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把方程x(x+2)=5(x﹣2)化成一般式,则a、b、c的值分别是( ) A.1,﹣3,10
B.1,7,﹣10
C.1,﹣5,12
D.1,3,2
2.一元二次方程x2﹣6x﹣5=0配方可变形为( ) A.(x﹣3)2=14 B.(x﹣3)2=4
C.(x+3)2=14 D.(x+3)2=4
3.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 A.k>
B.k>
且k≠0
C.k<
D.k≥
且k≠0
4.用换元法解方程﹣=3时,设=y,则原方程可化为( )
A.y﹣﹣3=0 B.y﹣﹣3=0 C.y﹣+3=0 D.y﹣+3=0
5.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是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1 B.10 C.11或10 D.不能确定
6.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
A.3 B.3或﹣3 C.0 D.﹣3
7.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根的情况为(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8.在某次聚会上,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设有x人参加这次聚会,则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 A.x(x﹣1)=10 B.
=10
C.x(x+1)=10 D.
=10
9.某农机厂四月份生产零件50万个,第二季度共生产零件182万个.设该厂五、六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
A.50(1+x)2=182 B.50+50(1+x)+50(1+x)2=182 C.50(1+2x)=182 D.50+50(1+x)+50(1+2x)2=182
10.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ax﹣2b=0的两实数根,且x1+x2=﹣2,x1•x2=1,则ba的值是( ) A.
B.﹣ C.4
D.﹣1
11.定义运算:a⋆b=a(1﹣b).若a,b是方程x2﹣x+m=0(m<0)的两根,则b⋆b﹣a⋆a的值为( ) A.0
B.1
C.2
D.与m有关
12.使用墙的一边,再用13m的铁丝网围成三边,围成一个面积为20m2的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的两边长.设墙的对边长为xm,可得方程( ) A.x(13﹣x)=20 B.x• 二.填空题
13.方程x2﹣3=0的根是 .
14.当k= 时,方程x2+(k+1)x+k=0有一根是0.
15.设m,n分别为一元二次方程x2+2x﹣2018=0的两个实数根,则m2+3m+n= . 16.写出以4,﹣5为根且二次项的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三.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共52分)
=20 C.x(13﹣x)=20
D.x•
=20
17.解方程 (1)x2﹣4x﹣5=0 (2)3x(x﹣1)=2﹣2x.
18.试证明关于x的方程(a2﹣8a+20)x2+2ax+1=0无论a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19.某村计划建造如图所示的矩形蔬菜温室,要求长与宽的比为2:1.在温室内,沿前侧内墙保留3m宽的空地,其它三侧内墙各保留1m宽的通道.当矩形温室的长与宽各为多少时,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是288m2?
20.某种商品的标价为400元/件,经过两次降价后的价格为324元/件,并且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
(1)求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2)若该种商品进价为300元/件,两次降价共售出此种商品100件,为使两次降价销售的总利润不少于3210元.问第一次降价后至少要售出该种商品多少件? 21.阅读下面的例题, 范例:解方程x2﹣|x|﹣2=0,
解:(1)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x﹣2=0,解得:x1=2,x2=﹣1(不合题意,舍去). (2)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x﹣2=0,解得:x1=﹣2,x2=1(不合题意,舍去). ∴原方程的根是x1=2,x2=﹣2 请参照例题解方程x2﹣|x﹣1|﹣1=0.
22.龙华天虹商场以120元/件的价格购进一批上衣,以200元/件的价格出售,每周可售出100件.为了促销,该商场决定降价销售,尽快减少库存.经调查发现,这种上衣每降价5元/件,每周可多售出20件.另外,每周的房租等固定成本共3000元.该商场要想每周盈利8000元,应将每件上衣的售价降低多少元?
23.如图,在△ABC中,∠B=90°,AB=6厘米,BC=8厘米.点P从A点开始沿A边向点B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到达点B即停止运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到达点C即停止运动).
(1)如果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PBQ的面积等于是△ABC的三分之一? (2)如果P、Q两点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而且动点P从A点出发,沿AB移动(到达点B即停止运动),动点Q从B出发,沿BC移动(到达点C即停止运动),几秒钟后,P、Q相距6厘米?
