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雪域天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藏族人民深厚的友谊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参与中体验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法,提高自身对藏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献上最洁白的哈达》。欣赏《天路》、区别《正月十五那一天》、《阿玛勒火》两首作品在速度,情绪等音乐元素的不同点。
②通过唱、析、动等形式体验感受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③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用身体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教材分析:
《献上最洁白的哈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雪域天音》中的一节。歌曲的旋律舒畅、宽广、音乐情绪深沉、悠远而高亢,颇具高原山歌的特色。歌曲采用骨干音环绕的方式创作,节奏中间紧两头松,在长音上附加下二度、三度的润腔方法,强烈表达出了藏族人民对党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1
弦子、囊玛和堆谐,分别是藏族民间音乐的一中歌舞音乐体裁。其中,弦子这种歌曲主要修行与康藏地区,原为民间艺人卖艺时的表演,后来演变成群众性的自娱活动。囊玛是一种由引子、慢板的歌曲及快板的舞曲三部分结构而成的表演形式。它主要流行在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堆谐则由前奏、慢歌段、间奏、快歌段和结尾五部分组成,它流行于西藏各地。由于这类音乐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广大藏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娱乐价值,因而颇受藏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藏族民间音乐的内容及风格,认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并激发其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天路》采用藏族民歌的元素所为旋律素材,运用专业音乐创作手法,表现藏族人民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之情,也表现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团结和谐的赞美之情。
藏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的歌舞以它独特的魅力被广大人民所传唱、喜爱。本课的内容使学生在了解西藏风土人情的同时对西藏产生浓厚的兴趣,能激发他们对西藏的向往,为更好地学习表现西藏音乐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情分析:这节课面向的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积极追求美的意愿,喜欢音乐,会思考,善表达, 乐于展示自我。通过一年的音乐学习,这些学生已经积累了一部分音乐知识,对音乐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但由于进入变声期,对纯碎的歌唱兴趣降低,因此,本节课在进行歌舞音乐欣赏中选择了通过体验感受藏族的歌舞节奏,让学生体验音乐。
◆教学重点:藏族歌舞音乐风格特点的体验。
◆教学难点:总结藏族歌舞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教法学法:直观演示法、实践体验法、视听法、自主探究法、比较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节奏模打 xx x|xx x 并同手同脚,跟随音乐起立表演
2、教师提问: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步?藏族。藏族独有的待客礼节是什么?献哈达,带领学生做献哈达的动作。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起学生兴趣,丰富音乐视野;让学生随音乐“走进”西藏,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复习
复习歌曲《献上最洁白的哈达》
1、跟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
2、找出唱的不连贯,不准确的句子,并解决
3
3、讲解歌曲中骨干音的环绕这一藏族音乐特点。
4、了解弦子,并找出弦子最显著的特点—使用牛角胡或者二胡伴奏,出示牛角胡的图片,并聆听其音色,双手模拟演奏。在长音下方加入二度三度音程,就是润腔,这是藏族音乐的又一特点。
5、完整演唱歌曲,并在长音出加入润腔
6、欣赏歌曲《天路》,并找出与《献上最洁白的哈达》的共同点。
7、跟琴演唱《天路》第一部分,感受藏族音乐的特点:润腔,对骨干音的环绕,装饰音
8、即兴编创藏族弦子,使用12356五声音阶,编创8小节,并使用同头变尾,骨干音的环绕,润腔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聆听、体验、感受,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层层推进,最终使本课的学习重点得以突出和解决
(三)对比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阿玛勒火》
1、第一次聆听《正月十五那一天》前两段: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再次聆听:随着音乐在间奏处打节奏,分两组,一组唱,一组打
3、学生跟随音乐表演,踢踏舞步
4
4、欣赏藏族踢踏舞《扎西德勒》片段,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舞蹈的参与欣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藏族音乐的认识,拓宽视野,感受舞蹈与音乐结合所产生的魅力。
5、欣赏《阿玛勒火》。它的速度情绪又是怎样的?找出两首作品的不同点
6、引导学生感受囊玛的风格特点。
7、总结两首作品的差异。完成表格
(四)知识检测与总结
出示三个谱例,听音乐判断曲名与音乐类型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是否能根据音乐来判断出弦子、堆谐、囊玛三种歌舞音乐的类型
(五)课外拓展
布置课外探究性作业:走进西藏,收集你喜爱的西藏音乐。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藏族音乐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
(六)课堂小结
学情分析
5
这节课面向的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积极追求美的意愿,喜欢音乐,会思考,善表达, 乐于展示自我。通过一年的音乐学习,这些学生已经积累了一部分音乐知识,对音乐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但由于进入变声期,对纯碎的歌唱兴趣降低,因此,本节课在进行歌舞音乐欣赏中选择了通过体验感受藏族的歌舞节奏,让学生体验音乐。
藏族音乐近年来在流行音乐的包装下逐渐为人民熟悉,但学生对藏族音乐的喜爱是有选择性的,容易受到情绪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本课中这种民族风格浓郁的古典民歌,更不易受到全体学生的青睐。再加上舞蹈动作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本节课的重要前提。
