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清秋节

清秋节

来源:意榕旅游网


清秋节

一节清秋恍如梦。

秋风执拗地偏爱树叶的摇滚曲,昂扬的节奏,片片铿锵。文渊楼的南窗外,是一片竹叶的海洋,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涌上心头。进入大学后,冬夏就成专属的回家季,想念那些了然于心的春秋。

家里的竹叶还绿着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爸爸当年栽种竹园时说过的话。至那以后,我亲眼看着竹子一点点拔节,绿影一节节往上蹿。只不过,家里盛夏的阴凉和深秋的飘飞专属于北窗。

春天是竹笋疯长的季节,我欣喜的看着每一个新生命挣脱灰色襁褓,吮吸清晨的露珠。后山的竹子越来越茂盛了,竹园的味觉也开始流淌在舌尖,青涩甘甜。清脆的竹笋经过清洗、翻炒和调制,包含着爱的心意,满满的温暖每一个春秋。

长安朝雨浥轻尘,楼阁青青竹叶心。竹叶不似银杏叶那般乖巧,它们喜欢漫长地渐变,贪婪地欣赏着一季秋景。当深秋遥借春意,浓墨重彩地为银杏树换上深黄的礼服时,一拨细如眉黛的枯叶,一袭袭随风飘逝;另一拨还只取了一丝秋意,在深绿上泛点鹅黄。

万千竹叶是竹林的影子,摇曳肃杀的秋。这深绿的,鹅黄的,淡黄的,土灰的,或高悬在树梢,或悠然飘落铺满一地,干净利落。

“我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在博客上看

到这句话,想着这难道不是竹子的最好写照么?但转念一想,人们在竹子上负载的情义太多了,多的让它有些不堪重负了。

竹子这个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象征着节气和骨气,颇受文人雅士的亲睐。我固执的认为,竹的直立生长只是生来的一种单纯秉性;类似藤蔓的弯曲,古松的遒劲。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组小体操运动员的图片,小运动员痛苦的表情让人心惊。一个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却被肩负着国家的责任和荣誉。竞技体育是残酷的。想起清人龚自珍《病梅馆记》,我不否认“梅以曲为美”有其科学性,但一定要顺其本性。人类有责任抗拒岁月中的风雨侵蚀,也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成长方式。

青青竹叶并非试图仰望常青树,毕竟大都竹叶是秋凋零的花瓣,挨不过凛冽的冬风。

遥望远山的层次,那是一张张水彩画,哪一笔能绚烂整个秋的精华?哪片叶子又有着这世上最鲜艳的色彩,最柔软的质地?即使不让距离产生的美掩盖任何一丝瑕疵,看清楚每一片摇曳在阳光下叶子生动的纹路,也该知晓,一叶知秋,一叶却构成不了秋。

落叶飘飞不是秋的全部,那一抹抹青绿也并非独占鳌头,只是恰好到了生命中苍翠的季节。竹叶的荣枯自会遵守它的生命轨迹,我们可曾试着去知晓,它那点无奈于席卷一切的秋风的小情怀!

秋撼人心魄的肃杀感、寂寥感需要整个秋天物象的烘托。深秋的意味,远远看着就能引起无限的深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