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 1月 第11卷第5期 2009文 缴胃v。NIo11N05 JOUNALOFTHEPARTYSCHOOLOFLESHANMUNICIPALCOMMITrEEOFC.P.C v..《乐山党校学报》(新论) ..摘要:社区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对某社区 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社区文化建设的现 状,通过对文化建设中一些不足的反思,并提 出关于社区居民拆迁后社区文化重建问题的 些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一的发展。 关键词:社区文化中图分类号:C916 调查建设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09.05.034 文章编号:l009—6922(2009)05—8l—O2 城市社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 要基地,而社区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建设的 方向是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所 决定的,其任务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的需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的,并且通过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来形成进步、和谐和积极向上的精 神风貌,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社区以及社区文化的内涵 社区文化“通常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 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 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 识等文化现象”。 社区文化包括以下五项基本内容: 1.物质生活条件,即社区所依赖的硬件 设施,以及经过社区人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 是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 2.文化精神,指社区人民群众长期形成 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伦理道德、宗教信仰 等为主的精神财富,是社区文化的灵魂,是社 区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的力量之源。 3.文化方式,指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行 为方式,还包括风俗习惯,是社区文化的形态 一论社匡居民拆 后社匡支 的重一南京师范大学口 于 一、跃 本,以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的整体质量为 宗旨,从而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 活方面的需求,促进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 社区居民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将会更加热爱 其所居住的社区,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 谐和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 2.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进 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随着计划经济下的“单位人”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人”转变,各 类人口因为各种原因相继涌入社区。这些人 成分复杂,需求各异。在社会转型的形势下, 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满足社区居民的精 神需求,培养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在社区塑造一种良好 的文化氛围,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 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此外,由 于精神的导向作用,社区文化能提高市场经 济发展的道德含量,从而保证经济发展的质 量。社区文化能通过赋予社区居民伦理精神 和理性精神,减少经济活动中的利己行为和 短期行为,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公共管理学院 3.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进 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能进一步推动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社区文化建 设还能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以 及社区的文明程度,从而有助于促进整个社 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社区能够提高社区居民 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并且使其有强烈 的归属感和对社会的认同感,强化集体主 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 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三、社区文化建设在Q社区发展的现状 一分析 表现。 4.文化制度,指保证社区居民顺利进行 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及 规章制度,是社区居民生活的规则和行动的准 则。 5.社会团体及相关组织,指实现各种关 系的结构实体,例如家庭、学校、企业、居委会 等。 社区文化的以上五个构成要素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二、社区文化建设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 要性 1.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满足 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促进社 会的和谐。 镇江市润州区某街道Q社区,由原先的 4个社区合并而成,所辖社区人口大约8000 多人,社区居民房屋多为平房,且年代相对 较久。在苏南发达城市的社区中,此情况已 经为数不多,但对于我国相当一部分社区文 化建设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并且,Q社 区大约1年后房屋拆迁需进行的社区文化 重建。也应未雨绸缪,从目前社区文化建设 中的问题中总结经验教训。 1.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经费,文化基础 设施严重不足。Q社区虽地处城市,但附近 企业极少,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只 能靠社区干部到极少的企业拉赞助和靠政 府拨付的少量经费勉强维持。社区的一些基 础设施如阅览室、棋牌室等难以满足居民精 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该社区管理部门创收有 限,难以大量增加新的基础设施。虽社区干 部到处“化缘”,但成效甚微,而社区附近一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社区文化建 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社区建设坚持以人为 【收稿日期】2009—09—11 【作者简介】于跃(1986一),男,汉族.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81 《乐山党校学报》(新论) 些公众场所如学校,它的篮球场、图书室等又不对外开放,开 发利用程度远远不够。导致大量文化资源闲置,社区不少成年 人在工作之余,无处打发闲暇时间。据调查,Q社区约有40% 2009年第5期 都在活动中一展所长,素质得以提高,并且要依托并挖掘本地 历史文化资源,努力创造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社区居民的 各方面素质提高了,社区文明程度才会提高;而社区文明程度 的中小学生在假期光顾网吧等场所。因此,加大投入,增加适 量的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很有必要,用以提 高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 2.部分社区管理者存在着一些偏见。针对老年人、儿童 的文化服务内容单调,形式比较陈旧,特别是对于年轻群众, 没有太大吸引力。