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主题班队会活动与新课改的试验与研究

主题班队会活动与新课改的试验与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No.11—12 一 EDUCATIoN TIME 塾 November-December 2008 主题班队会活动与新课改的试验与研究 邵振学 摘要:我国的基础教育现在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好主题班队活动,使之更好的推动新课 改工作,使新课改取得更好的成效,为此,我们对主题班队会活动与新课改进行了试验与研究 关键词:班队活动新课改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2—8181(2008)11—12—0237—01 现在的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综合实践能力。所以开展好主题班队活动首先要体现队员或同 的人。为了把他们培养成学习 思考、勇于革新、善 学在班队活动中当家作主的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少 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我国 先队员经过自己的队委会来自主的实现组织领导,让每个队员都 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 能成为队活动的主人,以确定队活动的主题,编队活动计划、分配 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我国的基础教 角色、任务、搜集材料、编排节目、程序、布置会场、接待来宾等。 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发展时期里,我们如何开展 活动的评价、总结,也要他们自己来做,辅导员则给予非指令性和 好学校的团队工作使之更好的推动新课改工作,使新课程的理念 非包办的启发和帮助。例如,针对社会、学生生活中存在着各种 真正落实到每节课程上,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是我们值得研究 安全隐患,新课程教学中同学们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综合能力差 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对主题班队活动与新课改进行了试验与研 的实际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组织召开了《注意安全健康 究。 成长》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交流探讨有关自 1关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我保护的信息,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通过本次班队活动调动了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建立学习型社会,各国教育都在变革发展 小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因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新课 中,纵观国际教育课程改革,虽然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 改工作。 展道路和意识形态不尽相同,但各国的教育发展通常表现出一些 2.2体现班队活动的群众性 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和国际上很多国家或 新课改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因此主题班 地区都在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基础教育改革,然而其总体 队活动必须吸引和组织全体队员都来参与班队活动的筹备工作, 趋势和基本理念都是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 做到人人有岗位,个个有事做,不要只让少数人当“明星”做戏,多 空间。其教育指导思想突出以下几个方面①鼓励学生参与社会, 数人当观众看,尽可能做到台上、台下相呼应配合,热烈活泼,打 提高国际意识;②提高学生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 成一片。 力;③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学习内容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 2_3体现主题班队活动的创造性 展;④鼓励每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标新立异;⑤面向全体学 新课改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配合新课改 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⑥是使学生掌握必要技能,成为勇于创 工作,主题班队会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点。主题班队活动就像孩子 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等等。 们自己的一篇创作,自己定题自己选,写出最新最美的文章,画出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新 最新最美的图画。少先队员是创造新事物、开辟新世纪的小主 课程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少先队主题中酝酿着丰富的创造力。因此,要把队员的辅导 优秀的主题班队活动不但具有很好的教育性,而且能培养学 基点放到发挥队员的创作性上来,让主题班队活动成为表现创造 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 性的舞台。 能力,激发他们创造精神,从而推动新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我们通过有针对性的主题班队活动,并注意充分体现 主题班队活动是少先队员或班级同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上述几个特点,就会让主题班队活动优质、高效。 织、有领导地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它是指一种标有某 个主题名称的以中队、大队或班级为单位并由该单位所属分支组 作者简介:邵振学,男,大专学历,高级教师,曾两次参与朝阳市教 织分工合作共同筹备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教育活 育科 ̄,3-gA工作并获得通过,龙城区优秀班主任,辽宁省朝阳市 动。笔者在开展主题班队活动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龙城区召都巴镇黄酒馆小学,辽宁朝阳122645 2.1体现以学生、少先队员为班队活动的主题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 ——2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