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来源:意榕旅游网
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摘要:在电力公司,在变电站运维管理过程中,公司部门相关员工必须定期检查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对危险点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估,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案,避免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变电运维管理工作也在逐渐向新时代的方向发展,这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关键词:变电运维;管理;危险点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也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国家愈加关注电力系统的发展,人们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变电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相应的设备维护工作,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措施,以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1、变电运维管理的理论依据

目前,我国供电行业已经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变电站运行管理流程。管理体系可以较好地适应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过程中设备运行和安全监督工作。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是对人员、事件和事物等的量化管理,重视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工作中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和岗位职责,确保电力系统运行中各项流程和管理程序的顺利运行。我国供电行业新时期管理工作相比于传统的管理工作更加重视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和程序化,促进了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2、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 2.1对设备维护不够重视

一般电力系统的设备运行时间长,必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只要一个设备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变电站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忽视了这项工作,不及时更换老旧设备,也不愿意花大量的钱进行设备维护,导致设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最终使电力设备受到更严重的损坏。因此,电力企业应积极开展电力设备维护,及时更换老旧设备,有效保障变电稳定运行,避免电力安全事故发生。

2.2安全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虽然对运行人员进行了全面的行为规范,但仍存在一些管理疏漏,在实际的变电站运行中无法对运行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理,导致工作事故发生,造成突发安全事故,严重威胁运行人员和变电站设备的生命安全。此外,我国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存在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内容,不仅未能有效保护变电站运行人员和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还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安全是电力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变电站运行中,一些运行人员仍然缺乏很强的安全意识。对于一些关键的操作环节,操作人员通常能够做到认真操作,重视安全管理规定,但对于很多细节性的操作,操作人员就会放松警惕,违章操作,这也是电力企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变电企业要想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认真分析以往的事故案例,从中吸取教训,加强自身的细节安全管理。

2.3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人员在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操作技术直接影响着变电站运行的安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变电设备具有很高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些操作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相应的工作,往往为了节省时间而不按规定操作,对一些操作故障不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往往造成违章操作,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3、变电运维管理预控措施

3.1构建并推行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并持续完善变电站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电网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与基础性前提,通常情况下,变电站应当重点对以下几项管理制度要求作出健全与规范。一是“工作票”管理制度。变电站现场的所有工作内容均需要参考“工作票”完成,在没有“工作票”的情况下不得展开各项现场工作与操作。在完成对“工作票”内容的审核且通过后,才能够结合其中包含的安全措施进行相应动作,核实现场操作与要求,在达标项后作出标注。二是“操作票”管理制度。具体来说,“操作票”就是针对不同操作设定规范流程,要求严格依照相应流程规定展开现场操作,检查合格后进行签销。以倒闸操作为例进行说明,要求预先设定操作步骤并正确填写“操作票”;经审票并预演成功;明确操作目的与危险点,实施危险点预控;接受调度发布的操作指令及发令时间;对设备名称、编号、状态落实全面检查;按照“操作票”内容进行操作,反复实施“唱票—复诵—监护—操作”的流程,按要求完成操作后作出标注;将操作结束与时间信息汇报至调度部门;记录操作,对比一致后进行“操作票”的签销。三是交接班管理制度。要求必须正确、全面填写交接记录,保证全员掌握变电站运行方式、设备情况及现场工作情况等。四是防误装置管理制度。在进行防误装置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重点围绕防误装置异常管理、防误闭锁装置的运维、紧急解锁钥匙管理这三方面内容完成。

3.2提升变电设备设计工作的合理性

设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内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水平。一些企业在变电设备运行中容易出现故障,设计工作中的缺陷是主要原因。因此,在电力工业的后续发展中,应重视电力变换设备的设计,相关设计人员应提高知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在正式设计工作之前,他们要调查不同地区的各种因素,包括地质因素、气候因素、人口分布因素、城市分布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确定科学合理的国产变电设备设计方案。

3.3注重责任,细化管控

电力企业需要将岗位责任分配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将各项变电设备落实第一安全责任人,安全责任人负责该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同时电力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并做好质量考核工作。安全责任人要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巡检,同时准确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其他安全责任人要主动协助第一安全责任人工作,在第一安全责任人不在时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工作的调配。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也要负责各项设备技术问题的处理,技术人员要对设备的运行信息、技术资料等进行准确的收集整理,确保能够顺利通过电力企业定期开展的技术考核。当电力设备出现故障事故时,技术人员需要重点监视该设备的运行情况,并结合电力企业的紧急事故处理方案,对该故障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

3.4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变电站设备维护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工作人员。如果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高,维修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定期对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其专业技能,切实提高其维护设备的能力,以确保设备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变电站设备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结束语

总之,变电企业要充分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提高变电设备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提升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3]

[1]

参考文献:

[1]姜清雷.基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探究[J].中国设备

工程,2021(05):72-73.

[2]张志强,张德富.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12):251-252+262.DOI:10.16525/j.cnki.14-1362/n.2021.12.103.

[3]李强,杨占东.变电运行管理与电网安全运行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1(12):129-1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