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审定版)
一、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各题。
小岛失踪之谜
①20世纪90年代第一个春天,一个自称地质学博士名叫哈斯顿·舒尔茨的人,在柏林向记者们发表了一番惊人的讲话:“我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证实外星人每年都从地球上盗走15~20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小岛。”他还说:“这些被盗走的岛屿都是无人居住的,但有人居住的岛屿被盗也只是时间问题。”
②那么,为什么外星人要盗走小岛呢?舒尔茨认为,外星人要研究地球,他们肯定会收集我们的土样。而盗走整个岛屿,不仅能够得到土样,而且还能得到更多的研究对象,比如上千种小动物和微生物等。
③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④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确实发生过神秘失踪的情况。不过,造成小岛失踪的并不是什么外星人,而是一种巨大的星鱼。
⑤星鱼就是我们熟悉的海星,属于棘皮动物。它们通常有5个腕足,但也有10个、13个、16个、20个甚至45个的。
⑥生活在南太平洋中的巨大的星鱼,直径超过1米,样子就像一只大圆盘。它们的身体四周长有16条攫取食物用的腕足,每条腕足上都布满了毒刺。当它们游动时,就像一只旋转的盘子,因而被当地的人们戏称为“水中飞碟”。这种星鱼以珊瑚和珊瑚礁为口粮,而且胃口极好,一条星鱼一昼夜能够吃掉2平方米面积的珊瑚礁。因此,当它们对珊瑚礁小岛群起而攻之时,常常会使那些小岛在不长的时间内瓦解消失。有一些大的珊瑚岛则因为根部被咬断而成为无根之岛,在强大的海流冲击下,漂离了原来的位置。澳大利亚科学家在空中拍摄到的一系列照片显示,有些海岛竟漂离原来位置好几海里呢!
⑦原来,巨大的星鱼才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 1.提出自己的疑问(至少一处),写在文中相应位置上。 2.边默读边作批注(不少于三处),批注在文中相应位置上。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 21
(1)哈斯顿·舒尔茨发表的“外星人每年都要从地球上盗走15-20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小岛”的论断是错误的。(_____)
(2)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不到一年的研究就揭开了小岛失踪之谜。(_____)
(3)“星鱼”,顾名思义,就是只有5个腕足,像五角星一样的鱼。(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罪魁祸首”的意思。 罪魁祸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围绕“小岛失踪之谜”讲了哪几方面内容,试着给短文分段,用“△”标在段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第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竹林
我爱鸟语花香,更爱眼前的这片竹林。
又一次走进竹林,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心都醉了。单听微风中竹叶的窃窃私语,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声音的动人。眼前一片绿色,青翠欲滴。绿是生命的象征,竹林里生机勃勃,真让我陶醉。
2 / 21
鸟雀在竹枝间欢蹦乱跳。它们这儿一声,那儿一调,上下呼应,远近附和,清脆婉转。细看,这些鸟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噢,它们今天是在竹林里开歌咏会,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鸟儿见到我,有的羞答答地躲进竹叶里;有的大胆地站在枝叶上,向我点头致意;有的对我的到来并不惊奇,仍在唱着自己的歌。我不禁鼓起掌来,为它们的表演叫好。这下可不妙,它们害怕了,乱糟糟地叫成一团,好像在问:哪里来的庞然怪物,到这里来捣乱?
