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交流 初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和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镇中学刘爱平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不同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历史观,特剐是这种历史观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少有 涉及;这种以掌握为主的学习,仅仅满足于应试,满足于了解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形成了“空壳历史”;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在于学习学完了这一阶段的历 史知识后,并没有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冲击,从延续性上说过一段时间就可能忘了,记忆和遗忘是人的特点,但是历史知识可以忘却,由历史教学中培养的历 史观不会忘却,它会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对其人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历史观 从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过程来看,许多历史教师满腹经纶、学车五 并培养历史观,这与我国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目的 富,在历史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历史知识,学生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从教 学的应试角度来说,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历史知识点的学习任务,阶段性的 学习完成后,许多学生就把课本一扔,加上历史并非主课程,在升学考试中 的比例不高等因素,也导致学生关注度不高,笔者从调研中发现,学生学习 历史知识一般还是死记硬背,并没有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形成 自我的历史观,这种缺失导致历史教学效果的落后,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对于 学生学习的价值。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 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 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生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 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 上说,历史观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 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观的形成,学生 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分析出这种历史 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说三国,首先会阐述的是三国的 文化,为什么要说三国的文化,就是不说三国的文化不足说以三足鼎力的局 面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这种背景下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形成了三国特有的 历史观,所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深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不能准确的 形成和I判断当时的历史观,当时的历史jl【ll同样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反 作用。所以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观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核心,反 之就是形式主义,表面文章 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又分析当时的历史背 景,自然学生更能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观的形成的条件和意义,从学习思维 上说,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往往能唤醒学生对于历史的好感,对 于历史人物的评论,不管这种评论对与错,都与学生本身的世界观形成了对 照和冲突,把历史还原为历史,把文化还原为文化,把历史文化与学生自我 的世界观相互作用,就能发现,历史并不是古老的,古老的并不一定是历名, 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看,过去的历史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的形成,他们通过知识的 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更通过思维和训练和历史观的培养来达到对自我人 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除了授知也要授 智,这个智是智力的智,更是智慧的智。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存在问题分析 初中开展历史教学足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理念的,初中需要通过历史课 的学习来开阔眼界,历史不是陈旧的,特别是要明白这一点,许多学生认为 历殳是陈旧的,从而觉得学习过去的东西有用吗?笔者从调研中发现,历史 知识学习好的部是对人生特别有规划的,因为这些学生明白,对于今天来说 昨天就是历史了,所以学习要规划,人生更要规划,从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 来看,主要是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历史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 许多历史教师,非常认真的进行备课,很用心的在课堂上讲课,把历史 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历史观 是为了考试过关,缺乏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达到和满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 事件的历史观的深入了解,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观,物质决 定意识,历史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这种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 习历史知识深度不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 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再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 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 人物的历史观,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2、历史观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 许多历史老师也会讲到历史事件时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 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起因说,把起因说定义为历史观是狭隘 的,历史起因可以说是历史观的一个变因,但并不是成熟的历史观,成熟的 历史观是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 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那么 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观,从历史观形成的条件入手,去寻找和发现当 时社会的历史观,从历史观进行深入解剖,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这些历史 观对当时社会所形成的冲击以及由这些冲击决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终 结。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方法 1、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角色 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只是第一步,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扮演前要 掌握这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特点决定的,思维和语言的习惯,特别 是要对学生扮演人物角色进行人物解读,包括人物的心理动态、人物的社会 地位决定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物对过去和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什么 样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现人物的历史观对人物 所掌控的事件的作用。对于扮演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知识并从中明白 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 2、初中历史教学“三七理论” 所谓三七理论,就是三分知识,七分讨论;历史足真实的,历史事件的人 物与当今的事件和人物往往都存在某种关系,这种关系除了文化和信息面 的不同,大部分理论都从社会的伦理、道义、法制进行联系的,因为历史是延 续的,延续的历史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今天我们传承的文化和礼仪以及我 们的世界观都是从历史观中积累和提取的,历史并不是古老的,相反历史还 给予现在的人更多的知识和教训,所以三分理论就是并不一定要求学生死 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要更多的通过讨论来形成一种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是学 生的历史观,是基于现在看过去,所以每一个人不太一样,所以要进行讨论, 经过充分的讨论,最终统一形成一种对历史的认识高度,以及准确把握历史 事件和人物的关系。 结束语: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也是科学发展 观的重要体现,历史是发展的,历史并不古老,古老的只有时间,从这个角度 来说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一定要结合对历史观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 好的了解和掌握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历史的影响。 金色年华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