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来源:意榕旅游网
l MEOICALLAI ̄OOATOOY 8CIgNCES医学检验 工NA HEAL TH工N口UBT日Y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李俊 吉林省梅河口市医院,吉林梅河口 135000 【摘要1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内科1997年7月一2o02年4月收入住院的急 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除给予监护、吸氧、镇静、小剂量阿司匹林及静滴硝酸甘油、 极化液等常规治疗外,加用肝素50~100 mg,d,溶于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500 mL中静滴,连用7d,对照组除不使用肝 素外,其他治疗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l9例(86%1胸痛或胸闷等自觉症状在24 h内缓解或改善,对照组有l1例 (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P<0.05)。治疗组死亡2例(9%),对照组死亡4例(22%),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无需相关监测,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肝素;心肌梗死;监测 【中图分类号】R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3)11(c)一0126—02 随着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溶栓抗凝已成为 h内缓解或改善,对照组有11例(6o%),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 :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手段,溶栓治疗可明显地限制缩小和 1.65.P<O.05)。并发症:治疗组发生严重心律失常8例(44%),心 心肌坏死的范围,保护左心室功能,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和远 力衰竭4例(22%),休克4例(22%),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减少 期;产后,但溶栓疗法往往受到患者发病后的就诊时间和医疗条件 (x =3.28,P<O.01)。病死率:治疗组死亡2例(9%),对照组死亡4 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心肌梗死后的抗凝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尽管 例(22%),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2.93,P<O.O1)。心电图:两 早在80年代初就已肯定静注肝素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组sT段恢复时间与幅度比较无显著差异。肝素的不良反应:有2 和再梗死率『l】,但国内这方面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少,作者就小剂量 例病人肝素治疗(100 mg/d)后第7天出现散在皮肤瘀点及静滴 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做了初步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注射部位瘀斑,停药后消退,凝血时间虽较治疗前有所延长,但仍 在正常范围,其它病人未见出血现象,血小板计数轻度减少,但无 统计学意义。 所有病例选自我院内科1997年7月一20o2年4月收入住 3讨论 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学会及WHO关 临床研究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发病1周内)血液处于 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男16例,女 高凝状态,叶素是一族天然酸性粘多糖,是直接的抗凝剂,作用强 6例,年龄38~85岁,平均61岁。梗死部位:下壁4例.下壁正后壁 而迅速.可阻止凝血酶形成和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改变血粘 促进血液流动,增加血细胞表面和血管内壁负电荷,增强血管 6例,广泛前壁3例,前壁2例,前壁前间壁5例,心内膜下2例。 度.同期住院的另一疗区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为对照组,男14 壁的抗栓作用嘲。除了抗凝、抗血栓作用外,肝素还有促纤溶、降血 例,女4例,年龄39—76岁,平均59岁。梗死部位:下壁正后壁5 脂、抗血管平滑肌增生等多方面作用。近年有学者证实,急性心肌 例,下壁3例,前壁前间壁4例,前壁2例,广泛前壁2例,心内膜 梗死后肝素治疗不仅能增强冠状侧支循环,使阻塞区血流增加,有 下2例,梗死部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发病距入院时间均在24 益于维持受损心肌区的室壁运动.并可预防左室附壁血栓、维持 h以内。 1.2治疗方法 左室功能,减少反复缺血的发生,防止血管在闭塞pl。我们对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在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静滴,试图 治疗组除给予监护、吸氧、镇静、小剂量阿司匹林及静滴硝酸 通过解除冠状痉挛,纠正高凝状态。以期收到溶栓抗凝的效果,本 甘油、极化液等常规治疗外,加用肝素50一100 m羁,d,溶于5%葡萄 项研究表明.,J、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较快缓解和改善临 糖或生理盐水250—500 mL中静滴,连用7 d。用药前后检查出凝 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并降低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心 血时间,血小板等,部分病人做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有出血病史 肌梗死的原因为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的心肌严重 或出血倾向者未纳入本组。对照组除不使用肝素外,其他治疗与 缺血所致,其临床症状包括持续性胸骨后疼痛,心肌酶谱异常、心 对照组基本相同,两组病人观察2周,项目包括生命体征,胸痛或 电图的改变,甚至发生发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动脉粥 胸闷等临床症状,并发症,病死率,心电图,心肌酶谱以及肝素的 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共同特点为非炎症性的动脉增生或退行改变, 不良反应等。 2结果 导致管壁增厚,失去弹性及管腔缩小,合并多种病变包括脂质及 出血、血栓的形成,纤维增生及钙质沉着。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被认 (下转第128页) 临床症状治疗组19例(86%)胸痛或胸闷等自觉症状在24 126中国卫生产业 l WEOICALLAgOOATOOY SCIeNCeS医学检验 工NA HEAL TH工NDU目T口Y 迅速,其血清胆红素迅速升高,每天的升高量在85.5 mol/L以上, 生病理性黄疸。 且黄疸的持续时间长。而生理I生黄疸则一般在新生儿出生2~3d后 除感染因素、围生期因素及溶血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出现黄疸,一般7-10d消退。患儿除了出现较轻的食欲不振之外, 如先天性心脏病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会引起患儿体内胆红素 没有其他明显的临床症状。 升高。出现黄疸。但这些不是主要因素,发生例数较少。 