有鸟语便有花香。花儿有名的,没名的,朵朵艳丽而芬芳。低头看去,花儿朵朵,一簇一簇的。我真担心,看多了,我的眼睛会被染成五颜六色。不过,染了彩也好——看多彩的世界就更方便了。有了鲜艳的花儿,生活中就有了芳香,人世间便充满了温馨。禁不住,我俯身摘下一朵,放在心口。我真希望它能变成我的灵魂。
最妙的是,竹林间竟有一条小河。河水叮咚,更衬托出林中的寂静。偶尔有阳光从竹缝中跳到河面上,顿时,小河波光闪动,光芒直刺我的眼睛。河中的小鱼儿异常活跃,在河水中忽上忽下地蹿动着。清澈的河水蜿蜒东去,带着岸边的鸟语花香,去向太阳问好。
我不是第一次来这竹林,但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如果真有来生,我真想成为这里的一株竹子,永远扎根在这里。 1.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翠(______)滴 世外(______)(______) 五(______)六(______) 欢(______)乱(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竹林醉人图。进入竹林时,作者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来仿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作者说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3 / 21
蚂蚁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 )摆动得特别(猛烈 热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 分析)。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 )它们闻到这种气味( )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用“\\”将文中( )内不合适的词画掉。 2.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请写上序号)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第三自然段用了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内容是否正确,对的在( )里打“√”。 (1)如果把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 (2)蚂蚁传递消息靠声音。( )
(3)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 6.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自然是十分神奇的,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趣事呢?请介绍一下。
4 /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课内阅读。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节选)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鸣啊鸣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1.“砸锅”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总算”一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表演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dī tí)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如果)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nèn nèng)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 宁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5 / 21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zì zhì),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cào zà.o),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粗糙——(________) 奢侈——(________) 坎坷——(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的句子请你再仿写一个:_______________。
4.蟋蟀出来吃草,它不吃洞口地方的那丛草的原因是( ) A.那丛草好看 出口
5.以上两段文字的观察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那丛草遮阳
C.那丛草可以遮蔽洞口的
六、 阅读理解。
爬天都峰(节选)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第一段话开门见山,交代了时间是 ,地点是 ,人物有 ,事件是 。我也要仿写一句话,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用“ ”画出描写天都峰“高”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天都峰“陡”的句子。作者描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是( ) A.费美天都峰的景色 B.突出爬天都峰的艰难
3.片段中“啊、哩”这两个语气词表现了“我”____________的心理。
6 / 21
4.对“我爬得上去吗?”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能爬上去。 B.“我”不能爬上去。
C.“我”不一定爬得上去。说明自己没有信心。
七、 课外阅读。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下面的选项中描述日出前后天空颜色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鱼肚白→淡红色→火红色 B.鱼肚白→火红色→淡红色 2.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填空。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写出了太阳的形态特点。
(2)“不断”“越来越圆”“终于”这些词语体现了太阳上升过程中的________和太阳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7 / 21
(1)日出时太阳的形状变化顺序是:一条弧形的边→半圆形→火球。(____) (2)本文抓住日出前后天空颜色的变化和观看时的感受这两方面写了泰山的日出。(____)