Q社区有的管理者缺乏对社区文化建设的 整体意识和战略发展眼光,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就是休闲、娱 乐,以及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并未在社区文化的内涵 和质量上下功夫,这也很大程度上导致社区的文化建设局限 在低水平状态。 3.社区文化建设人才缺乏。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社 区文化机构效益不好工资低,很难吸纳新的优秀人才,留下的 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相对不高。Q社区的管理人员基本上 没有纳入事业编制,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也少。虽然经过市里 统一选拔考试Q社区近几年内调来1个有一定工作能力和一 个高学历的人才,但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整体还需加强,有必要 建立一支专业水准较高的社区文艺骨干队伍来带动社区文化 建设。 4.相关和法规不健全,缺乏长效机制。目前,Q社区 的文化活动有部分创意很好,有很大的意义,但却未能制度 化。比如“献爱心”活动、“慰问老”活动等,未能形成稳定 的制度,影响不够。总体上,国家也尚未将社区文化从法律法 规上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法律也比较缺乏,因而 缺乏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硬指标保障,缺乏稳定性。 5.社区居民的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Q社区目前仍 属于典型的老城区模式,居民居住时间较长,居民之间关系也 比较融洽,可是由于该社区居民的素质普遍不高(这与当前其 他社区由于新迁居民而导致的人际关系冷漠的原因不一样)。 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生活关心参与度较低,有相当部分的活 动参与率连5%都不到,甚至不到l%。该社区老人和儿童是 参与的主力军,而中青年人由于工作学习忙,他们的参与积极 性不高。同时,他们的文化需求没有被给予足够充分的重视与 满足也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因此,最大限度凋动社区居民 的参与积极性要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未来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1.要确保一定的经费来源,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社区 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大闲置资源的利用。社区文化的硬件设施 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依托与物质基础。因此,,必须畅通和完善 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渠道,各级要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 的财政支持,还要鼓励以各种投入,充分利用已有的文化设 施,来增加资金来源。社区各活动中心可以合理收取费用,采 取一定的有偿服务,如举办各种培训班、出租活动场所等,还 可以鼓励私营企业家将部分资金向文化市场转移,依靠社会 力量来建设社区文化,从而有效保证社区文化建设拥有长久 稳定的资金支持。 2.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社区文化建设应体现以 人为本的理念。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对 其高度重视,要意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关系到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效,还要将社区文化建设看做一个系统 的整体,注意以人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 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社区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使得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社区居民 82 越高,又可以促进社区居民在文明的社区环境中进一步全面 发展。 3.大力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大力加强专业 与业余两个方向上的社区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建立 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区管理队伍,可以培养和考试选拔高素 质的优秀人才进入社区进行建设,还要帮助解决社区文化从 业人员的待遇问题,留住人才,使其能全力投入到社区文化建 设中,并且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其专业素质,使其发 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对于业余文化队伍的建设, 要鼓励与支持社区居民参与、组织更多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 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文化建 设中的积极作用。 4.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强 化对社区文化的制度化管理。社区文化的建设迫切需要相关 制度的控制与规范。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结合本地社区特 色,制定一套系统的、可行的社区文化发展规划,加强对社区 内各种文化设施、文化单位的管理,加快社区文化的法制化、 科学化管理进程,真正做到社区文化管理有法可依。努力培育 社区各类文化组织,进一步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从而使社 区文化建设稳定、较快、健康地发展。 5.注重培养公识,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 建设的积极性。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文 化交流的社区氛围,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文化特长,使其在文 化活动中得到提高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培养其对社区文化的 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凝聚全体社区居民,使社区文化得到长 远的发展。为此,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有很大吸引 力,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居民文化需求,将传统文化与 现代文化相结合,本地文化与外地文化相结合,做到“雅俗共 赏”,从而激励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为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奠 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l】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 社.1994. [2】丁桂英.金华市社区文化建设探析【J】.金华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5(4). 【3】洪鉴.论建设和谐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及建议措施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0). 【4】徐柳凡.转型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初探【J】.科学 社会主义,2006(1). 【5】林泉.论社区文化建设【J].学海,1999(3). 【6】刘庆龙.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 清华大学学报,2001(5). 【7】陈美雪.社区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闽西职 业大学学报,2003(3). [8】李伟粱.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几个问题【J】. 理论界。2002(1). 【9】左群.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建设【J】.求实,2004(5). 【10】徐翔.新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前沿,2001 (1). 【11】夏峰华.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构建【J】 .社会科学家.2005(6); 责任编辑:秦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