而有关引起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的因素现在还没有确定的标准, 一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要想预防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关键是要 般认为引发病理性黄疸的因素比较复杂多样,主要有感染因 控制患儿体内胆红素的升高。家长应加强在孕期的病毒预防工 素、围产期因素、溶血因素和其他因素等几方面。 作,尤其在孕早期母亲要多加注意预防各类病毒感染,在新生儿 在本组研究中感染因素是引发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因素,占所 出生后及时为孩子进行乙肝疫苗等的接种工作。另外,家长要学 有患儿的51.61%。新生儿在出生后发生病毒或细菌感染,会使病 会对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进行鉴别。一旦新生儿出现病理性 毒或细菌对血液中的红细胞造成破坏,导致血清中的胆红素升 黄疸的相关迹象就要立即送医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高,并且病毒感染还会对葡萄糖醛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从而 使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下降,引起胆红素升高。在本组研究 中患儿感染的主要疾病有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脐炎、胎膜早破等。 围生期因素则是在新生儿生产时由于一些因素的发生而导 【参考文献】 【1]许允成,尹金萍,丁家华.接种卡介苗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及严重 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2):2158—2159. 致胆红素水平的升高,在本组中围生期因素主要有窒息、宫内窘 迫、产钳等,其中宫内窘迫会降低患儿体内白蛋白和胆红素的结 合能力,从而对胆红素的代谢、运输及排泄等造成影响,使患儿体 内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引发病理性黄疸。而新生儿在围生期若出 现窒息症状,就会使新生儿发生体内缺氧的情况.随着缺氧的加 [2】杨红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3(35):133-134. 【3]赵奇萍,朱航,李怡帆,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过程中心肌酶变化及与l临 床心肌损害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9):3212—3214. [4]米日故・艾山,努尔阿斯木古丽・买买提,伊明江・达吾提.新生儿病理性 黄疸的诊治与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8):97. 重,患儿体内的葡萄糖醛相关酶的活性就会降低,从而使患儿体 [5]张荣贵,王英宏,熊金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一100蛋白对 内合成的葡萄糖醛酸就会减少,对肝脏代谢胆红素产生影响,肝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的意义『J1.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4): 脏不能正常代谢胆红素,使胆红素的水平不断上升.进而加重了 433—434. 患儿的黄疸症状。在本组研究中围生期因素引发病理性黄疸的比 [6]郑肖玲,谢佐卿,郑雪芳.肛门刺激和腹部抚触对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 例为30.65%,62例患儿中共有19例患儿因围生期因素而引发病 疸发生的作用【J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7):19—20. 理性黄疸。 [71徐承达,徐霞,杨桂军.陇西地区1999—2010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 变迁分析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6(18):288—289. 另外,溶血因素也是常见的引发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因素之 一溶血因素引发黄疸主要是由于患儿患有ABO型溶血病,即患 『8张彬彬,8]邵志英,朱敏蓉,等.脐血胆红素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关系的临 儿的母亲为0型血,而患儿出现A型或B型血等。因血型不合使 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1848—1849. ,得患儿在胎儿期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体内的胆红素分泌过多, 从而引发黄疸。在本组研究中。共有9例患儿因患有溶血症而发 (收稿日期2013—07—03) (上接第126页) 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大量的胶原纤维沉积导致官 腔严重狭窄及心肌供血不足。本研究显示。肝素治疗后86%的患 者胸痛等症状缓解。而对照组60%的患者相关症状缓解,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死亡率(9%)明显小于对照组死亡率 (22%)。表明肝素对于缓解心肌梗死症状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 pafison of Intravenous Enoxaparin With Unfractionated Heparin in Pri— mary 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rom the ATOLL啊a1)啪.Am J Cardiol,2013.doi:pii:S0002-9149(13)o1510-5.10.1016/j.arnjcard, 2013.07.003. 【3]Showkathali R,Davies JR,Parker M,et a1.Comparison of bivalirudin with heparin versus abciximab with heparin for primary pereutaneous 义。陈丽萍及梁显湛等研究表明 ,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与本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4结语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Real World”practice[J】.Cardiovasc Revasc Med,2013.doi:pii:S1553—8389(13)00114-0.10.1016/j.carrev. 20l3.O7.oo6.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无需相关监测,疗效可靠,值 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党立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种不同形态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J].中 国医药科学,2011(7):141. 【2]Collet JP,Huber K,Cohen M,et al ATOLL Investigators.A Direct Com一 [41陈丽萍,周万先,武俊华.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3 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151(23):39—4O. 【5梁显湛.51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 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93. (收稿日期:2013—09—19) 128中国卫生产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