(3)如果P、Q两点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而且动点P从A点出发,沿AB移动(到达点B即停止运动),动点Q从C出发,沿CB移动(到达点B即停止运动),是否存在一个时刻,PQ同时平分△ABC的周长与面积?若存在求出这个时刻的t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把方程x(x+2)=5(x﹣2)化成一般式,则a、b、c的值分别是( ) A.1,﹣3,10
B.1,7,﹣10
C.1,﹣5,12
D.1,3,2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专题】压轴题;推理填空题.
【分析】a、b、c分别指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解答】解:由方程x(x+2)=5(x﹣2),得 x2﹣3x+10=0,
∴a、b、c的值分别是1、﹣3、1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2.一元二次方程x2﹣6x﹣5=0配方可变形为( ) A.(x﹣3)2=14 B.(x﹣3)2=4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分析】先把方程的常数项移到右边,然后方程两边都加上32,这样方程左边就为完全平方式. 【解答】解:x2﹣6x﹣5=0, x2﹣6x=5, x2﹣6x+9=5+9,
C.(x+3)2=14 D.(x+3)2=4
(x﹣3)2=1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先把二次系数变为1,即方程两边除以a,然后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再把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
3.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 A.k>
B.k>
且k≠0
C.k<
D.k≥
且k≠0
【考点】根的判别式. 【专题】压轴题.
【分析】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不等根,则根的判别式△=b2﹣4ac>0,建立关于k的不等式,求出k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由题意知,k≠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0,△=b2﹣4ac=(2k+1)2﹣4k2=4k+1>0. 又∵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k≠0, ∴k>故选B.
【点评】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 (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0⇔方程没有实数根. 注意方程若为一元二次方程,则k≠0.
且k≠0.
4.用换元法解方程﹣=3时,设=y,则原方程可化为( )
A.y﹣﹣3=0 B.y﹣﹣3=0 C.y﹣+3=0 D.y﹣+3=0 【考点】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分析】把y=代入原方程,移项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设=y,
则原方程可化为:y﹣=3,即y﹣﹣3=0,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用换元法解一些复杂的分式方程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根据方程特点设出相应未知数,解方程能够使问题简单化.
5.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是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1 B.10 C.11或10 D.不能确定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确定出底与腰,即可求出周长. 【解答】解:方程分解得:(x﹣3)(x﹣4)=0, 解得:x1=3,x2=4,
若3为底,4为腰,三角形三边为3,4,4,周长为3+4+4=11; 若3为腰,4为底,三角形三边为3,3,4,周长为3+3+4=1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6.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
A.3 B.3或﹣3 C.0 D.﹣3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x2﹣9=0且2x﹣6≠0, 解得x=﹣3.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由于该类型的题易忽略分母不为0这个条件,所以常以这个知识点来命题.
7.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根的情况为(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考点】根的判别式.
【分析】先求出△的值,再判断出其符号即可. 【解答】解:∵a=1,b=﹣1,c=﹣1, ∴△=b2﹣4ac=(﹣1)2﹣4×1×(﹣1)=5>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的判别式,熟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在某次聚会上,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设有x人参加这次聚会,则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 A.x(x﹣1)=10 B.
=10
C.x(x+1)=10 D.
=10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专题】其他问题;压轴题.
【分析】如果有x人参加了聚会,则每个人需要握手(x﹣1)次,x人共需握手x(x﹣1)次;而每两个人都握了一次手,因此要将重复计算的部分除去,即一共握手:10次”,据此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
【解答】解:设x人参加这次聚会,则每个人需握手:x﹣1(次); 依题意,可列方程为:故选B.
【点评】理清题意,找对等量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需注意的是本题中“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的条件,类似于球类比赛的单循环赛制.
9.某农机厂四月份生产零件50万个,第二季度共生产零件182万个.设该厂五、六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
A.50(1+x)2=182 B.50+50(1+x)+50(1+x)2=182 C.50(1+2x)=182 D.50+50(1+x)+50(1+2x)2=182
=10;
次;已知“所有人共握手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专题】增长率问题;压轴题.
