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百家争鸣的教育思想

百家争鸣的教育思想

来源:意榕旅游网


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1、

至圣先师——孔子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

郡望昌黎——韩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

3、

中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4、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

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5、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亚里士多德

体、德、智、美和谐发展:首先训练其身体,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音乐教育是和谐发展的核心。

6、

儒学集大成者——亚圣 孟子

德育论思想:尚志养气;反求诸已;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教学论思想: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有恒心;因材施教。

7、

古希腊教育思想家——蒙田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切忌事事处处包办代替。蒙田要求教师有时候给学生“开条路”,有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开路”。他说:“我不希望导师独自去发

明,只是他一个人讲话,而应该容许学生有讲话的机会”。

8、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9、

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认为,人类有了道德,也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他指出,道德应当通过学校这个“人类的锻炼所”来培养。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德育应当尽早进行。

10、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

倡导“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提出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省察克治的道德教育方法。在教学内容上,他主张给儿童以“诗歌”、“习礼”与“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

11、

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

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愿是昆体良教学艺术中极有价值的遗产。他认为,“应当善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向那些不发问的学生提问。”在课堂上,教师“还要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测验学生的判断能力。这样做就可以防止学生的漫不经心,防止他们对教师的讲课听而不闻。”

12、

学界泰斗——蔡元培

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

13、

英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洛克

主张智育应以智力发展为重,要求教师记住:教师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要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14、

象山先生——陆九渊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懂得为人的道理。教育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认识自己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教育学生做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是要保持住人品的尊严,保持住道德精神上的尊严。

15、

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卢梭

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16、

中国近现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

将教育与劳动结合,反对劳心劳力分离,注意学和用的联系,主张手脑并用,“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联系起来”,只有手脑两部联合才能产生世界文明。

17、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其“要素教育”主张: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的、易于儿童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18、

中国近代教育家——梁启超

主张教育应该培养的是“新民”,即能自立、自治、自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的新民。主要具备进取冒险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独立的人格。

19、

教育科学之父——赫尔巴特

从方法的角度把教学分为单纯提示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主张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即使是单纯提示的教学方法,也可有各种各样的变式:“我们希望教师在纯粹的提示教学中具有灵活的态度与观察的精神,而不拘泥于各种规则。

20、

文学巨匠——鲁迅

主张重视教育对象;教者和受者应是平等关系;教者对受者要循循善诱。还主张以文化科学知识武装青少年们,使他们明辨事理,成为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人。

21、

“进步教育之父”——帕克

从批判传统的课程与方法出发,帕克尝试在一些来自于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原理基础上采用活动的课程与方法。他强调说:“儿童必须是教育经验的中心,所教的每件事都必须对儿童有意义。”

22、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

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要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服务的精神。

23、

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

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集体首先是教育的基础。其次,集体是教育的手段。最后,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他认为,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

24、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

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儿童的生命力,使儿童的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其个性,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25、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反对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提出“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26、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

认为学校教育要使每个人有丰满的内在精神世界,能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具有个人的尊严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并且使每个人遵守神圣的、不容争议的、不可动摇的行为准则。

27、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除了为儿童提供主动、自发地学习的机会之外,还可选择一定的材料,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