效果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以情感唤起、情感深入、情感外化这三个环节来走进西藏,表现西藏,并运用直观演示、实践体验、视听等教学方法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总体来说,师生的配合较密契,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课堂气氛活跃,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不错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献上最洁白的哈达》(弦子)、《阿玛勒火》(囊玛)、《正月十五那一天》(推谢)、《天路》、《热巴舞曲》
弦子、囊玛和堆谐,分别是藏族民间音乐的一中歌舞音乐体裁。其中,弦子这种歌曲主要修行与康藏地区,原为民间艺人卖艺时的表演,后来演变成群众性的自娱活动。囊玛是一种由引子、慢板的歌曲及快板的舞曲三部分结构而成的表演形式。它主要流行在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堆谐则由前奏、慢歌段、间奏、快歌段和结尾五部分组成,它流行于
6
西藏各地。由于这类音乐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广大藏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娱乐价值,因而颇受藏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藏族民间音乐的内容及风格,认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并激发其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本单元还选择了两首具有鲜明藏族音乐风格的创作音乐作品,《天路》采用藏族民歌的元素所为旋律素材,运用专业音乐创作手法,表现藏族人民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之情,也表现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团结和谐的赞美之情。《热巴舞曲》是一部以藏族民间综合表演艺术“热巴舞”为题材的管弦乐曲,它既有鲜明的藏族民族音乐风格,又有现代专业创作音乐的突出色彩,这一切,对学生认识、理解我国当代创作音乐的发展状况大有益处。
评测练习
即兴创编藏族歌曲弦子要求:1、使用五声音阶1 2 3 5 6 、创编8个小节。2、使用同头变尾、骨干音环绕、润腔进行创编同头变尾长音润腔
7
课后反思
通过本次授课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优点:
1、教学目标的制定非常重要,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成的、让学生学习后有成就感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才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才能符合我校激励教育的理念。本次上课我制定了三个目标完全符合以上的要求,而且通过授课也使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从学生课堂的反映来看目标的达成非常理想。
2、课件的制作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音乐欣赏更需要图文并茂的课件,我在课件的制
8
作中紧紧围绕目标大量的收集了许多音像资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制作课件的每个环节都下了功夫,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把相关的知识恰如其分的运用到课件中,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就能看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激励教育理念的运用比较好。在欣赏每一首民歌时,我通过设问、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听赏音乐,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音乐相关的要素,能分辨并说出音乐作品所属的民族;能在分组讨论后,归纳音乐作品中体现藏族风格的音乐要素。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描述与评价能力,在聆听、体验藏族音乐美的同时,激发热爱藏族音乐艺术的情感。在民歌教学的同时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民族舞蹈的动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舞蹈产生了好奇感,师生互动非常好。而且在学生做的好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对课堂就更充满了期盼,满足了他们内心的成功的渴望,这样做既能很好的完成自己预定的目标,又使学生和自己在课堂上形成和谐的、积极的氛围、提高了教师的威信。不由自主地使学生爱上你地学科,又使他们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真是一举三得。
4、我觉得作为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积累信息。而且自己所收集的材料既能充分为教学目标服务,又能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口味,要投其所好。比如我在给学生欣赏藏族踢踏舞-《扎西德勒》时他们非常现代的音乐加上藏族舞蹈动作的结合,立刻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和学生的心,学生边听边看,非常喜欢和陶醉。而且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做何乐而不为呢?
不足:
1、语速稍快了一点,因为本课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多,我怕来不及所以语速稍稍快了一点,不过问了听课老师的意见,他们说还好,还是比较流畅和清楚的。
9
2、内容安排上有一点多,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不过师生互动比较好,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的非常不错。
以上就是我这堂课的几点反思,整体来说我很满意,也发挥了自己最好的水平,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时刻鼓励自己,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做个有心人。
课标分析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并在文字、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而藏族传统音乐具有品种多样、特色鲜明的特点。它包括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及宫廷音乐三大类。其中以民间音乐居于主要地位。在民间音乐中,又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五种类型。这一切,是藏族人民创造的音乐文化,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瑰宝。新课程标准要求,作为中国青少年学生有必要对其具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应该担负起继承和发扬其优秀传统的责任。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