【分析】主要考查增长率问题,一般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如果该厂五、六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那么可以用x分别表示五、六月份的产量,然后根据题意可得出方程. 【解答】解:依题意得五、六月份的产量为50(1+x)、50(1+x)2, ∴50+50(1+x)+50(1+x)2=182. 故选B.
【点评】增长率问题,一般形式为a(1+x)2=b,a为起始时间的有关数量,b为终止时间的有关数量.
10.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ax﹣2b=0的两实数根,且x1+x2=﹣2,x1•x2=1,则ba的值是( ) A.
B.﹣ C.4
D.﹣1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已知x1+x2和x1•x2的值,可求a、b的值,再代入求值即可. 【解答】解:∵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ax﹣2b=0的两实数根, ∴x1+x2=﹣a=﹣2,x1•x2=﹣2b=1, 解得a=2,b=﹣, ∴ba=(﹣)2=.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变形相结合解题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解题方法.
11.定义运算:a⋆b=a(1﹣b).若a,b是方程x2﹣x+m=0(m<0)的两根,则b⋆b﹣a⋆a的值为( ) A.0
B.1
C.2
D.与m有关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专题】新定义.
【分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找出a+b=1,ab=m,根据新运算,找出b⋆b﹣a⋆a=b(1﹣b)﹣a(1﹣a),将其中的1替换成a+b,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a,b是方程x2﹣x+m=0(m<0)的两根, ∴a+b=1,ab=m.
∴b⋆b﹣a⋆a=b(1﹣b)﹣a(1﹣a)=b(a+b﹣b)﹣a(a+b﹣a)=ab﹣ab=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找出a+b=1,ab=m.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两根之积与两根之和是关键.
12.使用墙的一边,再用13m的铁丝网围成三边,围成一个面积为20m2的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的两边长.设墙的对边长为xm,可得方程( ) A.x(13﹣x)=20 B.x•
=20 C.x(13﹣x)=20
D.x•
=20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铁丝网的总长度为13m,长方形的面积为20m2,来列出关于x的方程,由题意可知,墙的对边为xm,则长方形的另一对边为
m,则可利用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20.
【解答】解:设墙的对边长为x m,可得方程:x×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矩形两边长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3.方程x2﹣3=0的根是 x=±
.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 【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
【分析】方程变形后,利用平方根定义开方即可求出x的值. 【解答】解:方程整理得:x2=3, 开方得:x=±故答案为:x=±
,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熟练掌握平方根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14.当k= 0 时,方程x2+(k+1)x+k=0有一根是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x=0代入已知的方程中,得到关于k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满足题意k的值. 【解答】解:将x=0代入方程x2+(k+1)x+k=0得:k=0, 则k=0时,方程x2+(k+1)x+k=0有一根是0. 故答案为:0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15.设m,n分别为一元二次方程x2+2x﹣2018=0的两个实数根,则m2+3m+n= 2016 .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得到m2=﹣2m+2018,则m2+3m+n可化简为2018+m+n,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m+n=﹣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 【解答】解:∵m为一元二次方程x2+2x﹣2018=0的实数根, ∴m2+2m﹣2018=0,即m2=﹣2m+2018, ∴m2+3m+n=﹣2m+2018+3m+n=2018+m+n,
∵m,n分别为一元二次方程x2+2x﹣2018=0的两个实数根, ∴m+n=﹣2,
∴m2+3m+n=2018﹣2=2016.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x1x2=.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
16.写出以4,﹣5为根且二次项的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x2+x﹣20=0 .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简单4与﹣5的和与积,然后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写出满足条件的方程. 【解答】解:∵4+(﹣5)=﹣1,4×(﹣5)=﹣20,
∴以4,﹣5为根且二次项的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为x2+x﹣20=0. 故答案为x2+x﹣20=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两个为x1,x2,则x1+x2=﹣,x1•x2=.
三.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共52分) 17.解方程 (1)x2﹣4x﹣5=0 (2)3x(x﹣1)=2﹣2x.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分析】(1)根据因式分解法可以解答本题; (2)先移项,然后提公因式可以解答此方程. 【解答】解:(1)x2﹣4x﹣5=0 (x﹣5)(x+1)=0 ∴x﹣5=0或x+1=0, 解得,x1=5,x2=﹣1; (2)3x(x﹣1)=2﹣2x 3x(x﹣1)+2(x﹣1)=0 (3x+2)(x﹣1)=0 ∴3x+2=0或x﹣1=0, 解得,
.
