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认识岩石》教学设计

来源:意榕旅游网
《认识岩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收集到的岩石的特点,知道不同的岩石硬度不同;了解大理石、砂岩、花岗岩等常见岩石的特点。 2、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利用锤子、小刀等工具观察岩石的特点。 3、 观察过程中,小组内能分工合作;并乐于把观察到的分享给同学。 4、 在对岩石认识的基础上,能意识到保护岩石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岩石》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等方式观察岩石的特点,本节课让学生进一步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并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特点。本课的观察学习又是对下一课《岩石与矿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学生利用工具对岩石的硬度进行区分 各种岩石 小锤子 小刀 岩石标本盒 课件等 小组合作 观察法 个性修改(二次备通过ppt展示各种岩石的制品,感受岩石的用途非常多,种类也多。 课)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岩石,谈一谈在什么地方收集的。 师:同学们收集的岩石可真多!您们收集的岩石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该怎样认识它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岩石。 教学新课: 1、处理收集到的岩石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的岩石集合在一起,讨论如何观察岩石。 师:我们收集来的岩石表面有泥沙等附着物,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把岩石清洗干净) 让学生观察岩石的表面,发现岩石表面的划痕,颜色看不清楚等,让学生想到,要想观察到岩石的真正的面貌,就要砸开一个新的断面。 教师展示利用小锤子砸开新断面的方法。再让学生小组内操作, 1 / 2

并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2、观察岩石 砸开新的断面之后,学生再一次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进行观察,也可以利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观察。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岩石的颜色、组成的颗粒大小、是否有花纹等。 不同的岩石硬度不同,该如何比较岩石的硬度大小呢? 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卡,然后小组讨论,确定比较的方法:利用手指甲,小刀,铜钥匙等工具来进行比较, 可以把他们搜集的石头按硬度的大小排序。 3、认识常见的岩石 在学生观察自己搜集的岩石的基础上,老师下发岩石标本盒,让学生观察岩石标本盒中的常见的岩石,并重点认识大理岩,砂岩,花岗岩。 引导学生利用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观察标本盒中的岩石,观察前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对象以及要观察的内容,如:颜色,颗粒大小等。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观察,总结出组内的统一意见,然后全班交流。 阅读课本的资料卡,让学生系统的,对比实物认识大理石、砂岩、花岗岩这三种岩石。 课后拓展 让学生以岩石标本盒为模板,把自己搜集的岩石做成标本,做一个自己的岩石百宝箱。 板书设计 认识岩石 特点: 大理岩 砂岩 花岗岩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