书目,书目中既有西方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著的《基 督教的本质》,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著的《新教伦理与资 本主义精神》,也有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辜鸿铭著的《中国人 的精神》,中国当代著名学者金宜久主编的《当代宗教与极 端主义》等。学生在阅读相关书籍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和 教师讨论,教师在讨论会上不仅会评析相关书籍,还会就 学生阅读中的问题答疑解惑。实践证明,这种由教师指导 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阅读方式,有效地带动了学生的阅 读活动。读书会活动开展以后,图书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书籍、西方经典政治理论书籍和当代政治理论书籍成了学 生借阅的热门书籍,而学生的这种理论积淀是思想政治教 育中自我教育的基础。 很多优秀文学作品是时代的缩影,包含着丰富的思想 政治教育资源,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形象性以及艺术性特 征有利于蕴含在作品中的思想和政治观念传播的视觉化、 形象化、艺术化。如果能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好的文学作品 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将会深入学生头脑,融入学生灵魂。 文学作品往往呈现和刻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教师应通 过读书会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的思辨能力,学 生如果能在阅读时对作品反映的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此 及彼的探索和思考,分析事物的因与果、利与弊,经过判 断、推理,认清事物的真相、生活的本质,就达到了自我教 育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谁用现成的价值观灌输给 学生,也没有强加给学生某种价值选择,而是让他们充分 享受自我教育、自我选择的权利,这样,读书和受教育就是 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参考文献: f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责任编辑朱婧婧 201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