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活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1- 1.鉴于木运动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随时会发生任何意外状况,
请参与者认真评估活动的危险性,意外风险自负;
1- 2.参加骑行活动,必须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头盔、眼镜、绑腿
带、手套等),防止因意外造成身体伤害;自行车有前灯、尾灯、 车铃;本人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服装适宜骑行活动;
1- 3.参加骑行活动前,仔细检查车辆及装备,及时维护保养,以
保证骑行活动的顺利完成;
1- 4.参加骑行活动,所需费用(用餐、住宿、门票等)由活动参 与
者自理及平均承担(AA制);
2- 1.骑行中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严禁闯红灯、逆行、上快车 道、
上人行道;尊重行人,畏惧机动车辆;
2- 2.严禁酒后骑行;
2- 3.不提倡带病、带伤骑行;
2- 4.骑行中无紧急状况,不得急刹车,不得突然变线; 2- 5.骑行中不得双手离把;不得大幅度摆动车辆(画龙);不得 随
意抛撒物品、吐痰等;三.团队骑行规则:
3- 1.团队骑行活动必须设有领队(一般为群管理员或活动策划 人); 3- 2.领队在出发前清点人数(人数过多时,适当分组并指定组
长),公布本次骑行的目的地、线路、时间、注意事项等相关事宜; 确定领骑和收队,明确其职能(如骑行距离较长,应确定多人,中 途轮换);公布管理人员的手机号码等联络信息;
3- 3.领队确定途中休息、用餐的地点,并控制休息、用餐、参观
景点的'时间;管理人员负责联系用餐、住宿、门票、临时事项处理 等公关事宜;
3- 4.领骑根据道路的情况,发出单列骑行或双列骑行的信号;队
员按照队形依次骑行;
3-5.领骑在前方遇交叉路口、转弯,或发现前方路面有沟、坑、 水、
玻璃、障碍物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用手语、铃语、言语等方式 发出规定信号,后面队员依次传递,直至队尾;
3-6.领骑控制整个团队的骑行速度,速度以多数队员能跟在队中 为
宜,领骑要随时关注后而队伍的跟骑情况;若有队员感觉体力不 支或者感觉速度太快,应及时通过前面队员传达到领队或领骑那里, 适当调整速度;
3-7.收队始终在团队的最后,发现队员掉队、车辆损坏等情况, 及
时处理或通知领队;
3-8.队员参加骑行活动,必须通晓且能严格遵守骑行活动须知、 单
人骑行规则,能熟练运用规定的骑行手语、铃语、言语,在骑行 活动中服从管理;达不到上述要求者,领队有权拒绝其参加本次活 动,或者中途劝其退出;
3-9.队员在出发前要知悉本次骑行的目的地、路线、时间、注意 事
项等相关事宜,牢记全体管理人员的手机号码等联络信息;
3-10.队员在骑行中要尽量保持队形,未经允许不得超过领骑; 骑
行中严禁嬉戏、打闹、交谈。队伍集结时,所有车辆应排放整齐 (车头朝路,便于起步);
3-11.队员因事离开团队(或中止本次骑行活动)的,须向领队 报
告并征得同意;骑行途中临时离队,应把车辆放在路旁醍目位置, 避免后骑错过;若发生意外与团队失散,应及时联系领队,确定归 队方式及时间地点;
3-12.团队要充分发扬协作精神,互帮互助,不让女队员和新队 员
单独骑行,绝不让一名队员掉队;
3-13.遇平路时,可采用单列或双列队形;单列前后车距约2—5 米
左右,双列前后车距约3--5米,左右车距约1. 5—3米;
3-14.遇上坡时,一般采用单列队形;遇较长上坡时,可自-由骑 行,
速度依体能自行掌握;到达坡顶后,领队视情况集结队伍;
3-15.遇下坡时,必须采用单列队形,前后车距10-30米左右, 领
骑控制骑行速度(一般在25码以下),严禁下坡时超车、超速; 到达坡底后,领队视情况集结队伍;
3-16.夜间骑行时,必须采用单列队形,前后车距3--5米左右, 车
速25码以下;
3-17.队列骑行时,如遇前后距离过大,则以后方队员在视线内 为
准;
3-18.骑行中需超越本队车辆时,应先向前面队员发出超车信号( 多
用铃语);前面队员应主动避让,超车队员以横向间距1米以 上,加速(减少超车时间)超越,超车完毕归入队列;
3-19.骑行中需超越非本队的车辆时:非机动车,横向间距1米 以
上;机动车一般不得超越,必须超越时,横向间距2米以上;超 车时,必须发出提示信号;
3-20.单列变换为双列时,单数队员保持方向匀速向前,双数队 员
向内侧(左)分离成列,全队流水作业变为双列;双列变换为单 列时,外(右)侧队员保持方向匀速向前,内(左)侧队员减速后 向外(右)侧插入队列,全队流水作业变为单列;
3-21.骑行中需要单手握把(打手机、摄影)时,应用可控制后 刹
车的手握把,并与前而队员适度拉大距离,尽量减少单手握把的 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