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金融工程现已成为国际上金融学术研究和金融实务界普遍采用的高新技术,它将传统的融资工具转变为新型的金融工具,有效地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收益。本文重点就我国金融工程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利率市场化,进行探讨,并提出切实推进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几点措施。

标签: 金融工程 利率市场化 银行商业化

目前中国的社会经济一直保持稳定高速的增长,但金融市场的发展严重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健康、快速、安全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一、目前我国发展金融工程的瓶颈因素

1.信息基础设计尚不完备

金融工程的发展要求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尤其是金融业基本普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技术,实现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的电子化,使资金调拨、金融产品交易等金融业务的开发能高效、快捷进行。尽管我国证券市场电子化程度较高,银行业务处理也普遍推行了电脑化,通信设施和技术水平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我国国民经济的信息基础设施还远未建立和健全,快捷、高效的信息传输网络建设进展依然缓慢。这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将使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2.发展金融工程的市场化条件缺乏

(1)远未形成市场化的金融价格。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形成我国金融资产价格的市场机制仍然很不健全,市场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①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行政色彩浓厚。虽然汇率已经并轨,但目前的汇率水平并不能真实反映外汇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②利率市场化进程举步维艰。银行存贷款利率、国债发行利率仍然由国家控制,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因参与对象少、交易量不大而基本上体现不出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更无法成为资金市场的基准利率。③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证券市场,其投机成分很浓,市场操纵行为比较普遍,证券价格也为政府“看不见的手”所左右,市场涨跌的时间、空间都深受政府强力调控。④金融衍生工具太少,而非法的境外金融衍生产品炒卖盛行,规模很小的国内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缺乏理性,基本上还发挥不了转移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的作用。

(2)缺乏真正的市场参与主体。金融工程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市场需求主体作支撑,但由于我国的企业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滞后,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导致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另一方面,金融改革也还没有使多数的金融机构彻底转变经营管理体制,主动提高风险管理意

识;此外,我国投资者的整体素质较低,其投机意识浓厚,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因此,风险管理市场需求主体尚未真正到位,这无疑将对加快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缺乏在金融市场实务操作的人才。金融工程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其应用涉及现代金融理论、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的自然科学前沿理论和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我国熟悉这些理论知识和技术的人才相当缺乏,应通过普及相关教育研究而大力培养。

二、利率市场化对金融工程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随供求变动,并通过后者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产品价格基本上市场化了,要素价格有的也已放开,如劳动工资也主要由供求双方议定;但是,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除拆借市场利率和回购市场利率以外,仍由中央银行集中管制。利率和商品一样,若“价格”不是由市场来决定的,那么整个金融市场也就不能称之为“市场化”。

1.利率管制的负作用和损失

从中国的经济实践来看,由于利率是最重要的宏观政策变量之一,利率由政府控制,不能随着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不仅会给出扭曲的信号,而且会延误时机,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例如,1996年~1997年,经济紧缩的不利后果开始显现,我们依然坚持适度从紧的方针,利率的调整不仅滞后,而且调整幅度很小,到1998年迅速进行调整时,显然为时已晚。而且,利率是经济决策最重要的信息,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而且由于利率的政府控制,不仅扭曲了一般企业的行为,也首先扭曲了银行的行为。商业银行不仅仅是激励不足,而且约束失灵。由此而导致的寻租行为和无效交易,使得资本的实际成本大大提高,阻碍了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

2.如何“渐进”地实现利率市场化

从国际上来看,利率市场化主要有三种途径:(1)规定最高存款利率和最低贷款利率,并不断调整利率的上下限;(2)分别规定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并不断扩大范围;(3)规定金融中介机构平均资金成本与贷款利率之间的最大利差。现在看来,我国倾向于从扩大浮动范围着手。整体上是“先贷后存,先大后小,先外后内,先农村后城市,先市场后信贷”。这样,在渐进地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的利率体系将是统一利率、有限浮动利率和自由浮动利率三个层次并存,使不同的金融工具适用不同层次的利率。

3.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工程发展重要而关键的措施

其意义如下:(1)有利于推进银行商业化的改革,因为,利率放开以后,商业银行的激励和约束、利益和责任都会增强,既可以进行不同的贷款组合,也可以按客户的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的利率,进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形成较为合理和规

范的市场行为和资产结构。(2)有利于提高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水平。如果利率市场化,央行必须随时关注和认真研究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变化,并通过调节再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借以影响基础货币和市场利率,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实现金融宏观调控。只有利率市场化了,央行的政策操作才能显示出效果,才能为金融工程的发展打好宏观基础。(3)有利于各类金融市场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发挥。一旦放开利率,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的限制就只剩下准入资格的限制,其交易规模就会进一步放大,市场机制就会进一步完善并发挥作用,其他市场的利率也会跟着市场化。总之,放开利率对中国金融工程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三、对策和建议

1.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特别是金融信息网络建设的覆盖率、安全性等等方面急需大力加强。为此,有必要利用当前国家加大投资以启动国内需求,并把信息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的大好时机,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力度,确保信息基础设施不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

2.建立、健全金融资产价格形成的市场新机制

(1)进一步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为金融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速建立、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完善金融调控手段和调控政策工具,改进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3)继续加快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步伐,加快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促进金融同业竞争,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4)稳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

(5)抓住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加速政府职能转变,逐步淡化行政干预金融市场的力量。

3.完善配套改革,创造金融工程实施的有效主体

(1)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加快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积极培育风险管理的市场需求主体。

(2)推进资本市场向多样化发展。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要求是多样化的,要使资本市场具有吸引力,就要求风险、期限、收益和权利各异的金融工具的出现,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

(3)努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推进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步伐.要继续加快国有银行的改革,促进金融行业的竞争。

(4)健全法规,保证金融市场有序运行。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立法进程,由此来规范金融市场。

4.加快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程,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和谐发展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甚至成为了制约的因素。可以说,利率市场化的真正实现是其中最为迫切和关键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凌峰徐德富:金融深化理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影响[J]. 时代经贸,2007,(03)

[2]王素芹:借鉴国际经验 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J].商场现代化,2007,(01)

[3]甘泉: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障碍与对策[J].金融经济, 2007,(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