【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方程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因式分解法解答方程.
18.试证明关于x的方程(a2﹣8a+20)x2+2ax+1=0无论a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需证明此方程的二次项系数a2﹣8a+20不等于0即可. 【解答】证明:∵a2﹣8a+20=(a﹣4)2+4≥4,
∴无论a取何值,a2﹣8a+20≥4,即无论a取何值,原方程的二次项系数都不会等于0, ∴关于x的方程(a2﹣8a+20)x2+2ax+1=0,无论a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点评】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2;(3)是整式方程;(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时,应满足a≠0.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ax2+bx+c=0(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19.某村计划建造如图所示的矩形蔬菜温室,要求长与宽的比为2:1.在温室内,沿前侧内墙保留3m宽的空地,其它三侧内墙各保留1m宽的通道.当矩形温室的长与宽各为多少时,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是288m2?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本题有多种解法.设的对象不同则列的一元二次方程不同.设矩形温室的宽为xm,则长为2xm,根据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列出方程求解. 【解答】解:解法一:设矩形温室的宽为xm,则长为2xm, 根据题意,得(x﹣2)•(2x﹣4)=288,
∴2(x﹣2)2=288, ∴(x﹣2)2=144, ∴x﹣2=±12,
解得:x1=﹣10(不合题意,舍去),x2=14, 所以x=14,2x=2×14=28.
答:当矩形温室的长为28m,宽为14m时,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是288m2.
解法二:设矩形温室的长为xm,则宽为xm.根据题意,得(x﹣2)•(x﹣4)=288. 解这个方程,得x1=﹣20(不合题意,舍去),x2=28. 所以x=28, x=×28=14.
答:当矩形温室的长为28m,宽为14m时,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是288m2.
【点评】解答此题,要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蔬菜种植矩形长与宽,再由面积关系列方程.
20.某种商品的标价为400元/件,经过两次降价后的价格为324元/件,并且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
(1)求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2)若该种商品进价为300元/件,两次降价共售出此种商品100件,为使两次降价销售的总利润不少于3210元.问第一次降价后至少要售出该种商品多少件?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分析】(1)设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两次降价后的售价=原价×(1﹣降价百分比)的平方”,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2)设第一次降价后售出该种商品m件,则第二次降价后售出该种商品(100﹣m)件,根据“总利润=第一次降价后的单件利润×销售数量+第二次降价后的单件利润×销售数量”,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设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依题意得:400×(1﹣x%)2=324, 解得:x=10,或x=190(舍去). 答:该种商品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10%.
(2)设第一次降价后售出该种商品m件,则第二次降价后售出该种商品(100﹣m)件, 第一次降价后的单件利润为:400×(1﹣10%)﹣300=60(元/件); 第二次降价后的单件利润为:324﹣300=24(元/件). 依题意得:60m+24×(100﹣m)=36m+2400≥3210, 解得:m≥22.5. ∴m≥23.
答:为使两次降价销售的总利润不少于3210元.第一次降价后至少要售出该种商品23件.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数量关系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根据数量关系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方程或方程组)是关键.
21.阅读下面的例题, 范例:解方程x2﹣|x|﹣2=0,
解:(1)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x﹣2=0,解得:x1=2,x2=﹣1(不合题意,舍去). (2)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x﹣2=0,解得:x1=﹣2,x2=1(不合题意,舍去).
∴原方程的根是x1=2,x2=﹣2 请参照例题解方程x2﹣|x﹣1|﹣1=0.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专题】阅读型.
【分析】分为两种情况:(1)当x≥1时,原方程化为x2﹣x=0,(2)当x<1时,原方程化为x2+x﹣2=0,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解答】解:x2﹣|x﹣1|﹣1=0,
(1)当x≥1时,原方程化为x2﹣x=0,解得:x1=1,x2=0(不合题意,舍去). (2)当x<1时,原方程化为x2+x﹣2=0,解得:x1=﹣2,x2=1(不合题意,舍去). 故原方程的根是x1=1,x2=﹣2.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去掉绝对值符号.