4.这篇文章和《海上日出》在写法或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列举一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云彩带来的信息
云是天气的脸面,它为我们带来了天气变化的信息。晴空万里,朵朵馒(m.á mán)头云挂在天边,时消时长,这是淡积(jī jí)云,是晴天的象征;像高.山挺立,直插蓝天,头披白发,口鸣雷声,腰围闪电,这是积雨云,预示着急风暴雨即将到来;遥望天际,座座城堡,点点炮台,这是堡状云,预示未来几天将有风雨;日落西山,彩云片片,或红或紫,渐散渐消,这是层积云,表示明天仍然是晴天:千丝万缕,拖尾带钩,这叫钩卷云,民间有“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的谚语。
其实,对天气更有指示意义且最有用的,还是云的“副产品”,如彩虹高挂,霞光万道。它们不仅为天空增添了奇妙的景色,而且告诉人们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
虹,是太阳光照射在云中水滴上产生的光线折(shé zhé)射和反射现象,.它总是出现在太阳的对面。因为“虹云”水汽含量充沛(pèi)且水滴直径较大,所以有“东
虹日出西虹雨”之说。
晕(yūn yùn),是由日光或月光穿过云层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
圈。它的出现,表示不久天将变坏,或风或雨。因此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谚语。但并不是日晕只出雨,月晕只出风,在时间上也不一定正好如此。
华,是太阳光或月光透过有间隙的云块,其周围出现的比晕小的光环,这是一种
8 / 21
光线的衍射现象。民间有“大华兆(zhào)睛,小华兆雨”的说法。 霞,是日出或日落前后天空及云层出现的光彩。由接近地平线的阳光经大气中灰尘、水分和气体分子散射后的剩余色光形成。“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大家热悉的一条谚语。之所以说早霞有雨晚霞睛,是因为早霞时,水汽充沛的云在西方,将向本地移来,相反水汽充沛的云在东方,将远离本地。
此外,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看云识天气的谚语,它们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了解它们,会对你的生活有所帮助。
1.用“ ”在文中括号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不同形状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请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淡积云 堡状云 钩卷云 层积云 晴天 有风雨 有雨
3.文中提到了云的______种“副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谚语,并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民间还有谚语说“云往东,一场风;云往西,水汲汲;云往南,水飘船;云往北,晒棉被。”假如你出门前看到云往西飘,你应该做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观日落
我最爱看日落的景观。今天我又登上楼的最高点,观赏日落。
我抬起头,只见那万里的晴空本来是淡蓝色的,像明静的湖水,现在越来越蓝,越来越浓了,简直像画家在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太阳已斜靠着西山,它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露着红红的脸蛋。在它的周围,有一束束灿烂的光,一圈圈柔和的圆晕,它身边的天空却呈现出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镶嵌在天边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披上一层金光,显得分外壮观。
过了一会儿,太阳的光更柔弱了,可它的脸颊更红了,像个大红球,向着天空,向着地面,向着山峦喷出了红艳艳的嫩光。它身边的晚霞不断地扩大着
9 / 21
范围,在更换着锦衣,粉红的、红的、紫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霎时间,艳丽的晚霞弥漫了大半个天,像铺开了一副巨大的瑰丽的绸缎。
太阳慢慢地向西山背后退去,最后只一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它身边的晚霞也在归林的鸟雀声中收起最后一丝光泽。我凝视着天边,我的心久久陶醉在这日落的景观之中……
1.本文主要运用了 修辞手法。在文中用“ ”画出一句。
2.作者按_____顺序描写了日落的景色。由于作者抓住日落时太阳的_____,先写太阳像__________,再写太阳像______,最后写太阳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日落的壮观景象。
十、 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 2.第2段画“ ”句子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 3.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10 / 21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 C.太阳光的奥秘 D.大自然
十一、 课外阅读。
美丽的童心
在十里山村,有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她,就是富家村十二岁的少先队员,“全国学赖宁”奖章的获得者欧阳志红。她不是雷锋,但是,她身上却闪烁着同雷锋一样的光芒。这光芒,给小小的山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温暖和快乐。
1989年初,相邻的尹家村大西桥工程,因为缺少资金,半路停工了。小志红想:“每年涨大水时,河对岸的同学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河水发愁,涨几天水,就要耽误几天课。”于是,她取出父母给的50元压岁钱,交给了尹家村党支部书记,以支援大桥工程。尹家村沸腾了,几天时间,全村就为大桥集资上万元。大桥如期竣工以后,乡亲们在桥旁立了一块捐款纪念碑,第一个名字就是欧阳志红。
去年,在开展读书读报活动中,欧阳志红征得父母的同意,在家里腾出一间房子,办了个“红领巾图书室”。为了这个小小的图书室,志红带着弟弟在课余时间摘茶叶、捡破烂儿,用劳动换来的70元钱把图书室装饰一新。爸爸妈妈非常支持,还为图书室订了四十多种少儿报刊,购买了几十本书。爷爷精心制作一个玻璃镜屏,上面写着:“播美德良种,育四化新人。”从此富家村的孩子们又多了一份快乐。
欧阳志红心里装着的人和事真不少:小同学的衣服扣子掉了,她给缝上;邻家大爷生病要服药,她给代买;哪位小伙伴付不起学费,她给代交。
