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福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齐学习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歌,提到李白,我们知道他有个嗜好爱喝酒,可谓好酒之徒,不,简直是酒仙,他曾写诗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酒仙喝得醉眼朦胧时,甚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们学习他的这首诗可称喝酒的自白书——《劝酒歌》。下面我们不妨找一位不喝酒的同学读一下这篇著名于世的劝酒辞。(一生读)
师:嗯!还算可以,读音准确,文从句顺。但还不真切、豪放、激越,就因为他不喝酒,还进入不了那种状态。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师放录音)朗诵这首诗。
(生听朗诵)
师:怎样样?进入了状态,再现了情景,表达了感情。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不妨像品酒一样去品味下这首豪气万丈的诗歌。请先找出诗中最能表达李白思想感情的诗句。(生读,用笔圈划诗句)
师:请自由发言!
生2:我认为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师:为什么?
1
生2:我觉得这句诗表达了他真实的想法。
师:他得意了吗?未得意而说得意时须尽欢。再找找。 生3:老师,我觉得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师:这算是诗中最闪光、最耀眼的主旨句,但说是诗中最能表达李白此时此景思想感情的话还不算,同学们看,李白喝的什么?我们常说借酒浇……
生齐:愁!
生4:老师,我知道了,是“与尔同消万古愁。” 师:对,还有不有?
生5:老师,我找到一句,不知对不对。有愁就有乐,李白诗中写道:“烹羊宰牛且为乐。”
师:大家说对不对?同意的举手。 (生齐举手)
师:我又问大家,刚才同学找准的两句诗中最凝聚思想感情的是哪两个词?
(生思索,举手) 生6:是愁和乐。
师:对!怎一个“愁”字了得,借酒浇愁且为乐。老师不仅要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白为什么愁?哪些诗句中表现了他的愁?请默读后找出对应的诗句。
(生默读,各自圈划诗句后举手发言)。
生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
师:这算吗? 生答:算。
师:哦,面对明镜,悲叹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间快不快?这是说青春易老,这算是一愁。
生7:我找到了,“古来圣贤皆寂寞。”
师:既是圣贤,当为大用,反而寂寞,就是遭人冷眼,排挤,坐冷板凳,当用不用,诗中还用了一个名人典故是哪一句?
生8:陈王昔时宴平乐。 师:请解释此句。
生8:陈王指三国时曹植,他被封为陈思王。他遭哥哥曹丕的排挤打压,曾写有“七步诗。”
师:李白借人表己。他本来满腔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到长安作翰林供奉后,没想到“赐金还乡”,郁郁不得志,这要算纠结他内心的一又一“愁”(老师板书:理想易挫)。
师:还有一愁,同学找到没有?没有,开篇第一句是不是?同学们看,李白用黄河之天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这样奇丽的意象,表达“人生易逝”这样一个理念,这又算一愁。(师板书:人生易逝)。正因为作者郁愁满怀,所以借酒浇愁。豪饮狂饮,寻找快乐,那么,我们不仅要问,李白之乐,乐在何处?请同学带着这个问题,再读全诗。
3
(生齐读)
师:同学们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金樽就是精制的酒杯,举杯对月喝酒,全句是说敲钟击鼓享用名贵的酒菜,那种富贵的生活并不值得羡慕倾心,我只愿生在酒乡中沉醉而不愿清醒。这是不是“一乐”——喝酒之乐。
生:是。
师:再看作者接着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同学们看豪不豪爽!豪不豪放?作者没有这样写“天生人材必有用”,而是“我”突出“自我”,也没有写“天生我材或有用”,那就缺少自信,缺少肯定,而是斩钉截铁,充满气势,掷地有声,奏出了全篇的最强音,震撼人心,迥响于耳。这又算不算“一乐”——自信之乐。还有一乐,请问学们想一想,请听老师读下面的诗句。(师读诗)
师:看看,这是写什么之乐? 生9:哦!是写喝酒人的乐? 师:喝酒是李白的什么人? 生10:朋友。
师:对!这是写朋友之乐。李白“赐金还乡”,八年后,受朋友之邀来到蒿山元丹生处,一帮朋友登高宴饮放酒高歌,其情融融,其乐无穷。须知,人生无友,难免孤独寂寞。他们喝酒进入高潮,你听李白劝酒道:岑夫子,丹丘生,将
4
进酒,杯莫停,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吞。(生轰笑)这是何等的快意!何等豪兴,以至于作者由喝酒的状态写到喝酒的雅兴到宣泄自己喝酒的“宣言”,请同学们齐读。(师生齐读后面诗句)。
师:同学们,读这首诗你们闻到酒香没有?我是闻到浓浓的酒味。我不仅要问,李白写这首《将进酒》真的是就酒写酒吗?不!作者有痛苦,有愤慨,有对未来的高度自信,他以写酒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寄寓理想。下面请同学们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你最喜欢诗中哪些句子,为什么?开始!
生11:我最喜欢诗中前两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写得生动形象,使人如自临其境。
师:对!第一句从空间着笔,第二句从时间上细描。 生12:我最喜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写得豪迈,使人读了热血沸腾,倍增信心动力。
师:对人生价值的高度体认的这一句,历万古而不朽,成为闪光的名句,照亮后世人们的心胸。
生13:我喜欢这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把生活还原了,使人觉得历历在目,活现李白的洒脱豪放的个性。
师:短促有力,紧凑,酒是浓烈而醇香的,友情是浓厚而醇美的。这几句短句,很好地表现了李白劝酒的殷勤,也
5
体现了李白对朋友的深厚友谊。
生15:老师,我还有一点未闹懂,能不能说…… 师:大胆说!像李白样,说出你心中疑惑和纠结。同学们掌声鼓励。(全体同学鼓掌)
生15:就是李白明明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写黄河之景,怎么说是“人生易逝呢?”
师:哦!提得好,有这个疑问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同学们没有忘记吧?曾经有那么一个人,站在河边,看见河水滔滔流去,想到时光如流水,感慨人生说:“逝者如斯夫”,你看,河水不复还,人生不回头”,这是不是“人生易逝”啊!
生15:哦!老师,我懂了。
师:为生15同学又有新的收获鼓掌。 (生鼓掌)
生16:我有一个发现,不知对不对?李白诗中爱用大的数量词来加大力度记事说物。
师:对!他写“飞流直下”(生接)三千尺,他写白发(生接)三千丈。文中如“三百杯,十千、千金”语词运用,这是夸张手法表情达意,是李白的诗歌显著的特征。
好!相信大家学了李白这篇诗歌更增进了对李白的了解,更走进和喜欢李白,班里除了有不少“苏迷”、“杜迷”
6
之外,还将涌现更多李白的粉丝——“李迷”。下面我们请班上一位“李迷”为我们朗诵下李白的另一首诗——《行路难》。
(一生朗诵《行路难》)。
师:朗诵得好不好?大家掌声鼓励! (生齐鼓掌)
师:让我们一齐朗诵《行路难》最后两句来结束今天的学习。
师生齐:(朗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附:板书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