22.龙华天虹商场以120元/件的价格购进一批上衣,以200元/件的价格出售,每周可售出100件.为了促销,该商场决定降价销售,尽快减少库存.经调查发现,这种上衣每降价5元/件,每周可多售出20件.另外,每周的房租等固定成本共3000元.该商场要想每周盈利8000元,应将每件上衣的售价降低多少元?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每件上衣应降价x元,则每件利润为(80﹣x)元,本题的等量关系为:每件上衣的利润×每天售出数量﹣固定成本=8000.
【解答】解:设每件上衣应降价x元,则每件利润为(80﹣x)元, 列方程得:(80﹣x)(100+解得:x1=30,x2=25
x)﹣3000=8000,
答:应将每件上衣的售价降低30或25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23.如图,在△ABC中,∠B=90°,AB=6厘米,BC=8厘米.点P从A点开始沿A边向点B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到达点B即停止运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到达点C即停止运动).
(1)如果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PBQ的面积等于是△ABC的三分之一? (2)如果P、Q两点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而且动点P从A点出发,沿AB移动(到达点B即停止运动),动点Q从B出发,沿BC移动(到达点C即停止运动),几秒钟后,P、Q相距6厘米?
(3)如果P、Q两点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而且动点P从A点出发,沿AB移动(到达点B即停止运动),动点Q从C出发,沿CB移动(到达点B即停止运动),是否存在一个时刻,PQ同时平分△ABC的周长与面积?若存在求出这个时刻的t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考点】三角形综合题.
【分析】(1)设经过t秒钟,△PBQ的面积等于是△ABC的三分之一,根据题意得:AP=t,BP=6﹣t,BQ=2t,由,△PBQ的面积等于是△ABC的三分之一列式可得求出t的值; (2)在Rt△PQB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
(3)分两种情况:①当PQ平分△ABC面积时,计算出这时的t=5﹣,同时计算这时PQ所截△
ABC的周长是否平分;②当PQ平分△ABC周长时,计算出这时的t=,此时△PBQ的面积是否为
,计算即可.
【解答】解:(1)设经过t秒钟,△PBQ的面积等于是△ABC的三分之一, 由题意得:AP=t,BP=6﹣t,BQ=2t, ×2t×(6﹣t)=××6×8, 解得:t=2或4, ∵0≤t≤4,
∴t=2或4符合题意,
答:经过2或4秒钟,△PBQ的面积等于是△ABC的三分之一; (2)在Rt△PQB中,PQ2=BQ2+PB2, ∴62=(2t)2+(6﹣t)2, 解得:t1=0(舍),t2=答:
,
秒钟后,P、Q相距6厘米;
(3)由题意得:PB=6﹣t,BQ=8﹣2t, 分两种情况:
①当PQ平分△ABC面积时, S△PBQ=S△ABC,
(6﹣t)(8﹣2t)=××8×6, 解得:t1=5+
,t2=5﹣
,
>4,
∵Q从C到B,一共需要8÷2=4秒,5+∴t1=5+
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t2=5﹣=10﹣2
时,AP=5﹣,
,BP=6(﹣5﹣)=1+,BQ=8﹣2(5﹣)=2﹣2,CQ=2(5﹣)
PQ将△ABC的周长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AC+AP+CQ=10+5﹣另一部分:PB+BQ=1+25﹣3
≠3
﹣1,
+2
+10﹣2﹣2=3
=25﹣3﹣1,
,
②当PQ平分△ABC周长时, AP+AC+CQ=PB+BQ, 10+2t+t=6﹣t+8﹣2t, t=,
当t=时,PB=6﹣=BQ=8﹣2×=∴S△PBQ=×
, ×
=
≠12, ,
综上所述,不存在这样一个时刻,PQ同时平分△ABC的周长与面积.
【点评】本题是动点运动问题,在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首先要确定两个动点的:路线、路程、速度、时间,表示出时间为t时的路程是哪一条线段的长,根据已知条件列等式或方程,解出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