几年来,在欧阳志红的带领下,同学们都能自觉地加入到“送温暖”的行列中来,把温暖送到全村所有残疾人和“五保户”身边。十里山村的人都说,小志红有一颗美好的童心。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1 / 21
竣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饰一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的结构顺序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3.文章重点写了哪几件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下面哪一种概括得好。( )
A.这篇短文记叙欧阳志红为山村人民带来温暖和快乐的事迹,赞扬她处处关心同学的优秀品质。
B.这篇短文记叙欧阳志红为山村人民带来温暖和快乐的事迹,赞扬她关心家乡建设,乐于助人的美好童心。
C.这篇短文记叙欧阳志红为山村人民带来温暖和快乐的事迹,赞扬她热心帮助残疾人和“五保户”的奉献精神。
5.读了短文你对欧阳志红有怎样的评价,受到什么启发?请你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英雄战败大力神
①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地上的人们过着穿树叶、吃野果的苦日子。
②天上有位好心眼儿的阿番神,他非常同情地上的人们,于是背着天王,偷偷地打开天门,把天上五谷的种子,悄悄地撒到了人们生活的大地上。
③由于得到了阿番神的帮助,因此人们种出的庄稼茎秆粗壮,颗粒饱满。每到庄稼扬花的季节,远远望去,庄稼就像成群的绵羊,白花花地铺满了山坡,盖满了平坝。到了收获的时候,打谷场上一片繁忙,一堆堆的粮食被运进了仓里。从此,地上的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④这件事后来被天王知道了,非常生气,召来大力神,命他到人间,把人
12 / 21
们丰收在望的庄稼全部毁掉。这个大力神非常忠于天王。月黑风高的时候,他降落到人间,来到庄稼地里施展威风,手拔脚踏把庄稼毁了个一塌糊涂。
⑤当大力神正在那里发威时,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质问大力神。大力神依仗着自己一身的力气,蛮横地说:“我是天上的大力神,浑身都是力气。你们地上这些可怜的人们,谁敢和我比摔跤?”
⑥大力神正威吓着人们,忽听一声大喊:“慢着,别逞凶!”这一声喊把大力神吓了一跳。人们抬头看去,只见一个裸露着上身、腰间扎着一根腰带的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浑身上下黑油油的,一块一块的肌肉凸着,简直如半截黑铁塔。原来他是英雄朵阿惹恣。“要摔跤,我们找块宽敞的地方去。”说完,朵阿慈恣头也不回地朝深深的老圭山走去。接着,大力神和众人也跟着他来到圭山头上。
⑦大力神和朵阿惹恣在圭山头上展开了较量。他们整整扭摔了三天三夜,突然,朵阿惹恣一下失了手——膝盖着了地。大力神瞅准机会拼命压下来,想把朵阿惹恣压翻在地。朵阿惹恣单腿跪在地上,在地上压出了一个深深的坑。
⑧眼看大力神就要胜利了,只见朵阿惹恣收腰,吸气,双手卡住大力神的腰腿,猛一用力站了起来,乘势将大力神举过头顶,并远远甩了出去,直甩到十几里外的独石山边,在平地上挤出一条长长的深沟来。
⑨这一下大力神可丢尽了脸,再也不敢耍威风,只好灰溜溜地回天上去了。
⑩从此,每年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摔跤仪式,来庆祝自己的胜利。 1.这是一个彝族神话故事,故事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记叙,主人公_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__的英雄。
2.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和分析,填写短文的主要内容。
事情的起因:阿番神帮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天王派大力神到人间破坏庄稼。 事情的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情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主要体现了古代彝族人民怎样的情感?( ) A.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恨
13 / 21
B.对蛮横、无情的天王和大力神的憎
C.对善良的阿番神的感谢
D.对英雄朵阿惹恣的赞赏、敬佩
4.第③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____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5.短文在描写英雄大战大力神的过程中,有一个句子体现了神奇的想象,用“ ”画出来。说一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十三、 课外阅读。
蜜蜂与排雷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味。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1.从短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大显身手,本文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这一方面。
2.本文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3.善于捕捉关键词,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文中画线句子的关键词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利用动物本能或运用仿生学造福人类的事例有很多,我们学的《蝙蝠和雷
14 / 21
达》一课就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运用蝙蝠______________定位的原理,研制出雷达。
十四、 阅读训练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 休息)时,他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盼望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 载 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国去了。
后来,鲜花盛开了。高尔基看着(zháo zhuó zhe)窗前怒(lù 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像鲜花啦 好的思想啦 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 那么 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 须)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是啊,“给”永远比“拿”愉快!
