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L法对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因果关系测度
作者:李艳红
来源:《管理观察》2014年第04期
摘要:电力能源消费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使用适用于小样本估计的ARDL方法,对电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两者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得出电力能源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为单向,节能减排政策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制约,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新兴能源才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动力。
关键词:电力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ARDL检验 因果关系检验 一、引言
电力能源是我国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一般来说,经济的发展与电力能源的消耗成正比变化,也就是说经济增长越快,电力能源消费越高,尤其对于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往往是能源依赖型,并且依赖更多的为不可再生能源。中国正处于这个发展阶段,因此研究电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经济增长带动电力能源消费增长,另一方面,电力能源消费也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然而,一般依赖定性分析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哪种力量占主导地位。从长远来看,节能减排是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键问题在于是抑制能源消费的政策能否阻碍经济增长?答案主要取决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本文试图在这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二、因果关系测度方法的选取
ARDL(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方法是一种较新的协整检验方法,最早由Charemza和Deadman(1992)提出。与传统的Engle-Granger两步法和Johansen检验法比较起来,ARDL方法更适合对小样本的估计,并且对数据的平稳性要求不严格,无论数据是I(0)的,还是I(1)的,也无论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这个方法都可以使用。由于本文选取的样本容量有限,并且选取的时间序列往往存在非平稳性,因此本文选用ARDL方法对电力能源消费与代表经济增长的指标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
由于本文主要分析电力能源消费的经济影响,因此假设电力能源消费为被解释变量,GDP作为解释变量,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变量分别取对数后,电力能源EC-经济增长GDP系统可以使用方程(*)模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
和 为协整关系或长期动态关系系数, 和 为短期动态关系系数, 为一白噪声过程。在长期动态关系不存在的原假设下,构造F统计量进行显著性检验,如果接受原假设,意味着我国电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反之,拒绝原假设,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Pe-saran等人(2001)证明,在原假设成立的情况下,F统计量将服从一个非标准的渐进分布,他们给出了F统计量的上下两个临界值,大于上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意味着电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或者长期动态关系;如果计算得到的F值小于下临界值,则接受原假设,意味着两者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在此检验过程,变了的平稳性均不用考虑。进一步,可以把GDP作为被解释变量,电力能源为解释变量,反向检验两者的协整关系。 (**) 三、检验结果 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ARDL方法虽然对变量的平稳性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仍有一定的前提,即变量单整阶数不能超过1,或者不含单位根。因此在应用ARDL方法之前,有必要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的方法使用ADF检验,数据区间选取1978年至2012年(其中1978年到1989年的数据统计限制,只选取的1978、1980和1985年的相关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为采用ARDL方法,还需要检验变量的一阶差分的平稳性。从表1可以看出,GDP序列和EC序列在经过一阶差分后,ADF值在显著性水平为5%时通过检验,这意味着两个变量的单整阶数均未超过1,可以使用ARDL方法。 2.ARDL协整关系检验
在方程(*)和(**)的基础上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且滞后阶数的选择标准依据赤池信息准则(AIC)。本文考虑到自由度的影响,最终选用的滞后阶数为2,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ARDL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根据两变量ARDL检验结果可以判断,电力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之间一般至少存在一个Granger因果关系,可能是双向也可能是单向,因果关系的分析则需要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来进一步确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电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上文分析的结果表明电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在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时需加入误差修正项,通过受约束的F检验,判断这两个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及其方向。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为了检验结果不受滞后期的影响,Granger检验时选取了不同的滞后期,结果表明,选取不同的滞后期的检验结论是一致的。即,给定显著性水平5%,F统计量显示接受电力能源消费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拒绝GDP不是电力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原因。 四、结论
本文应用ARDL方法分析和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能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方向。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或者长期动态关系。进一步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能源消费呈现单向的因果方向,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引起电力能源消费的增加,经济增长会带动产业的发展,而电力能源消费是其发展的重要依托。分析结论还表明电力能源消费的增加不会引起GDP的增加,这一结论的意义在于,中国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力,并不是来源于作为能源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力能源消费的增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依赖于制度建设、投资、市场发展以及创新等因素,大量的能源消费的增长只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保障。与此同时,研究结论还有一个重要的政策意义,也就是节约能源不一定会制约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实行节能减排政策,并不会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制约。中国能源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会消耗过多的能源,而过度依赖可再生能源对中国经济发展会形成潜在的约束,解决这个问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新兴能源利用才是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韩君、梁亚民.基于协整与ECM模型的中国能源需求计量分析[J].开发研究,2006(6)54-56
[2]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2-25
[3]王健林,赵佳佳.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测度与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1):86-91
[4]Charemza, Wojciech W.and Derek F.Deadman.New Directions in Econometric Practice:General to Specific.Modelling, Cointegration and Vector Autoregression [M].Aldershot,Edward Elgar,199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唐平雅.电力需求预测方法和能源需求预测模型探讨[J].中国电力,2000,33(4):32-35
[6]钱永坤、王艳丽.能源经济及能源结构优化对策,中国煤炭,2003,(8):7-13 [7]张学武.中国能源战略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2,(6):13-21 作者简介:
李艳红(1980-),女,34岁,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讲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河北 保定 071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