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第3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 的意思是________ _;“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 。
十五、 记叙文阅读。
美丽的规则 15 / 21
那是一个傍晚,我们乘着一辆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往南端的费菲律普岛赶。费菲律普岛是澳洲著名的企鹅岛,我们去那看企鹅归巢的美景。
从车子上的收音机里,我们知道,岛上正在举办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大赛。司机和导游是中国人,听到这消息后显得忧心忡忡。因为根据估计,在我们到达企鹅岛前一个小时,这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就要结束。根据我们的经验,到时候,观众散场,会有成千上万的汽车往墨尔本方向开。因为这条路只有两车道,我们都担心会塞车,而真正可以看到企鹅归巢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如果因为塞车而耽误了时间,我们就会留下永久的遗憾了。
司机加快了车速,虽然时值傍晚,夕阳如血,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宽阔的海天之间,云彩无比的迷人,可是我们都没有心情欣赏或下车拍照,只是担心着一个问题:会不会塞车?会不会因此与美丽的企鹅失之交臂?
担心的时刻终于来了。离企鹅岛还有60公里时,对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流。其中有汽车,还有无数的摩托车。那可是一些特别爱炫耀自己车技的摩托车迷呀!他们戴着钢盔,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
此时此刻,目力所及,从北往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可是由南往北开的车何止千辆!我们都紧张地盯着对面开来的车辆。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我们双方的车子却依然行驶得非常顺畅。
我们终于开始注意到,对面行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平衡”“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
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要知道这里是荒凉的澳洲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看起来毫无约束力的白线。这种失衡的图景在视觉上似乎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可是我却渐渐的受到了一种感动,我多么希望同样的场景尽早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
夜幕降临了,所有的车都打开了车灯,看着那来自对面一侧的流动的车灯,我感到了一种无言的美。我必须说,那是我平生所见过的最美丽的景观之一,它给我留下的印象,甚至要比后来我们如愿看到的场景——暮色之中,可爱的、憨态可掬的小企鹅从脑海里浮现出来,然后摇摇摆摆地踏上沙滩,一路追逐着回到沙丘巢穴——还要深刻。因为,我从那条流淌的车灯之河中看到了
16 / 21
规则之美、制度之美,以及人性之美。
1.作者经历的这件事中,情绪和感受不断在变化。请根据内容和提示,填出变化的情绪和感受。
(________)——意外——(______) 2.读短文,完成填空。
(1)短文中极不“平衡”的车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规则之美、人性之美”不仅是指______________,也指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表示“看”这个意思而不出现“看”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人们遵守规则体现规则之美、人性之美,请你也为公路设计一条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 A.无论是何时何地都要自觉遵守规则。 B.我们在国外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C.出外旅游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D.美丽的景观是令人难忘的。
答案
1、
1.生活在南太平洋中的巨大的星鱼,直径超过1米,样子就像一只大圆盘。它们的身体四周长有16条攫取食物用的腕足,每条腕足上都布满了毒刺。(这两句话采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2.那么,为什么外星人要盗走小岛呢?舒尔茨认为,外星人要研究地球,他们肯定会收集我们的土样。(采用了设问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想读下去的兴趣。)星鱼就是我们熟悉的海星,属于棘皮动物。它们通常有5个腕足,但也
17 / 21
有10个、13个、16个、20个甚至45个的。(这句话写出了星鱼的特点。)原来,巨大的星鱼才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对文章进行了一个总结,点明了主题。) 3. √ × ×
4.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的根子。
5.①-②提出小岛为什么失踪的问题;③-⑦具体写小岛失踪的罪魁祸首是巨大的星鱼。
6.舒尔茨说外星人为了研究地球而盗走了南太平洋上的小岛。 7.先提出问题,再回答,引起读者注意 8.不能主观臆断;要注重调查研究。 2、
1. 苍 欲 桃 源 颜 色 蹦 跳
2. 鸟语 花香 小河 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心都醉了 3.拟人。院子里的桃花开了,有的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嬉戏打闹;有的羞涩地打着骨朵不肯露出笑脸;有的大大方方地立在枝头之上和人打招呼。 4.因为竹林像个世外桃源,有着醉人的美景:欢蹦乱跳的鸟雀、五颜六色的花朵、蜿蜒流淌的小河,这一切都让作者留恋不肯离去。 3、
1.热烈 辨别
2.如果……就…… 只要……就…… 3.C 4.设问 5.(3)√
6.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很有价值。
7.海市蜃楼很美丽,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4、
1.表演失败了
2.“我”演的老虎太窝囊了
3.“总算”一词说明了时间漫长,反映了“我”内心的焦虑。 4.因为“我”表演时十分紧张和无措。
18 / 21
5、
1.tí 如果 nèng 宁静 zì cào 2. 光滑 简朴 平坦
3. 拟人 早晨,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4.C 5.从外到内
6.因为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很简单。 6、
1.假日里 黄山的天都峰 爸爸和“我” 爬天都峰 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看动物表演。
2.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B 3.害怕 4.C 7、 1.A
2. 比喻 太阳 火球 艰辛 顽强的生命力 3. √ ×
4.这两篇文章在描写晴天日出时都写到了天空的颜色、太阳的形状、动态和光华的变化。 8、
1.mán jī zhé yùn
2.
3. 四 虹、晕、华、霞
4.画出: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东虹日出西虹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大华兆晴,小华兆雨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示例:“大华兆晴,小华兆雨”的意思是大华预兆着晴天,小华预兆着雨天。
19 / 21
5.应该准备雨伞或雨衣、防雨的鞋子等。 9、
1.比喻。它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露着红红的脸蛋。 2. 时间 颜色 害羞的小姑娘 大红球 跳入西山 10、
1. 设问 引出主题 2.举例子
3.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4.A 11、
1. 竣工指大西桥工程工程完工 装饰一新指把图书室打扫得很干净,打扮得很漂亮,像新的一样。 2.C
3.文中详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欧阳志红带头为尹家村大西桥工程捐献压岁钱;第二件是欧阳志红装饰、开办图书室,为孩子们增添快乐。 4.B
5.欧阳志红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姑娘,读了她的故事使我明白了“帮助他人手留余香”的道理,今后我也要向欧阳志红学习,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12、
1. 事情发展 朵阿惹恣 勇敢善战
2. 朵阿惹恣和大力神比赛摔跤,大战了三天三夜。 朵阿惹恣战胜了大力神。 3.D
4. 比喻 庄稼茁壮成长、丰收在望
5.眼看大力神就要胜利了,只见朵阿惹恣收腰,吸气,双手卡住大力神的腰腿,猛一用力站了起来,乘势将大力神举过头顶,并远远甩了出去,直甩到十几里外的独石山边,在平地上挤出一条长长的深沟来。
示例:这样写的好处是把朵阿惹恣战败大力神的过程描写得更加惊险刺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 / 21
13、
1. 污染控制 环境监测 寻找地雷 寻找地雷 2. 容易训练 吃苦耐劳 准确性高 3. 嗅觉 敏锐 4.超声波 14、
1.划去:休息 盼望 裁 载 zháo zhuó lù 须 2.绽放
3.“ , , , , , …… , ! ” 4.是给予、奉献; 索求;
要以奉献为乐,不要只想着自己的个人利益;要为大众谋幸福,为社会作贡献。 15、
1. 忧心忡忡 感动
2. 车道的两边,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 规则对人们的约束力 人们自觉遵守规则的人性美 注视、盯着、注意 3.不越线,不超速,不鸣笛。 4.A
21 /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